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开来的“的士” 成都的士史话
张建 著四川文艺出版社
连载29
“的票”里面看服务
过去,我们的前辈在管理黄包车、人力三轮车这个当时的主流的士,又严格又细致又人性化,看重细节。从成都的三轮车票据上看,当属此类。在一种特别的成都市三轮车客票上就印有“此票限上午六时前下午十时后使用”,就显然说明这是夜间车使用的专用票据;成都市东城区三轮车管理站的定额票据还印有提示:“凭此报销遗失不补,加盖私章方能生效。”这些如此窄小的票据也不惜印上提示,可见服务心诚。
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市人力客运三轮车运费报销凭证可谓是超大票据了,而且还区分为“红票”和“蓝票”,红票为4元,蓝票为1元。除此特点外,还有就是它的价格使用说明和示意图,票据的正面为价格文字说明,并分为三条,阅读十分费劲、难懂,背面印有北京市人力三轮车收费价格的分区地图。具体说,“一、每车基价:一次业务1-4个方块(三环路以外1-9公里)以内0.50元;二、费率:1、二环以内每个方块价格:乘一人0.80元,乘二人1.40元,2、二环与三环之间每个方块价格:乘一人1.00元,乘二人1.80元,3、三环以外每公里价格:乘一人0.60元,乘二人1.00;三、跨三环路的一次性业务计费时只能算一次基价”。
如果想阅读此票的价格说明书,需要手拿票据,不断正反面的反复翻阅,才能读出一点点意思,如果读者是会计出身,读起来可能有点兴趣。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西北重镇兰州市的三轮车发票非常“雷人”。该票据一眼看去,根本看不出来是张三轮票据,没有一点儿其他城市三轮车票据的共性特征,笔者是非常细致查看它,才知它是一张孤本般的票据。这张票据的抬头与它的服务价格说明,不仅字体一样,而且字体大小也一样。它的有趣性和特色性是有了四条让人读来费力又感新奇的服务价格说明书,具体内容是:“1、每段运费六分;2、雨天每段另加一分;3、不足一段按一段计算,超过一段的三分之二按两段算;4、带五岁以下小孩两个不计费,三个照一个成人算,五岁以上十岁以下两个小孩按成人计算,单乘车带五岁以下小孩两位不计费,十岁以下一个不计费。”
读了这张“兰州市三轮车发票”的四条服务价格说明后,能一次性记住内容和条款的,肯定是名曲艺团的相声演员,而且又能绕口令般的表述出来,这可算是世上最难以记忆的服务价格说明书。更有趣的是,按条款要求,凡乘坐三轮车的客人在那个时代都应带上户口本,不然谁知你的小孩是多少岁呢?在今天嘛,就带上学生证,以备查验。
1957年的“杭州市三轮车工人统一力资收据”,它的服务说明就多达五条:一是说“盖章有效,涂改作废”;二是说“一律用钢笔填写,切勿用铅笔”;三是说“不需用的空格都应划掉”;四是说“请顾客注意,收据内的车号与你乘坐车号是否相符”;五是说“如有物件遗失在车上,请至服务处查询”。这张票据属五十年代典型的大票据类,填写内容高达十六项,而现在用的“的士票据”什么都不填写了,随手撕一张给你而已。
上海市三轮车票与南京市三轮车票很相似,尺寸大小、格式、提示语等也雷同。只是票据纸张好、色彩多样,提示语也是四句话:“随带物件、请勿遗忘、提高服务、注意安全”。但上海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期间的机动三轮车车费收据上填入信息和内容猛然变得复杂,而且是罕见的超大票据,多达22项填入内容,就连上下车的里程表数据都要求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填入,乘坐里程绝对准确。人们可从一张1976年6月17日开出的“上海市三轮车管理所革命委员会机动三轮车车费收据编号徐-088839”的票据看,那时的三轮车对乘客的服务是细之又细,绝无欺诈。
从揽客日期1969年3月24日的“海门县二等车统一收据”上看此票说明,更是妙趣横生,读后生笑,深感当时服务管理十分规范,明码实价。票据左边是提示语:“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大家安全”。票据右侧就是说明了:“1、晴雨公路每华里贰分”“2、土面公路每华里贰分半”“3、农村小路每华里叁分”“4、雨天与夜间出车增加20%”“5、逆风不增,顺风不减”。大家今天看看,连行车遇逆风和顺风都予以说明,可见诚信服务到了什么罕见程度了。同此相似的还有后来江苏泰兴县的二、三轮车的收据,收据左侧“石子路每公里四分”,右侧“土路每公里八分”,真叫“分分秒秒绝无差”。
在成都,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正是黄包车与人力三轮车之间的更迭期,它俩的票据对其驾驶它们的劳动者的称呼是不同的,前者叫“工人”,后者称“驾驶员”。其实,在五十年代初期是一样的,都叫“工人”,而在几年后,由于当时的成都公用局成立了成都市人力三轮车管理所,就正式的将人力三轮车的职业人称之为“驾驶员”,而黄包车夫继续使用“工人”称之。以“成都市人力三轮车车费收据”为例,无论是“白票”还是“红票”,都在其票据的右下角印有“驾驶员盖章”专栏,从蓉城的士文化博物馆收藏的“白票”和“红票”的两张票据上,已能见到此栏上还加盖了驾驶员的红色私人印鉴。
还有一例,就是1956年度和1957年度的成都市人力三轮车驾驶员登记表,在1956年5月18日和1957年3月20日,被当时的人力三轮车驾驶员杨吉明分别两次填写了此表,两张登记表均为蜡纸刻印制作,填写内容丰富。时至1961年11月1日,当时由成都东城区砖瓦厂转调成都市东城区三轮车客运队的潘干也填写了已是用签字印刷成册的《职工登记表》,其表内的“现任职务”,潘干填写为“驾驶员”。
从收藏的黄包车、三轮车、机动三轮车票据上查阅对劳动者的称呼,有叫车工、有叫车工人和工人,还有叫经手人、承运人、收款人、社员、开票者,最响亮的叫法,就是驾驶员和驾驶人,很有建设新中国的意味,我们黄包车、三轮车的劳动者们驾驶着我们的车辆,高昂地行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你能说他们不是我们的驾驶员吗?
称驾驶员的票据有“成都市人力三轮车客车车费收据”,无论是白纸票据还是红纸票据都印有“驾驶员盖章”栏并盖上了红色印鉴。
武汉市三轮车机动车队机动车票虽然很窄小,没有什么填入信息的空间,却也留有“驾驶员”的填签栏目,无论是它的蓝色壹角票、黑色伍角票还是浅绿色贰元票,都有驾驶员填栏。
“上海市三轮车管理所革命委员会机动三轮车车费收据”是超大票据,却在其票据的最后一栏,印上了“驾驶员工号”栏目,供其驾驶员使用票据时填入,正儿八经地称之为驾驶员。(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从“力资”这种票据中可以追溯到“的士”祖先的祖先。
新闻推荐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国家药品“4+7”带量采购试点落地时间表已确定。这意味着,首次由国家医保局主导的联合招标采购,以...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