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如何健康发展?这场联组讨论会,汇集众智画蓝图
真心真情真扶,同心同向同行。昨日,政协第十五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下午,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组讨论会在金牛宾馆俱乐部举行。
历年以来,这场讨论会都是备受关注的“重头戏”,今年聚焦的关键词是“民营经济”。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不同界别、不同行业的政协委员们建言献策,涉及“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供应链金融、信用体系建设、TOD、民营医院、人才引进等方方面面。
民营经济强则成都强,民营企业好则成都好。
去年11月24日,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召开,随后出台的真金白银的“成都民营经济25条”广受关注。这一次,则是民营企业发展专业化政策的又一场“研讨会”,也是一场“动员会”。
“坦荡真诚、饱含希冀。”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看来,这些建议是具有创新性、突破性、操作性强的“金点子”。现场,他用“四真”,一一回应这些建议。
委员提及应推进民营经济参与TOD建设,范锐平回应,成都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TOD开发,除了全面推动特许经营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还深化市属所有企业混合制改革;解决“融资难”,除了供应链金融,还有“4个100亿”支持政策;民营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购房、就医、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有支持政策;民营企业想要“走出去”,国际有友城建设,国内有市州合作……同时也回应了这个设问——“民营经济如何健康发展?”
这场讨论会的答案正是:真重视、真支持、真落实、真信任。
关键词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以法治为基础建立政企良性互动机制
如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民革成都市委会主委里赞在发言中建议,以法治为基础,建立政企良性互动机制,打好“清”“亲”两方面基础。
他建议,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打好“清”的基础,包括完善市场管理相关制度立法,为政府依法履行经济市场管理职责提供依据;出台有关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具体实施意见,明确列出政商往来的正、负面清单;抓好内部违法违纪行为的治理;完善新型政商关系法治监督体系。同时,他建议,打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包括优化司法环境,加强对司法自由裁量权的约束;降低办案对企业的影响等。
“完善政企联系机制,强化‘亲’的举措。”做好新型政商关系良性互动的保障,依托互联网,完善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网上办事平台,让广大民营企业尽可能通过网络办理证照、审批、招投标等事项;开发启用移动APP客户端,建立互联网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发布法规政策信息,便于民营企业了解掌握并及时沟通交流。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设立专项基金
发展供应链金融
“现阶段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竞争公平性、融资门槛、数字化转型等普遍问题。”民盟成都市委会主委刘旭光表示,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嵌入区块链、大数据等,是优化中小企业金融生态、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有力手段,应高度重视,大力推进试点和普及。
如何发展供应链金融?刘旭光提出建议。设立供应链金融建设引导专项基金方面,他建议设立供应链金融专项发展基金,建立以政府引导、民间资本为主的融资模式。促进大数据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方面,应针对支持供应链金融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市场监管、税务等政府管理部门,电信运营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信用评级和金融服务平台进行合作,共享企业信用、信贷等数据。支持基于核心骨干企业的行业区块链应用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大平台以及掌握核心数据的物流公司、技术服务公司,构建自己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建设基于自身业务相关的区块链平台。
关键词
信用体系
加强信用标准建设
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和开放
民建成都市委会主委仰协建议,夯实信用体系建设。具体而言包括几个方面:
加强法律法规及信用标准建设。加快研究出台信用中介组织评价服务规范、信用报告标准文本等规范信用服务行为,促进信用服务的规范化。
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和开放方面,建议整合成都市的行政和企业信用数据,归集税务、公安、海关、政务、金融、司法等多方信息,打破“信息孤岛”。
大力开发利用信用信息方面,鼓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加大对非传统信用资料采集的广度和宽度,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规范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方法和手段,发展信用贷款,进行风险预警。
建立健全多角度奖惩机制方面,推行信用综合评价管理制度,对相关企业进行动态打分,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对于守信企业在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等方面采取优先办理、简化程序、重点支持、融资优惠等便利服务措施。
关键词
民营医疗
制定中长期规划
切实保障政策落地落实
农工党成都市委会主委甘华田建议,促进成都市民营医疗服务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甘华田建议,制定促进成都市民营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具体实施意见,为民营医疗的发展预留足够空间,尤其是在空间布局、用地政策、人才培养、税费减免、融资支持、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的配置使用等方面做好合理规划和政策支持,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向规范化、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
