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石经”回归千年石室 国家图书馆将“儒家十三经”石经唯一复制品赠与石室中学

成都晚报 2019-01-18 07:55 大字

昨日下午5时,在石室中学逸夫楼阶梯教室,央视《国家宝藏》总导演于蕾走上讲台,她捧着一只黄绢包裹的小包袱,轻轻揭开黄绢,一本经折装绫本后蜀石经宋拓本的复制品展露在石室中学师生面前,这是该拓本唯一的珍贵复制品。

复制宋拓本徐徐展开,每打开一页,台下石室中学的师生们就发出“啊!”的一声惊呼。长长的卷页从大讲台的一端一直拉到了另一端。从五代时期就安置在文翁石室的中华文化瑰宝后蜀石经,在央视《国家宝藏》和国家图书馆、四川博物院的鼎力支持下,昨日终于“回家”啦!

经书与学校相互成就

千年“薪火相传”感动央视

四川博物院仅一级文物就有1404件,为何会推选6块残破的五代石碑?昨日,央视《国家宝藏》总导演于蕾走进成都石室中学,细说“后蜀残石经”亮相《国家宝藏》的端由。

“《国家宝藏》推荐的每一件文物,除了要有精彩的历史故事可以讲述,还要有一个关照当代的表达。在川博调研的过程中,当我们得知成都有一所石室中学,始建于汉代,历经2000余年,虽校名多次更改,但校址从未变动,这在中国及世界都极其罕见,而后蜀石经刊刻之后就立于当年的成都学宫文翁石室,也就是现在的石室中学。有这样一个好故事,我们立即决定选择后蜀石经进入《国家宝藏》。”于蕾说。

“石室中学绵延2000年的故事,体现了成都对教育的追求,对教育的尊重。”于蕾说,在石室中学建校整2160年之际,让“蜀石经”重回石室,是为了让文翁重视教育、传承文化的精神通过石室中学,绵延不断地传递出去,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成为历史与文明的守护者。

国图唯一赠予复制品

石经回归“史上最强学校”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樱昨日没能来成都,她通过VCR表示,让无数石室人引以为豪的“后蜀石经”刊刻始于五代时期,集结了儒家十三经,是当时蜀地学子的“最强教材”!然而如此珍贵的千余块“后蜀石经”,却因南宋末年的战乱不幸散佚,现仅存几块残石,现存于四川博物院。蜀石经曾以拓印本的形式影响全国,而宋代的蜀石经拓本更是唯一可窥得石经原貌的拓本。

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从香港购回了珍贵的“后蜀石经宋拓本”,现在就存放于中国国家图书馆。2018年12月30日,《国家宝藏》“后蜀残石经”的故事播出后,很多网友为“存师道,传薪火”的石室中学点赞。

“文翁石室建校于两千多年前,人才济济,可以说是‘史上最强学校’,所以国家图书馆特意制作了这件珍贵的礼物,将它赠予石室中学。这份礼物就是‘宋拓蜀石经’的高仿复制本,这也是国家图书馆目前唯一一本对外赠予的复制品。此次石经重归石室,是希望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能在年青一代的石室人中薪火相传,愿石室精神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件复制品,国家一级文物的复制规定是非常严格的,一般只能有一件。”现场见证的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补充道。

石经故事讲述人:

修校志,我的心灵受到了净化

昨日,《国家宝藏》的总导演于蕾,现年78岁的成都石室中学语文老师朱泽荪在石室中学为学生们上了“2019年开年第一课”。

作为《国家宝藏》节目“后蜀石经”今生故事的讲述者,朱泽荪老师讲述了文翁石室2000余年薪火不灭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从西汉蜀郡太守文翁“立文学精舍讲堂作石室”,到开地方官学之先河,拉开了天府文化启蒙运动的大幕,再到千百年来培育司马相如、扬雄、陈寿、李密、彭端淑、刘光第、郭沫若、李劼人、何其芳等的杰出人物。他们如同璀璨星辰,熠熠生辉,映照四方。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曾以“古今一校,扬辉千秋”的题词,点赞文翁石室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

“修校志的时候,每天面对浩瀚的文献资料,身边仿佛站了一圈古圣先贤、英雄人物、革命前辈,他们曾为成都、为中国奉献了一辈子,可歌可泣,可敬可佩。我的心灵受到了净化。文翁石室作为中华文明一支不灭的香火,如果不明其始,不修其志,就不利于传承。我下定决心,要把修志的事情搞下去。”朱泽荪老师说。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摄影 田宇

新闻推荐

2018年全国白领年终奖均值为7100元 近七成成都白领能领年终奖 人均7451元

春节即将来临,能拿多少年终奖?这是成都白领们普遍关心话题。近日,国内知名招聘网站发布的“2018白领年终奖调查”显示,20...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