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首个周末关注城市发展 2000观众与艺术不期而遇

成都日报 2018-11-06 05:36 大字

成都观众用废弃纸箱与纸板搭建心中理想居所

记者从成都东郊记忆音乐公园获悉,从11月2日正式开幕以来,“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迎来开展后首个周末观展潮,吸引了2000余名观众观展,成都的艺术氛围也愈加浓郁。“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以“延展智慧”为主题,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位(组)艺术家与小组带来的百余件作品在此呈现。

观众与艺术家一起 搭建心中理想居所

周末的东郊记忆音乐公园,游客熙熙攘攘,在“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主展场,不少观众有序排队进场。记者在观展区看到,以艺术实践为方式,本届“全球都市#1.5:延展智慧”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关注快速的技术变革对现代社会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关注城乡空间关系,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和其他技术文化转型相关的社会与生态影响、科技与公共空间等议题,并对如何利用智能技术和生态智能来推动社会发展展开想象。

菲律宾艺术家阿尔弗雷德和伊莎贝尔·阿奎礼赞带来的大型装置作品《居所:他乡计划》(这里、那里、别处)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赏。在蝶形结构的大型装置上,艺术家夫妇和成都观众一起,用废弃纸箱与纸板搭建出一座心中理想居所。

值得注意的是,“圆盘”状结构的中心留出一个圆形开口,观众可以进入圆环中心,以置身其中的视角,观看这座取材于当地、创作于当地居民、与每一位观者息息相关的未来社群。“‘圆盘’开口创作的构想源于成都环状的城市规划。”米盖尔·阿奎礼赞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在该装置作品创作活动中,围绕《居所:他乡计划》(这里、那里、别处)的艺术实践,米盖尔·阿奎礼赞与成都市民在现场通过手工方式,利用废弃纸板共同制作大家心中的理想居所。卢女士带着自己6岁的女儿参与了手工体验,两人一起共同制作了纸屋子。“房子是按照女儿的想象来做的,是她心中想要的理想居所。”卢女士告诉记者:“通过手工体验,可以让孩子更好感受艺术作品所反馈的内容,这对于她的成长很重要。而且,女儿也玩得很开心。”

邀请观众进入竹林 暂别高能耗生活

在展厅里,一片竹林格外引人注目,在竹林中,今年24岁的王莹正在竹制板凳上写生,艺术家郑波希望通过邀请观众进入竹林,暂别高能耗的当代生活网络,培养对植物的即刻的、可共情的意识。“我记忆里小时候的屋子旁也有这样的竹林,这让我很感触。”王莹说,“展览很精彩,有很多可以拍照打卡的地方。”

“这次双年展给了我很多惊喜,更多展现的是艺术的实践,同时更多的互动让这场展览生动起来。”从外地专程前来看展的程先生对展览给予很高评价。在他看来,和北京、上海的艺术展览相比,“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更多关注城市、乡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同时,通过影像、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设置,展览与观众互动起来,这也成为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能在成都看到这样精彩的展览,也说明成都具有很高的包容性、开放性。”对于如何看展,程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家在观展时可以提前了解参展作品,这样观展效果会更好。”

据了解,“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将持续至2019年1月6日,除了东郊记忆主展场的艺术展览外,包括音乐表演、艺术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也将陆续在锦城湖水上装置、梵木创艺区、方所书店等分展场同时举行,带给市民更丰富的观展体验。

本报记者 王嘉 图片由展览方提供

新闻推荐

李敬泽对话传习志愿者“杜甫一直为老百姓写诗,开创了一个时代”

李敬泽对话传习志愿者志愿者与李敬泽互动。11月5日晚,“名人大讲堂”首期讲座圆满落幕,通过著名作家李敬泽的娓娓道来,...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