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成图演讲畅谈天府文化与成都诗歌 “优秀的诗歌,要对生活有效、对时代有效”

华西都市报 2018-12-16 03:07 大字

梁平在成都图书馆演讲。

天府文化有何内涵?为何说成都是诗歌重镇?

12月15日下午,《草堂》诗刊主编、成都市作协主席、著名诗人梁平来到成都图书馆,作了一场名为《天府文化与成都诗歌》的文学演讲。

梁平首先阐述了“天府文化”这一概念形成的历史渊源和重要意义,以及四川、成都每一个人该如何参与到天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去。之后他又详细梳理了成都与诗歌的关系,谈到已经举办两届的成都国际诗歌周在助推天府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并透露2019年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策划亮点。在讲座的最后,梁平还跟在场大学生分享了自己写诗的经验。

梁平曾在《星星》诗刊担任16年的主编。2016年《草堂》诗刊在成都创办,他担任主编。《草堂》诗刊影响力不断攀升,很快进入诗歌专业刊物的前列。“一座城市有两个官方主流诗歌刊物存在,这是很罕见的。我觉得也只有成都这个城市可以肩负起来。”在天府之国,有很多可以彰显天府文化的文艺遗迹或文化形态,比如金沙,比如杜甫草堂等等。在梁平的思考中,“天府文化像一个纲,一个主线,纲举目张。有了这个纲,就可以把成都千姿百态的文化记忆、文艺遗迹、文化活动,进行纵向呈现和串通勾连。”由此,他也提醒,如果哪一个文化存在,说自己才是天府文化的代表,都是没多大意义的。因为,天府文化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整体呈现,是姹紫嫣红的百花齐放,而不是哪一个方面就可以单独承担起代表天府文化这个重任的。

在此基础上,谈到如何为天府文化做出贡献时,梁平说,每一个人,在每一个领域,只要在真正意义上参与进去,都可以为天府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他提到一个关键词“认同感”,“每一个成都人,都应该认识天府文化的重要性。要认同它是与我们这个城市的气质相匹配、契合度非常高的一个文化生命体。只有有了认同感,才会愿意真正融入进去。”

对于渗透在天府文化里的核心基因,梁平认为是“诗歌”,“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的历史,诗歌一直伴随中国文明史,而且几乎全方位渗透在方方面面。而成都作为中国诗歌的重镇,从古到今,一直没有衰减过。自古以来,成都这个地方适合诗歌生长,也有很多诗人来到成都,完成伟大的作品,比如诗圣杜甫。新文化运动以来,在新诗的发展史上,成都也是绕不开的城市。众多的诗歌运动、诗歌流派,都绕不过成都。”

在当下的成都,滋养着一支数量庞大、水平颇高的诗歌创作队伍。梁平说,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的成都国际诗歌周,“就是希望搭建一个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让成都诗人与全中国的诗人、全世界的诗人展开高水平对话。”身为成都国际诗歌周的核心策划人,梁平透露,2019年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将会以“一带一路”诗歌为主题,邀请“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的诗人来到成都,展开对话和交流。

梁平演讲结束后,有来自河南、现在成都读大一的大学生请教他,对当下年轻诗人写诗有何建议?梁平从“写什么”、“怎么写”两个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一个写作者,把这两个问题割裂是不行的,要放在一起考虑。‘怎么写’很重要,‘写什么’更重要。”由此,他提到“有效写作,无效写作”,“在我们这个时代,可供写作的素材是很多的。一些诗歌写作者沉浸在个人的小情绪、自恋、幻觉中,写的东西,跟时代、跟生活没有关系,这叫无效写作。优秀的诗歌作品,不能仅仅是自己有效,还要对生活有效、对时代有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包公:鸟畏霜威不敢栖

包拯■刀尔登读包拯事,总有几个疑惑。一是他为什么鲜有朋友;二是他弹劾张方平的上疏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三是他为什么不笑。...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