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花为生到办农家乐 从办农家乐到办“艺家乐” 让农家乐再变身 主题公园等你来

天府早报 2018-11-01 04:02 大字

■天府早报记者 胡潇潇

三圣乡农家乐,是成都人的后花园,一到周末假期,成都市民总是扎堆往哪儿去。喝茶、吃饭、打麻将,再去旁边的公园或是花卉市场转一圈,这就是成都人“标配”生活。当然,这里也是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村、致富村,目有 300 多家农家乐。说起村里的巨变,在这里居住了70年的村民刘端元最有发言权。他告诉天府早报记者,改革开放40年里,他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10月23日是个工作日,但在三圣乡的刘家花园的里,仍然来了不少游客。迎客、接待,送客,刘家花园品牌创始人刘端元正为此忙得不可开交。“生意挺好的,平时人挺多的,今天大概接待了1000人吧。”经营这家农家乐,早早地就让刘端元全家过上了小康生活,让他和家人轻松地在成都买了房买了车。但在过去,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却是卖花。

靠卖花起家

成为办农家乐的第一批人

从过去贫穷的农村,到如今以乡村休闲游和花卉产业闻名于成都的三圣花乡幸福梅林,这中间的蜕变离不开一直默默努力的刘端元。

刘端元是成都最早的卖花人,是他最早把贫穷乡村里的鲜花卖到了繁华的春熙路。1973年,刘端元和夫人从丈母娘那里拿了一批香雪兰的种子,就在他们这里的地里种下了。“当时并不是为了卖,只是觉得好看,种点自己观赏,后来知道有市场,就到城里卖,也就是现在的春熙路。”刘端元说。“每天凌晨4点起床,我们老两口就挑着扁担走2小时路到春熙路。”对于卖花的收入,刘瑞元乐呵呵地说:“一朵花卖1角钱,2朵1角5,毫不夸张地说,挣的钱能把我这块100平方米的地铺满都还有剩余的,当年一年的收入就是几万元。”

然而,刘端元并不满足现状,闲不住的他又开始不断创新生意经。“刘家花园是从八几年开始创立的,最开始连名字都没有,客人都是询问我本人的名字,一直到1998年,我才到工商局注册了刘家花园(这个名字)。”

慕名钓鱼者众

他是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刘瑞元感慨万千:“我记得第一批客人是在1985年,3个40多岁的中年男性,平时喜欢在我们鱼塘钓鲫鱼,是市区某高校的老师。一开始,他们自带馒头、花卷这样的干粮,我只提供热水。”当时的农家乐的经营模式很单一,仅限于钓鱼。“客人钓上来的鲫鱼,我2元/斤购买,再去市场上以4元/斤的价格卖出去,就这样赚差价”。后来,大家就熟悉了,慢慢变成了他们付钱,和我们一家人一起吃饭,第一次收费挣了30元;再到后来人越来越多了,坐不下了,我们弄了6张桌子接待钓鱼的客人,一桌150元,能供七八个人吃。菜品很丰富:有自己做的家常菜,附近买的卤菜,凉拌菜。”

因为生意火爆,不少人一到周末就慕名专程来刘端元家里钓鱼、吃鱼,他很快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吸引了众多乡里乡亲上门来讨教生意经。刘端元一点不藏私,总是不遗余力地传授,甚至手把手地教。很快,农家乐就在三圣花乡遍地开花,不少人更是把自家的花卉园和农家乐结合起来,大大增加了休闲乐趣。

转型寻新出路

实现农家乐+文化艺术产业升级

三圣乡农家乐在这10年前的确很火,但随着最近几年来的市场变化,周边及各地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发展壮大,同质化、档次不高、特色主题不明显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严重制约农家乐发展的因素。“2012年以前差不多有280家农家乐,2012年减少了60余家。”

“传统的农家乐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我们必须改变。”刘端元告诉记者,“首先是老百姓口味的变化,对食物的要求高了,现在很多客人都很喜欢我们自己种的绿色蔬菜,追求更加丰富的口味,拿凉拌菜来讲,以前一个凉拌菜就两三种调味料,现在一个拌菜要十几种甚至更多(调味料)。”其次是对硬件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以前桌椅板凳、麻将、茶水备好就可以了,现在要有配套的设施才行。要有一定的建筑风格,有山有水有氛围,以中餐、茶坊、住宿、游泳、ktv、台球、乒乓球、羽毛球、儿童乐园为一体的最好。”

对于这样的情况,刘端元说,“近年来,我们投资很多钱用于农家乐的升级——农家乐变艺家乐,从单一、落后和粗放的发展向精品、文创方向发展,实现了农家乐+文化艺术的产业升级。不仅可以吃和耍,还能在三圣花乡看到各类艺术展品,体验不同风格的风情。”当然,刘端元表示:最根本的还是诚信。“我们农家乐经营了20多年,经历了从弱到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从20多年的经营来看,我觉得诚信经营最为重要,这是让我们能够一直经营下去的最大砝码。”刘端元举了个例子:如果一桌酒席的标准是888元,那你一定要配够这一桌的菜,如果说在质量上面做文章,比如分量少了,那么回头客自然就少了。

下一步

计划发展精品农家乐

发展农家乐,学习是少不了的。为了推动越来越多的农家乐重新寻找市场定位,锦江区政府一方面组织农家乐业主到温州、大理等实地考察和学习;另一方面,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鼓励他们为当地从业者开展培训,增加他们的就业技能。

对于这40年的变化,刘端元形容:“现在的生活像是上了天堂了,现在跟原来比是天地之别,不能比,现在好的不能形容,好比说咱这车,现在三圣乡家家户户都有车,原来村上没有一个车,还有房,大家生活好了,很多人都买了二套房了,原来买得起房吗,自己院子里的房都盖不起,各方面都比原来进步得多了,党的政策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平台,致富的门路,车房都有了。”

未来几年,刘端元打算新增观光景点,打造精品农家乐。“大概像主题公园一样,以花为主,有山(假山)有水,有弯弯曲曲的碎石小路……到时候你再来看看我们农家乐的新变化!”刘端元踌躇满志。

新闻推荐

地贫筛查,优生优育!

刘松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四川省拔尖中医师微博:四川省中医院血液科刘松山微信公众号:松山...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