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店的情缘□罗里宁
我第一次逛书店,就感觉到书店很对自己的趣味。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正准备上中学,逛书店对于我,还是头一回的事,进入书店,心情还有点激动。书店是个老建筑,两层,一层卖书,二层住人。整幢房子是木质结构,琉璃瓦,红褐的油漆,古色古香,很庄重。它是我生活的这个地方唯一的一个书店。我在里面逛,看到一本《鲁迅的文学道路》(冯雪峰著),为它所吸引,就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下来。
书店的庄严、肃穆,能使人很快就安静下来,这样的环境很适合我的个性。以后不用跟着大人,我自己就经常往那儿去逛,逛多了,书也买了不少,例如鲁迅先生的《呐喊》《朝花夕拾》,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高尔基文集》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就是在那儿买的。
这个书店不大,大概只有几十平方米,我在那里买书的同时,还在那里订书。在这么小的一个书店里还开设订书业务,说明当时书店的经营是很规范的。订书业务由书店经理亲自掌管。他大约50岁的样子,就坐在一个专门订书的窗口里,伏案查看资料。因为没有什么人订书,经理在里面显得比较清闲。我第一次走到窗口前,对着里面说我想订书。经理翻起眼,从眼镜框上方的空隙间看我一眼,递给我一本订书的资料,然后又埋下头去,任由我翻看那本资料。去的次数多了,我跟他熟悉起来,有时候订二三十元钱(这钱当时对青少年来说是大数目了)的书,经理就对着我说,你哪来那么多钱,是不是偷家里的?看我着急了,他就偷着笑。我在这里订到过一套《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两本旧时的《小说月报》的影印本。在这样的小书店里能订得到这样的书,实在令人难忘。
工作以后,只要有机会外出,我总是尽可能抽出时间,去逛一下当地的书店,即使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书,能逛一下书店,也不枉这一趟出差,如果能买到几本自己中意的书,那就是一种满足了。
我在外地的不少书店,都留下过足迹。在长沙当兵的时候,我为了买书,曾经在一家书店排一个上午的队;在武汉念书的时候,学校周边的小书店小书摊,我每个礼拜都要去光顾一两间;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大家去那儿都是为了看热闹,我则走到书店,就在里面猫着,等同行的人玩够了来叫我,我才出来跟他们一起走;在成都,我与几个朋友走在街上,看见一个书店,忍不住自己跑进去,害得朋友以为我走丢了。
我逛书店,不一定是为了买书,可能只是一种嗜好,一种情感需求。能进书店逛逛,浏览那一排排图书,我就感到很轻松,很愉快。
可以这么说,书店是启蒙我读书的地方,它让我爱上书的同时,也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人生,使我即便成长在一个精神生活相对荒漠的年代里,也没有迷失自己。
我与书店还有个很有趣的插曲,说来不怕人笑话。那是刚参加工作时,我不知道在哪儿看到的消息,说有一位相声表演艺术家,他原本是新华书店的职员,但他利用在书店工作的这个便利条件,勤奋读书,最终成为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这位相声表演艺术家的相声,是我很爱听的。我为他的这个事迹所感动,就跑到书店去找经理,要求调到那里工作。虽然我软磨硬泡,但经理死活也不肯答应,我只好作罢。
不能调到书店去,并不影响我逛书店的兴趣。我一如既往,有机会总是要到书店去逛逛,习惯成自然,逛书店就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个月至少要去逛一两次。
新闻推荐
四川水产品市场行情日期:2018-12-3单位:元/公斤(均价)成都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名称价格草鱼16.4(16.6)鲤鱼14.3(14.4)白鲢7.6(7.8...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