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国开放新门户
成都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 图据第一财经周刊
编者按
11月5日,《第一财经周刊》推出封面报道《成都:中国开放新门户》,报道成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已站在全球贸易、文明的交汇节点上,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中国新闻周刊》推出深度报道《成都开放新图景》,报道成都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机遇,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本报今日特摘登《成都:中国开放新门户》,以飨读者。
□据第一财经周刊 CBN记者 王博
2017年年底,成都确定了城市进阶的“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从2020年到2035年,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最近,成都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及《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表明了这座城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历史也给予了成都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起中国全面开放的宏大图景,打破了“沿海—内陆”开放模式,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全面开放新格局,从根本上改变了成都发展的势与场,极大强化了成都在国家开放全局中的节点地位和枢纽功能。在全新的开放格局下,新的历史从现在开始。成都,再次站在全球贸易、文明的交汇节点上。
重构大通道
成都按照四川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发展战略,大幅增强国际通达、洲际中转和国内联通能力,全面贯通“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和长江经济带。通过构建“空中丝绸之路走廊”和“国际陆海联运走廊”战略通道,形成以成都为核心的亚蓉欧立体大通道体?系。
通江达海大通道
在中国中西部地区,成都是唯一国际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成都提出了“48+14+30”的规划,即到2022年,成都国际(地区)客货航线总数突破120条,形成48条客运、14条货运、30条文旅航空战略通道,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突破110万吨。
与此同时,成都还将提高到全球商务城市、新兴市场和旅游目的地的航班密度,实现至全球门户机场“天天有航班”;强化中转衔接,增强机场辐射功能,大力发展国际通程中转联运航线,重点培育欧洲与东亚、南亚、东盟、澳新间经成都中转的洲际航线,成为中国中西部面向全球的航空枢纽门户、洲际航空中转枢纽和航空货物转运中心。
不仅如此,天府国际机场将作为西部枢纽机场,在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运营。建成后它将承揽绝大多数的国际国内客货运航线,为成都构建起“一市两场、国际多直达、国内强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
成都市口岸物流办副主任张弛向《第一财经周刊》表示,就是要抓住海缘性国际枢纽向内陆型国际枢纽代际更替的历史机遇,依托国际航空港、国际铁路港,加快形成“一体(西部国际门户枢纽)两翼(国际航线网络和国际班列网络)三网(空中客流网、空中物流网和陆上物流网)”的跨境战略格局。
在国际班列上,构建“纵贯南北、横贯东西、通江达海、四向联通”的陆海国际大通道,通过构建以成都为战略支点的四向铁路大通道,筑起以成都为枢纽、联系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亚欧大陆桥。
成都全面构建起向北至俄罗斯,向西至欧洲腹地和中亚各国,向东依托“蓉欧+”通道和长江水道辐射日韩、美洲等地区,向南至东盟的“四向”国际物流通道,逐步形成通达全球、陆海内外联动的国际化内陆枢纽。
重构贸易格局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表示,中欧班列的发展使得亚欧大陆桥从交通通道变成了物流通道,其常态化稳定运行,吸引企业到沿线去布局物流市场和生产基地等,带动了经济走廊的形成。
在大通道建立基础上,成都提出实施国际供应链体系建设计划。以跨国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服务于跨国企业的全球配送服务体系。依托基于国际航线、国际班列的全球物流体系,搭建高效、柔性、低成本的全球配送网络,将成都打造为面向全球的制造企业配送枢纽和面向泛亚的全球区域分销企业配送枢纽,全面提升成都对全球要素资源的配置和运用能力,满足跨国企业精益制造、广域分销、弹性交付的供应链管理需求。
张弛表示,以“通道经济”带动“口岸经济”和“枢纽经济”发展,推动成都抢先建成欧洲与东盟间中转贸易和离岸贸易的中枢,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四川自贸区向自贸港的转型升级。
更进一步,成都将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服务业,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供应链枢纽城市为主线,通过供应链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赋能和开放经济发展,构建全球性资源要素配置中心。
以成都为支点经略全球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代,尤其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处于中国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枢纽的成都,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其贸易和投资十分活跃。依托成都的全球资源要素聚集配置能力,西部可以更便捷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运筹全球高端要素资源。
巨大的购买力市场
成都的消费市场巨大,在中国城市中居于领先位置。2017年成都零售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3.5亿元,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国1.3%,在副省级城市排位中,总量与增速均稳居第二位。
不仅是消费品,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都对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成都蓉欧投资集团总经理陈克敏表示,利用中欧班列通道,粮食、木材和平行汽车等大宗商品明年的进口额可能达到20亿元。