增强政策的可行性,切实保障政策落地落实。甘华田建议,加强市医疗健康产业推进部门职能,全面协调梳理、细化量化各部门出台的促进民营医疗发展的相关政策,调整优化部门之间不协调配套政策,消除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同部门因为权责不明导致的相互推诿,减少民营医疗机构在人才引进、身份编制、社会保障等政策落实的隐性障碍,营造切实可行、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地落实。
关键词
人才
释放人才红利
促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向民营经济领域聚集
致公党成都市委会主委罗霞建议,进一步促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向民营经济领域加速聚集,加快释放人才红利,辐射经济发展。
罗霞建议,加快人才引进步伐,提升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招引能力。建立健全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统筹机制,加大对全市“5+5+1”重点产业和规上民营企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力度,建立高新技术项目与人才对应的需求库,并纳入人才发展状况白皮书定期发布。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着力引进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海内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围绕高质量发展需求,强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优化引育环境,营造民营经济人才发展良好生态。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重点在薪酬、项目引进等方面加强财政补贴,给予创业融资支持,为其购房或租住人才公寓、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要做到激励政策的及时到位、及时兑现。
关键词
500强
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传统产业+新经济”双轮驱动
如何培育和引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会主委徐玖平提出了几方面建议。
支持企业并购重组,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方面,第一,推动领军型企业以资本运作、供应链整合等方式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发展,培育若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探索民营企业沿产业链交叉持股、相互持股的路径,形成产业集群。第二,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保障民营企业控股权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国企入资民企,发挥国企平台、资源和民企敢于创新、市场敏锐的优势,利用市场化机制,促进成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以政府基金为引导,设立成都民营企业并购基金、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和信用保护合约,为民营企业的企业债做信用担保,为民营企业快速做大做强提供金融支持。
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形成“传统产业+新经济”双轮驱动。支持民营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营商环境
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市工商联主席梁伟表示,科学构建对标国际一流、具有成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贯彻落实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将成都建设成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具有重要助推作用。他提出构建成都评价体系的具体思路。围绕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这一目标,将“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三个维度作为核心评价内容。
以“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宜居环境”五个板块组建指标体系,满足对评价指标全面覆盖的一般性要求。
在底层指标选择上,应突出成都自身特征和问题导向,重点关注和评价市场投资便利度、政务服务效率、企业生产成本、人才要素集聚、科研创新环境、法治保障体系等十个方面。
他建议,完善组织机制,科学开展评价工作。建议成立发改牵头,经信、市场监管、统计等部门参与的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尽快出台成都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定期开展评价、发布结果、进行排名。
关键词
“隐形冠军”
认真研究企业特点和需求
“一企一策”助力发展
无党派人士梁刚从国内国际经验入手,建议成都支持培育民营企业“隐形冠军”。
梁刚将国际经验总结为:出色的创新能力、强大的生产基地、特有的职业培训体系。
成都如何培育“隐形冠军”?梁刚建议,根据城市特点、产业布局和商业文化等,规划和建设符合成都自身特色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培育体系。可以考虑在三个方向进行:一是在成都传统上有很好基础的领域考虑培育“隐形冠军”,如调味品行业和家具行业。二是在飞机制造和高铁等相关优势产业培育“隐形冠军”。成都有成飞和西南交大,在这两个领域可以结合上下产业链精选企业引进和培养。三是对新经济领域有一定基础的好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培养一批“隐形冠军”。认真研究“隐形冠军”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一企一策”助力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摄影记者 王勤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在时光的长河中回首,2018年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告别2018,这座城市中的那些时时刻刻、点点滴滴,总会让你我久久难...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