百年蓉城的斑斓图景 读《消失的古城》 ◎刘小兵(书评人)

成都晚报 2019-02-02 06:24 大字

《消失的古城》

王笛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如今的成都,以国际大都市和休闲城市的形象享誉海内外,“安逸”“巴适”都是人们称赞这座城市惯用的特色用语。那么,一百多年前成都的城市风貌又是怎样的?生活于此的人们,又有着怎样的生存际遇?对此,成都籍历史学家、澳门大学教授王笛,凭新作《消失的古城》,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聚焦蓉城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形象生动地还原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前世今生。

一百多年前的成都,身处清末民初的历史关头,辛亥革命的隆隆炮声,在摧毁帝制的同时,也激发着人们图强求变的改革雄心。令人遗撼的是,作为历史遗迹的古城墙,一度被人们认为是因循守旧的标志,加之保护不力,曾经威武壮观的成都古城墙便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王笛以古城墙作为话题切入,深度介入成都的社会历史,聚焦百姓生活,以翔实的史料和夹叙夹议的评说,为我们描画了一幅斑斓的城市图景。

彼时,老成都的邻里关系亲密无间,街坊小巷温情满满。原居民也好,贩夫走卒也罢,你谦我让,彼此和谐相处,尽享着生活的从容。纵横交错的街道,如一张鲜活的大网,维系着这个沧桑古城的生命运转。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头匠、苦力、乞丐,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穿梭其间,或贩卖商品,或出卖劳力,或言语煽情,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书写着城市生活的苦与乐、艰与辛。有意思的是,在那个物质生活相对还不富裕的时代,生活在这个都市里的人们,精神生活却一点也不平淡。大人小孩聚集街头,放风筝、斗蟋蟀、看皮影、观川剧、泡茶馆,甚是逍遥自在。成都人爱喝茶,晚清时整个蓉城有茶馆454家,到了民国时的1931年,一下激增到620家。茶馆文化的盛行,不但增进了各阶层人们之间的情感交往,也使这个城市倍添浓郁的人文气息。

随着岁月的推移,现代文明逐渐融入到这座古城。警察的出现,使繁华的街头变得更加有序,一些旧习俗和不文明行为,也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吸食鸦片被彻底禁绝,打麻将虽未被禁绝,但至少在文明新风的吹拂下,人们的休闲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社会风气也得到了有效的净化,新制度下的成都,正以喷薄的活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除了浓墨重彩地描摹成都百姓的寻常生活,《消失的古城》还着重从历史流变的角度,关注着成都古城的命运。护国战争、川滇、川黔军队间的争战,使这座城市和那里的人们,饱受战争之苦。几年间,城市设施的破坏,人民生活的日益困顿,让这座古城千疮百孔。危难之下,人们纷纷自发地组织起来,凭着川人特有的韧劲和团结,以“民团”的方式,终于渡过了一场场灾难,让蓉城重新焕发了生机。

俱往矣,曾经高墙林立的古城早已消弭于历史的深处,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成都新城。虽然古城的风貌已基本无存,但百年前这座城市所经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迁,却长久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值得期待的是,岁月已掀开了新的篇章,新的历史,正等待着这片天空下的人们去书写和创造。

新闻推荐

我的春节和狼狈的婚礼

郑光路1976年初的春节前夕,我正为如何过年而焦头烂额。因为这年,我要在春节举办人生大事——婚礼。那时,我还是...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