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阿里,定位“酒饮服务解决方案与运营平台”1919再行创新扩张之路
1919希望用3年的时间成长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1919希望明年新开4000家门店,未来全国门店总数将超万家
》》》成长印记
杨陵江:1998年,25岁的杨陵江创立成都兴裕商贸有限公司,开始涉足酒水行业。2006年,杨陵江创立1919;2014年,带领1919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国内酒类流通行业首家公众公司。2018年11月24日,杨陵江获评“2018年成都市优秀民营企业家”。
1919:2006年,1919正式成立,并开设第一家酒类直供门店。经过12年的发展,1919已在全国500多个城市拥有线下体验店,超过1200家门店。2018年10月18日,1919完成C轮融资,获得阿里巴巴集团20亿元战略投资,本轮融资后,1919估值达70亿元,成为成都第三家独角兽企业。11月2日,1919入选《2018第三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榜单。
》》》成长故事——“独角兽”成长记(三)
对于1919,成都市民并不陌生。2006年,在成都玉林路这个“有酒、有故事”的地方,1919开设了第一家酒类直供门店,这是当时国内第一家专业的酒类零售门店。12年后,今年10月18日,1919完成C轮融资,获得阿里巴巴集团20亿元战略投资,本轮融资后,1919估值达70亿元,成为成都第三家独角兽企业。
从一家卖酒小店起步,这家成都民营企业是如何成长为“独角兽”的?11月25日,在位于环球中心的公司总部,刚刚参加完成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并获评“优秀民营企业家”的1919创始人杨陵江和记者聊了一个多小时,“1919的成长是成都新经济发展的缩影。受益于成都大力发展电商,在这块适宜新经济成长的肥沃土地上,1919成为了一只真正的‘独角兽’。”杨陵江如是说。
然而,成为“独角兽”却只是1919下一个征程的新起点,“‘独角兽’只是外界给我们的一个标签,我将以出发的心态,面对下一个5年,在2023年实现千亿GMV(线上线下商品交易规模)。
转型:把握关键节点成为“独角兽”
“任何好的商业模式,其核心都是为人服务的;无论模式怎么变,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从成都玉林路上一家“卖酒小馆”起步,到如今行业的“独角兽”,12年来,环境变了、规模更大了、模式升级了,但杨陵江始终坚持着对做好这门生意最朴素但也最实用的理解。
杨陵江表示,一路走来,1919抓住了4个关键节点的转型是其成为“独角兽”的关键。“第一个节点是2010年,我们对公司进行了全面的规范治理提升。之前许多门店是独立的个体户营业执照,我们把它并进了公司,按照企业的机制来运行。”
2012年,1919迎来了第二个节点,其线上线下融合之路就此开始。在此之前,1919曾接受消费者的电话订单,由专线电话接受订单再转给门店,由门店送货上门。这被杨陵江看做是新零售的雏形,但由于互联网技术还不成熟,这一模式并没有全面推开。随着互联网通道的打通,1919把销售做到线上,门店的职能除了零售终端,还充当着仓储中心、配送站和服务中心。消费者不管通过网站、APP还是电话下单,都能匹配距离最近的门店送货上门。
“我们不是传统经销商,也不是传统连锁商,更不是传统B2C电商,我们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酒类服务平台商。”从2012年起,杨陵江便把这句话印在了名片上,向大众讲述1919的模式。但在当时,这一模式无人理解,甚至在公司内部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互联网是烧钱的,我们现在稳定盈利,为什么要转向线上?”“互联网才是未来的趋势,线下应该彻底抛弃。”直到4年后,马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这一模式才最终被人认可。1919,像是找到了知己。
2014年,1919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国内酒类流通行业首家公众公司。杨陵江认为,成为行业第一家公开财务数据、规范各个环节的公众公司,是1919历史上的第三个关键转折点。“全透明、接受公众检验给了1919敢于发展扩张的底气,让我们的企业更阳光、更规范,迎来了更广阔的公开发展空间。”不仅如此,1919还通过资本市场得到了资金支持,也正是在此时,杨陵江决心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第四个关键节点,则是今年10月获得阿里巴巴20亿元战略投资,并全面融入阿里生态。阿里巴巴以20亿元入股,融资完成后,1919估值达70亿元,一举成为酒饮新零售独角兽企业。而阿里巴巴带来的却不仅于此,杨陵江表示,“除了投资,阿里带给1919更重要的是品牌、治理、文化和资源,在阿里资金、资源、流量、技术的赋能下,1919将迅速开启下一个扩张的5年,定位为‘酒饮服务的解决方案与运营平台’。”
全面融入阿里系后的首个“双11”,1919交出的成绩单十分亮眼:1919在酒类排名第二,仅次于茅台旗舰店,1919天猫旗舰店销售突破1亿元,1919快喝APP销售4700万元,1919全平台当日销售额接近1.5亿元。然而,回想起1919首次参加“双11”,杨陵江感慨道,转型不易。
目标:3年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2018年10月19日,1919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全面融入阿里系。这一刻,对于杨陵江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时刻。发布会上,杨陵江激动地表示,“今天,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1919获得阿里巴巴20亿元战略投资,即将开启一段继往开来的新征程。”
“以出发的心态,面对下一个五年。”12年时间,杨陵江成为新晋‘独角兽’的掌门人,杨陵江说‘独角兽’只是外界给的一个标签,他的初心不变,“我们要在酒类流通这个万亿级大市场,为客户提供优质、低价、快速的购酒服务,计划在2023年实现千亿GMV。”千亿是个不小的目标,如何在5年时间将销售收入从数十亿增长到1000亿元呢?