与此同时,随着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成都制造、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消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旺盛需求和广阔市场相衔接,2017年,成都已与全球228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经贸往来,成都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941.8亿元,同比增长45.4%,增速高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创造营商环境标杆
巨大的市场不仅使成都汇集了全球商品,也吸引着海外资本直接投资成都。成都也努力打造中西部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使“投资西部、首选成都”成为广泛共识。
2017年,成都利用外资实际到位100.4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利用外资水平在中西部保持领先。全球500强企业落户成都达285家,其中境外企业198家。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列全国第五、西部第一。
最近,成都还专门编制了《成都市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以下简称“《攻坚计划》”),提出成都将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攻坚计划》指出将全面推进企业办照“零见面”“最多跑一次”和“三天办结”的“013”工程,切实提高市场主体对成都准入环境的满意度。建立企业注册登记“容缺后补”制度,简化建设项目行政许可流程,实施“一家牵头、一口受理、同步审批、告知承诺、限时办结”,大幅减少施工许可证获取时间。
进军全球价值链高端
目前,全球4‰的直接投资流向成都,成都与全球投资贸易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在投资成规模落地的过程中,能否占据全球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决定着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成都积极从全球吸引顶尖产业资源、参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分工,融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其他主导产业本地配套率不断提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核心技术和重要环节优势不断积累,在全球生产体系中正由产业链、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已经积累了经济外溢实力,积蓄了转型发展内在动能。
成都制定组合化、差异化政策,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开展全球价值链经济技术合作,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实现由低端嵌入向高端引领转变。
不仅如此,构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必须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成都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合作建设科技创新联盟和创新基地,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外资研发中心转型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积极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高端应用,加快实现由参与劳动分工向参与知识分工转变。
用天府文化连接世界
成都还编制了《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设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推动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广交国际朋友圈
成都先后与91个国际知名城市缔结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涵盖了全球六大洲,位居中西部首位。
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际航线的开通数量和运行质量。目前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10条,与91个国际、地区城市实现了通航,航线覆盖五大洲的重要枢纽城市,为成都对外开放及国际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成都建设了“中国—欧洲中心”,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对欧综合合作交往平台。
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中国—欧洲中心”受到欧盟委员会高度重视,通过召集各成员国驻华使馆推介该项目,目前已接待5个国家的大使及25个国家的官员代表共计500多人次来访,收到39个国家151家外方入驻申请。目前,已有48家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研究机构、企业入驻。
以天府文化连接世界
对标世界先进城市,成都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在对外交往中,成都注重传播“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坚持以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为特征,以“三城三都”和“四大品牌”为载体,加快塑造特质鲜明、独具魅力、国际认同的城市标识,不断提升成都的国际显示度和美誉度。
成都制定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路线图。要求文创、旅游、体育、美食、音乐和会展等方面的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更加深入,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和国际会展之都的品牌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这些目标包括,到2022年建成一批具有国家功能性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创项目和平台,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年入境游客超过620万人次,形成6项以上国内外知名品牌体育赛事,打造一批国际音乐交流品牌,每年举办180次以上国际性会展活动。
新闻推荐
绕道、更改计价器……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李智)今年9月1日起,成都市开展五城区巡游出租汽车专项整治以来,成都市交通运输行...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