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时间来阅读

绵阳日报 2018-11-11 06:54 大字

□何一东(成都)

那晚几位川渝文友诗人小聚,酒过三巡,一位在街道办工作的女诗人忘情地朗诵起她的诗作《高跟鞋》,新颖的构思、生动的比喻,令在座者拍手称快!多年前我也写诗,处女作就是一首小诗——《灯光》,刊发在《中国法制文学》上。后来,很多年已不再写诗,个人以为,我不适合写诗。因为我是个直来直去的性格,心中藏不住事,不愿花心思和缪斯女神们“捉迷藏”。一次,一位诗刊社长浏览了我手机上的一首抒情诗,沉吟片刻:“你的写法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我有几秒钟的失落,很快就释怀了,一个人,写作不可能面面俱到,门门精通。诗刊社长又若有所思地说:“可是,很多在诗刊上发表的诗,在报上又是绝对发不出来的!”这下轮到我迷惑了,但也未再深问,有些事,何必打破砂锅问到底,留点余地好。

这位女诗人朗诵完毕,又谈到她写作的酸甜苦辣。虽然她的工作很琐碎,接触的人和事也很“负面”,但她发自内心的热爱写作,不求发表,不过在报刊上发了不少。女诗人深有感触地说,她有一个优点,许多人都做不到,就是每天不论工作多忙家务多累,必须保证有一个小时的阅读,读名著读有分量的书,愉悦快乐,感觉仿佛和喜欢的人约会一样。久而久之,收获很大。

她的话,激起在座者的共鸣。是啊,如今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信息飞速增加,娱乐信息急剧攀升,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科技信息飞速递增,个人接受严重“超载”,目不暇接,乃至头昏脑胀……还能有几个时候,沉下心来,泡一杯香茶,捧一本著作,忘我阅读?

有一年初夏,我和一批作家到位于乐山的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开笔会。很多年没有到大学校园了,漫步风景如画的校园,看着充满青春活力的莘莘学子,尤其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大楼,看见那些或坐或站认真阅读的学生,我蓦然感到一种羡慕与惆怅。于我而言,幸福的校园时光,早已走远,在尘世中为生活、生存打拼,已是“百战沙场碎铁衣”,想安安静静、悠哉游哉地读书几是奢望。

遥想当年,青春时光,在一所中专校工作,是图书馆的常客。和古今中外之名著,约会无数次。一个人,在潮湿的简陋平房,废寝忘食地阅读、记笔记(至今摘抄本仍保存完好),遇到好诗好文章,还反复朗诵,加深印象!最喜寒暑假,有充裕的时间属于自己,看书不至深夜两三点不睡。从郊外进城逛书店,囊中羞涩,宁可吃一碗小面充饥,也要咬牙买几本书回家……

笔会完毕,心中久久难以平静。校园所见所思,荡涤心扉,于是用“报纸体”写新诗一首《你在校园》,在几家纸媒和公众号发表,再分享朋友圈,没想到反响奇好,互动热烈!得到成都电台著名新闻主播、“双师型”教师招杨老师欣赏,专门配乐朗诵。想想,清新的校园,清新的美女,书香弥漫的图书馆,谁不喜爱?!很多人虽然早已出了校门,可心中的校园情结却永久存在,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会引发共鸣!

最近,文友相邀,到成都武侯祠大街262号的“聚知斋”旧书店一聚。没想到在僻静的居民大院里还有这么一个读书人的好去处,几万册旧书整整齐齐排列在书架上,等待着有缘人。

店主王忠明先生原先也是媒体人,同时也是诗人、作家。他之所以下海自谋职业,是因为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虽然书店不起眼,但网上销售还不错,证明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酷爱阅读仍大有人在。

当王先生拿出签名簿叫我们写几句留作纪念时,我写下了“书香满屋,如沐春风”。可最近几年,因工作关系,我们读新闻都是“吃快餐”,沉静下来阅读的时间太少,真是惭愧!

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我们常说很忙或许不假,但真的就案牍劳形、焦头烂额了吗?有时候,恐怕是一种惰性和懈怠。少参加点无关紧要的酒局牌局,少看点“惊险刺激”的八卦新闻,少沉溺于日常琐事而沾沾自喜,完全有时间可以和阅读约会,思考一些问题,给自己的心灵多一点充实,多一些净化与滋润。

前不久,“马识途书法展暨《马识途文集》发布会”在北京举行,104岁的马识途先生在致辞中说:“有人问我,你经历了那么多复杂的事,承受了那么多压力,写了那么多东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今天我在这里回答,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总还要做点什么吧!”是啊,马老虽已逾百岁高龄,但他依然保持了蓬勃的创作生命力,是活到老、学到老、阅读到老的典范!

年逾百岁的马识途如此,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做点什么呢?

(作者系四川散文学会副会长)

新闻推荐

红星新闻APP正式上线 成都商报第三届用户节线下活动10日在东郊记忆举行

成都商报第三届全媒体用户节10日在东郊记忆开启。商报依约而来,红星蓬勃而出。这是一场经历了一年多的革新。在现场,成都商...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