杨陵江表示,下一个5年,1919将加速扩张的步伐,电子商务、连锁管理、快消供应链、城市仓储物流、数据营销、信息技术等六大业务体系将发挥出新势能。“首先是扩门店,1919管理的门店现在是1200多家。明年希望新开4000家,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未来1919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万家门店,从而成为一家覆盖全国的连锁管理公司。其次是扩品类,1919不仅要售卖酒饮,还包括茶叶、零食等与吃喝相关的商品都要能在1919买到。第三是扩服务,这不仅是指卖的东西多,而且我们服务的类型不光是订酒,客户还可以订其他与酒相关的服务。”
在杨陵江看来,酒类市场空间巨大,但电商渗透率不足5%,1919拥有巨大的成长和创新空间,将开启新一轮的快速扩张,扩品类、扩商家、扩服务、扩门店将成为主攻方向,成为阿里在新零售的第二面旗帜。以1919目前的发展壮大速度,以及成都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来看,1919跻身中国民企500强的目标并不遥远,“我们希望用3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用5年的时间,让公司营收达1000亿元。”对于未来,杨陵江显得信心十足。
未来:努力成为成都新经济名片
作为一家新经济企业,1919活力涌现,发展迅速,将业务整合为新零售、新经销、新服务三类商业模式,在行业内树立起平台化优势。成为独角兽企业的1919已经是成都新经济的名片,此次牵手阿里之后,1919集聚示范效应将逐渐凸显,上下游与酒类流通行业相关的电商、物流等产业以及酒类行业创新企业,都将把目光投向四川,人才、资源、资金都会向这里聚集,成都新经济集群正在形成。
“杭州有阿里、南京有苏宁、深圳有华为,这些行业龙头不仅是城市名片,更为城市带来了产业的生态圈。1919要努力成为成都的一张名片,并将发挥示范效应,集聚人才、资源、资金,吸引上下游与酒类流通行业相关的电商、物流等产业以及酒类行业创新企业,集聚到成都这片新经济的热土。”杨陵江表示,1919旗下电子商务、连锁管理、快消供应链、城市仓储配送、数据营销、信息技术等六大业务平台的总部都在成都,每个业务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俨然是一个“小阿里”的架构,这些业务将衍生出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
1919这样一家从传统行业成长起来的独角兽企业,对其他企业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成都的新经济产业,不仅将展示出更强的吸引力,也将激发出更多的创新创业活力。11月24日,成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召开。此次大会上,1919和杨陵江出现在2018年成都市百强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榜单上。“在了解了成都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后,我对以后的发展感到非常有信心。如今的1919,信心更足,步伐更坚定。政府出台了越来越多的好政策,给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全力支持,让我们企业更加安心谋发展。”谈到此次大会,杨陵江仍激动不已。
成都对于民营经济的支持,让如今的1919对于未来的发展,信心更足,步伐更坚定,“未来,我们要努力成为成都新经济的名片。”杨陵江说,他希望能为成都新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作为新经济企业,1919将持续加大投入在IT技术的研发上,希望不断创新,保持活力。”
》》》记者手记
成都将涌现更多独角兽
在新经济风起云涌的大潮下,成都今年涌现了多家独角兽企业。极米科技、数联铭品等一批准独角兽企业也呼之欲出。这些企业尽管分布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但无一例外都是民营企业。事实上,在全国的独角兽企业当中,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而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日前成都召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举措。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更多的成都民营企业有望成长为“独角兽”。
在一系列举措当中,成都“民营经济25条”直面市场准入、降低成本、解决融资、权益保护等民营企业反映最集中、最迫切的问题,一系列“惠企、利企、便企”举措将落在实地。并提出“4个百亿”措施,包括分别设立100亿元的应急周转基金、100亿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100亿元上市公司纾困帮扶基金和100亿元规模的新经济发展基金。根据成都《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2022年成都民营经济产业规模迈上万亿台阶,将增加10户以上新兴企业“独角兽”。“我感受到民企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杨陵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成长观察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经济运行与计量研究所所长、高级经济师尹恒:
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金融生态环境正加快形成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是新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经济运行与计量研究所所长、高级经济师尹恒认为,“金融支持与新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他进一步分析指出,金融作为新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孕育及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催化剂角色,在创新激励、产业培育和风险分散等方面发挥着作用,特别是为初创企业的孵化培育提供金融支持。而反过来,新经济也可以作为一种技术、组织和模式的创新,推动传统金融业改善供给。
今年以来,成都抓住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契机,积极推动金融与新经济良性互动、有机融合,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新经济、服务各类企业发展壮大的能力和水平。尹恒认为,“目前,产融结合、供需匹配、创新高效的金融生态环境在成都已初步形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金融生态环境也正在加快形成。”
去年的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后,成都印发了《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在汇聚新经济创投资源方面下足了功夫。尹恒认为,“增强金融对新经济的支撑作用,首先就是要构建与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他表示,“《意见》站在提高金融服务供给能力的角度,提出要大力引进境内外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总部、知名创投机构,有利于加快完善成都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增强金融服务供给对新经济企业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的适应性。”
“成都金融综合竞争力稳居中西部首位。”尹恒认为,得益于金融的支撑作用,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共有148家新经济企业获得投资150.56亿元,而通过融资壮大,成都目前已诞生多家独角兽企业。他表示,“这份成绩不仅增强了新经济企业在成都落地生根的信心,更为其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如何为成都新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此,尹恒建议道,“未来要结合新经济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特点,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供给体系的精准性、灵活性、有效性。”首先,要引导风险投资前移,增加种子期、起步期的投资比重,在企业最需要资金的阶段“雪中送炭”,提供资金支持。其次,要推进投资模式多元化、退出渠道多样化,完善投资长效机制,扩大融资渠道,做大直接融资市场规模。最后,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型升级,以创新为动力,参考新业态、借鉴新技术,在流程、模式上优化,提高小微金融技术。
》》》背景链接
成都为新经济发展构建了良好资本要素供给体系
去年11月9日,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紧接着的11月30日,成都印发了《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着力从创新、创业、创投3个方面,重点解决技术、人才、资本3个生产要素的供给问题,为新经济发展构建良好的要素供给体系。就资本要素而言,《意见》提出要汇聚新经济创投资源、提供全过程融资服务、为新经济企业融资增信、设立校地合作专项资金。
为汇聚新经济创投资源,《意见》明确对新设立或迁入的境内外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总部给予最高4000万元的补助;通过奖励,吸引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落地;建立新经济项目储备库,创新项目接口机制。
为加强本土资本市场,提高政府引导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杠杆作用,给新经济企业提供全过程融资服务。《意见》提出分别设立2亿元的新经济天使基金和100亿元的新经济发展基金,采取直投、引投和跟投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全过程的融资服务。
为新经济企业融资增信,《意见》提出引导各类信用评级机构面向新经济企业创新评价方式,改进单纯以规模、收益为指标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为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意见》还提出在市、区(市)县两级分别设立校地合作专项资金,用于校地合作和成果转化。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1月,成都举行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释放出一系列针对民营新经济企业的政策红利。在资本要素供给方面,这份《意见》鼓励银行机构向无贷款记录的民营新经济企业发放首笔贷款,并按年度发放额的1‰给予其最高100万元的补贴。同时,还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独角兽企业提供“投贷联动”等个性化金融创新产品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超)色彩明快、线条丰富……一场艺术感与时尚感并存的艺术装置亮相成都。11月28日,由成都远洋太古里携手来自纽...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