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三城三都”、发展新经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这几项事关成都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怎么抓?委员们这样支招 关注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

成都日报 2019-01-23 04:01 大字

分组讨论上,委员们积极发言

建设“三城三都”应从哪里着力?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新经济,成都还应该在哪些方面战略性布局?……

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昨日,在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上,市政协委员们紧紧围绕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三城三都”建设、“一带一路”和新经济的战略性发展等事关成都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为成都的改革发展稳定务实协商建言,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 “三城三都”

打造“芙蓉”“熊猫”

双符号赛事品牌

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成都要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的建设则是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和现实路径。市政协委员周中国代表民盟成都市委会发言说,文化赛事也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抓手。“必须专心打造集中度、辨识度高的本土文化符号,形成成都独有的赛事品牌。”

他建议,“芙蓉”和“熊猫”这两个文化符号与成都的城市性格高度契合,应将所有重要的文化赛事统一归并在“芙蓉”和“熊猫”两个品牌下,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推广,打造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支持的文旅体商等品牌赛事,使双文化品牌达到1+1>2的效果。在引进金钟奖、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等高级别赛事的同时,把金芙蓉音乐比赛作为其热身赛或预赛扩大影响力,逐渐培育成有影响的独立品牌。

关键词 新经济

尽快完成数字经济等

重要领域的布局

“成都数字经济总体呈全面均衡发展,有比较优势,但整体应用水平还不高。”市政协科协界别委员黄琛坦言,成都市数字经济面临挑战。他建议,抓紧制定成都市数字经济总体规划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完善顶层设计和前瞻性战略研究,尽快完成数字经济重要领域、重要产业、重要节点的布局,避免重复发展、恶性竞争。

他进一步建议,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方面,以无人机和智能机器人为发展重点,充分发挥成都市在工业级无人机领域上的研发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为技术支撑,尽快组建混合所有制的无人机生产运营机构,加快工业无人机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在数字经济与服务业的融合方面,以智能医疗为发展重点,建设“国家级大健康应用中心”,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互联互通的协同应用平台。

市政协经济界别委员马川认为,“北斗+”产业的融合发展,成都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但存在缺乏引领、融资困难和标准缺失等不足。他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北斗产业发展建设领导小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设立市级产业扶持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国家北斗产业专项配套及扶持北斗产业重大创新项目,整合“政企产学研”资源,设立行业地方标准。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构建打造

涉外法律服务环境

成都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如何主动融合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一直是成都深入思考的问题。市政协委员蒲虎分析,成都市在涉外法律服务扶持力度不大、人才数量不足、层次不高,服务环境的氛围不浓。他代表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建议,各部门应充分认识涉外法律服务在推进全域开放和自贸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尽快列出专项经费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支持优秀青年律师到境外法律院校、知名律师机构学习交流;尽快引进“贸仲”等知名仲裁机构在成都设立国际仲裁中心,制定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建设指引,争取港澳地区律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律所和本地律所联营试点。同时,依托中国-欧洲中心打造成都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国际纠纷解决中心、中外法治文化交流中心、“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研究中心。

市政协委员江欣国代表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会表示,建立相应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是“一带一路”倡议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成都在发展智慧供应链方面有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国际化产业优势,但还缺乏全球供应链整合企业和专业人才,轻信息流和资金流,风险应对能力还不足。他建议,引导支持成都市龙头企业实现主辅分离,促进中小企业联盟化、联盟企业化,推进建立供应链生态圈,打造全球智慧供应链可视化,构建全球智慧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圈,尽快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及预警发布平台,自主培养技术、管理、交易人员。

“一带一路”为成都中医药文化的“南向”发展带来什么机遇?市政协委员张志红代表农工党成都市委会表示,应在东南亚国家中打造中医药的“成都品牌”。他建议,创建成都东南亚中医药合作国际性研究中心、成都中医药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和技能培训中心,建立与东南亚国家语言特点相适应的成都中医药文化产业网络平台。

关键词 西部金融中心

完善高端财富管理

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成都推进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工作有重大进步,市政协委员任世杰代表民革成都市委会表示,成都距离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中介金融机构实力较弱,资本市场发展水平有限,高层次金融人才短缺。”成都不应该错过“三区叠加”的机遇,“依托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天府新区政策优势,投资环境、消费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具有很大优势。同时,成都已具备全国领先的高净值人群基础。”

对此,他建议,完善财富管理交易、支付结算、资产托管等基础功能,逐步完善集“资产管理+财富传承+保险规划+税务筹划+高端慈善”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端财富管理服务体系,加强高端财富管理生态圈建设,聚集国内外一流财富管理机构在蓉发展业务,积极培育和引进财富管理专业领域排名靠前的专业中介服务机构,打造财富管理高峰论坛品牌。同时,招才引智,培养一批金融、投资、保险、法律、税务等方面的综合专业人才。

本报记者 李霞 摄影 吕甲 刘阳

新闻推荐

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大系统亮出成都智慧检察新名片

本报讯(记者杨甦)去年10月,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参加了全省检察机关智慧检察暨智能语音辅助办案系统现场会。在四川智慧检察成果...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