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这一天 古代成都女孩会挑选新鲜菊花戴在头上以避瘟病

成都晚报 2018-11-01 02:14 大字

○喵喵植物控

每年重阳节前后,人民公园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成都菊花展,这个时候,公园中近千个菊花品种荟萃一堂,数万盆菊花齐齐绽放,各种各样的菊花主题景点争奇斗艳,这也是成都的传统盛会和节日,公园内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成都重阳赏菊的民俗由来已久,南宋丞相京镗曾任成都知府,在成都生活过四年的时间,他在诗文中记录,重阳节这一天是成都玉局观药市开市的日子,许多成都人都会来这里一游以求消灾避难,到了晚上成都知府还会在玉局观道观中设晚宴,共饮菊花酒,宴请同僚:“不羞华发,不照衰颜,聊满插、黄花一醉。”

重阳这一天,古代成都的女孩子还会精心挑选新鲜的菊花戴在头上以避瘟病:“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而这个时候,菊花的品种和色彩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南宋时,做过成都知府的诗人范成大,就曾写过一本《菊谱》,记载有35个品种,他在书中自序称:“凡黄者十六种,白者十五种,杂色四种……”而今天,在我们眼中多姿多彩的菊花,已拥有数万品种,具有极大的多样性。不过,这些观赏菊花都是从不起眼的野生的菊属植物一代代选育出来的。《礼记·月令篇》说:“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古人提到的黄华是一种黄色的野菊花,在秋季最后一个月的季秋时盛放。后来,古人发现,这种小小的黄色的野菊花是可以食用和药用的,《神农本草经》里讲“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屈原也有过“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

这种黄色的小菊花,名字就叫野菊,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深秋季节成都周边西南山地的山野中,见到它的明亮的黄色身影。野菊是菊科菊属植物,在中国广泛分布,诸多研究和证据表明,野菊是今天有着极大多样性的观赏菊花最原始最重要的亲本。中国古人很早以前便开始栽培野菊花,除了药用和食用,也用于观赏。就这样,野菊在古人有意识的培育下,用于药用的药菊和用于观赏的艺菊都逐渐发展起来。自从栽培菊花供观赏后,观赏菊花的品种也变得越来越多。晋代诗人陶渊明就对菊花情有独钟,在庭院前后遍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陶渊明引领赏菊之雅后,后世更是蔚然成风,每至九月初九的重阳日,还有了登山、佩茱萸、饮菊花酒、赏菊之民俗。

望江楼是成都的文化圣地,自晚唐起,每到重阳日,成都的文人墨客多相约于此登高望远,一边赏菊,一边以诗会友凭吊古今。此楼是隐居于城东锦江之畔碧鸡坊,一身灰色道袍的薛涛,为这座城市留下的不灭印迹。那一年,元稹来到了成都,见到了比他大十一岁的薛涛。无论是她的人,还是她的诗,元稹都被薛涛的才华深深地吸引,两人携手共同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锦江的江水见证过他们那一段刻骨铭心而又短暂的爱情。元稹是才子是诗人,更是一个懂得投机的政客,和薛涛的姐弟相恋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梦。只是对于薛涛而言,梦碎了便再难重圆,万种风情终究会化为伤心分离的结局。不久后,元稹因一纸调令,独自离开了成都。“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又是一年芙蓉映水菊花黄的季节,满目秋光中岁月匆匆而逝,许多年后的深秋,望着庭中的菊花,也许只在那一瞬,元稹想起了比他大十一岁的薛涛,想起了成都,想起了那一年深秋,大雁飞过菊花满头的离别泪光。

新闻推荐

成华区:创建评议体系 “科技+”助推监督日常化

今年以来,为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提升辖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成华区纪委监委立足工作实践,对群众监督工作展开全盘分析讨论,创...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