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央带新片《天气预爆》来蓉宣传成都作曲家胡小鸥为电影加入成都音乐元素

成都日报 2018-12-12 04:25 大字

左起为胡小鸥、常远、肖央

从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2》、黄渤的《一出好戏》,再到本月21日即将上映的肖央新片《天气预爆》,这几部大热电影的幕后阵容里,都有一位成都人的身影,他就是担任影片配乐的青年作曲家胡小鸥。昨日,肖央带着贺岁喜剧《天气预爆》主创团队常远、胡小鸥来到成都,与蓉城影迷交流互动之余,分享《天气预爆》戏里戏外的爆笑故事。影片最后决战的高潮部分,川钹(一种川剧打击乐器)的声音具有巨大的穿透力,配合其他锣鼓,和交响乐队气势如虹,给很多提前看片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胡小鸥告诉记者,“加入川钹等故乡的音乐元素,绝不是刻意的、生硬的,而是一种带有自己口音的音乐语言。因为作为一个中国成都的作曲家,你的作品必然要植根本民族的土壤,带有天府文化的‘口音’,无论在哪里学习和创作,这些都是融入作曲家血脉的。”

音乐别具一格超越民族和国界

2010年肖央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老男孩》可谓是开启了“网络微电影时代”,成为年度口碑话题之作。此后肖央更多以演员身份活跃于大银幕,《天气预爆》被导演肖央称之为“塑造了喜剧版的东方超级英雄,希望展现东方超级英雄的尊严和美感”。整部影片讲述了主人公马乐(肖央饰)与“风雨雷电”四位神仙,携手驱散雾霭,拯救世界的爆笑奇幻故事。肖央向胡小鸥发出配乐邀请,担任影片的音乐制作总监,源于陈思诚的力荐,胡小鸥在《唐探2》的音乐创作,得到了圈内一致好评,被业内评价“音乐别具一格,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一种音乐语言,他用了呼麦、彝族高音等元素,在以美国纽约为背景的《唐探2》故事中,却毫不违和。”

胡小鸥说:“肖央导演没有因为这部电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就一定要用民乐,他希望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因此,这部电影音乐融合了管弦乐、电子音乐、摇滚、民乐,以及世界音乐元素,没拘泥在一种风格,但在音乐的音色运用上极其考究。比如代表邪恶雷神的低音长号、大号和人声呼麦,代表电母的琵琶、笛子,代表主人公马乐的木吉他、贝斯,以及整体音乐用《渔舟唱晚》作为主题以及变奏,唢呐以及高音区“喊魂”似的吹奏代表人和神的进化等。这些细致入微的配乐方式为电影最后的呈现增添了光彩。

三个国家160名演奏家参与录音

记者了解到,电影音乐前期创作长达半年,中国北京、美国洛杉矶、匈牙利布达佩斯组成的超过160名演奏家参与了录音。胡小鸥邀请了担任过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敦刻尔克》《海王》的布达佩斯电影交响乐团担任演奏,“肖央导演对音乐和声音的要求非常的高,有时候到了极致的地步。这对我和我选择的音乐团队都是一个考验。熟悉电影录音的朋友都知道,乐队在录音前是没有排练的,而这一次我要求乐团提前试奏排练,到大家在完全熟悉了音乐后再开始录制。”

《天气预爆》的音乐制作沿用了典型好莱坞工业流程标准的制作方式,在东欧录制主题管弦乐队,在洛杉矶解决人声,在北京录制民乐和部分管弦乐,最后交给胡小鸥统一制作,并得到严苛的肖央导演认可,胡小鸥坦承实属不易,“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好音乐,咱们都得努力去朝那个方向努力。”

音乐中自带火爆麻辣

胡小鸥说,近年来为《唐探2》《一出好戏》等票房火爆的电影进行配乐创作,都会有故乡的音乐元素“植入”其间,比如《唐探2》的彝族高音,《一出好戏》里模仿川剧高腔的小号;《天气预爆》的川钹声声,“对我来说,融入这些音乐,绝不是刻意的、生硬的,是一种带有自己口音的音乐语言。一次我在纽约演出,接到家里人的电话,我就用四川话聊上了,一会儿一位美国音乐家跑来问我是不是在唱RAP(说唱),我顿时意识到音乐语言的根源性,无论你在哪里学习和创作,有种东西是融入作曲家血脉的。”

胡小鸥的妈妈曾是成都川剧院和歌舞团的演员,他自幼就在这两个团里长大,“从小听的是‘思凡’‘别洞观景’‘水漫金山’,上世纪80年代歌舞团还拍演了大型藏族歌舞剧《花仙卓瓦桑姆》,耳濡目染我很自然就对民间音乐十分喜爱,这种‘根’的东西也很自然就融入到我音乐创作中。陈思诚导演和肖央导演也多次提到音乐中自带火爆麻辣的味道,这也许就是我音乐和文化背景的‘根’吧。”

本报记者 陈蕙茹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新闻推荐

商家为卖空气净化器 编造传播不实信息 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相关负责人向网民致歉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金牛区网信办获悉,12月10日17时许,金牛区网信办监测到该区金府路某商户微信公众号上,编发了一则“这几天...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