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家人36年的冰箱 承载太多感情和回忆

华西都市报 2018-11-01 04:02 大字

1982年购买的冰箱。

刘其尧今年71岁,几十年来,她搬过好几次家,但是家中的一个“老伙计”却一直舍不得扔。那是一台购于1982的白云牌冰箱。“它就像忠实的老仆人,守护我们一家36年。”

1982年,刘其尧是成都塑料研究所一名普通职工,丈夫在成都电力机械厂工作。一次,从国外归来的同事带回了一些“稀罕物”——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让她看着很是羡慕。

当时一台冰箱四五百元,夫妻俩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只有两百多元,购买冰箱,对他们来说是一大笔开支。于是夫妻俩省吃俭用,于1982年国庆节“喜提”冰箱一台。

“我们住的单位宿舍当时有三四千人,只有不超过十台冰箱。”刘其尧回忆,把冰箱搬上楼时,很多邻居来围观,都夸冰箱不错。

刘其尧说,买冰箱时,女儿还在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女儿经常头天晚上把糖水放在冰隔板里冻着,第二天放学带小伙伴到家里吃冰块儿。逢年过节,刘其尧常在前一天就把菜烧好,第二天像变戏法一样,把菜加热后就端上桌,一家人幸福满满。

“这台冰箱质量好得很,现在还能用。”刘其尧说,36年间,这台冰箱只有一次因不制冷返厂维修,之后再没出过任何毛病。“当时的厂家很讲信用!”

虽然今年家里换了新冰箱,但刘其尧还是把这个“老伙计”清理得干干净净,没舍得扔。她说,这台冰箱承载了她太多的感情和回忆。

改革开放40年来,刘其尧见证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最初是‘三转一响’,也就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后来是“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到现在什么都有了,生活真的越来越好了。”

不久前,她在报纸上看到征集“老物件”,便决定将这台冰箱捐赠给“改革开放见证四川四十年”展览。“我最希望的就是给我家的宝贝找一个好归宿。”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曹菲 实习生 高丽

新闻推荐

2018中国科技小微金融发展高峰论坛今日在成华区举行

本报讯(记者彭江)10月31日,记者从成华区新闻办获悉,2018中国科技小微金融发展高峰论坛将于11月1日在成都市成华区世茂大...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