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米高空搭81根“积木” 赤水河特大桥将这样修

川江都市报 2019-02-01 09:26 大字

空中的缆索吊架

拼装钢桁梁

昨日,习古高速赤水河特大桥(又名“四渡赤水”大桥)施工现场一片繁忙:首节钢桁梁已经制作完成,试吊测试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标志着川黔大通道上这座跨越赤水河的山区特大悬索桥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为实现年内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曾刚(图由唐小灵提供)

试吊“积木”27米宽240吨重

赤水河谷上空要建一条高速公路,该怎么修?根据山区峡谷的地形特点,建悬索桥几乎是唯一的选项。

川黔两岸,200多米高的主塔之间相距1000多米,如何铺就一段标准的道路?除了依靠房梁般粗细的主缆承载,还需要用钢桁梁像“拼积木”一样接出1200米长的通道。

这“积木”是什么样的?28日上午,在赤水河特大桥四川岸施工现场,几台龙门吊来回作业,一块高强度的钢材被焊接成一节长11.1米、高7米、宽27米的长方体框架,这节全钢的框架就叫“钢桁梁”,重达240吨。而横跨赤水河特大桥,要用81个这样宽和高一致、长度不等的钢桁梁拼接起来,整个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

“每一节钢桁梁拼装完成后,将通过从空中事先架设好的缆索吊装系统,配合地上的大型卷扬机进行吊装。”四川路桥赤水河特大桥四川岸项目副经理唐小灵介绍,吊装一个节段,用时仅两三个小时,但赤水河特大桥位于峡谷地区,气象环境极其复杂,且桥面下方分布有居民区和赤水河旅游公路,安全控制极其严格。为确保万无一失,在吊装之前将进行严格的试吊测试,待准备充分后,再进行首片钢桁梁吊装。

据唐小灵介绍,试吊过程分三个步骤,首先要对专用的吊具,也就是吊装钢桁梁的吊架进行测试,在空载的状态下确保系统运行正常;其次,要对吊装系统进行超过载重量105%荷载进行测试,保证钢桁梁吊装能正常进行;最后,还要对所有的系统,包括卷扬机、操作手的熟练程度进行检查,确保钢桁梁吊装时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

高空“搭积木”,不能有偏差

据了解,赤水河特大桥共有81节钢桁梁,每节梁体重量不一,轻则100多吨,重则300余吨,它们将在大型缆索吊装系统及卷扬机的帮助下先起升120米,再被横向牵引至距离河面高度达350米的大桥预定位置,与主缆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吊装作业。

唐小灵告诉川江都市报记者,正式吊装时,将由30多名工人协同配合。为确保万无一失,项目部首次采用缆索吊装整体联动智能控制系统,对锚固应力值、钢绳相对位移、风速等点位进行实时数据监测,“一旦出现偏差,与理论数据不吻合,系统就会自动预警。”

目前,由于已临近春节,工人们开始陆续回家,首片钢桁梁正式吊装将在春节后进行。

随着赤水河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的节点转换,今年内建成通车的目标也越来越近。届时,川黔大通道的古习段将正式通车,不仅将为四川新增一条南向出川大通道,也将促进成都-贵州(重庆)-珠三角、北部湾出海走廊的形成和完善,增强四川与东盟、南亚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快四川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

新闻推荐

合江亭的前世今生

从望江楼出来顺着锦江边一路向北,走上安顺廊桥,不经意间望见了府河和南河的交汇地矗立着一座小小的亭子——合江亭。而...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