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清河水 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带来勃勃生机

成都日报 2018-11-01 01:37 大字

巡查河面,打捞漂浮物

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这座城市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都离不开水的滋养。重拳治水,一头关系着城市发展,一头牵动着民生福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下,这座城市正逐步“告别”黑臭水体, “水润天府”胜景正逐渐呈现,市民也已开始分享重拳治水带来的生态“红利”。

连日来,记者跟着“民间河长”去巡河,走进净水厂探寻污水变清的过程,跟访监测人员抽取河水样本,感受到了清清河水为这座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带来的勃勃生机。

巡河

跟着“民间河长”

探寻污水“变清”的秘密

污水“变清”的秘密是什么?日前,从杉板桥到市第四净水厂,记者与成华小学的孩子们一起,沿着河岸,跟着“民间河长” 刘耀源一起巡河,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锦江水生态治理知识课。

在志愿者的指引下,记者与孩子们踏上了污水变清之旅。据介绍,污水通过管道排进来后,首先是经过粗格栅,将大一些的漂浮物过滤掉,再经过细格栅,将杂质处理掉。处理单元主要包括厌氧池、曝气池、沉淀池等,每个池子中都有不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将污水中的不同有害物质“吃掉”,有害物质包括有机物、总氮、总磷等。

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水,最终还要通过“膜池”进行深度处理。

“带着孩子们巡河,是希望他们了解到,现在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水环境的行动中来。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了解到很多污水净化的科学方法。”刘耀源在现场告诉记者,去年4月,他自发组织了相关志愿者一起巡河,保护锦江水生态,成为了一名积极的“民间河长”。

“民间河长”这种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新模式是否受到鼓励?记者从市河长制办公室获悉,为落实好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河长制工作,成都市在全面完善四级河长工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与社会组织合作,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民间河长”,推动全民治水。

探站

交大排洪渠临时净水站

日处理15000立方米污水

水泵抽取社区生活污水,管网运输污水到河对岸的临时净水站,经过多道污水处理工艺后,达标的清水源源不断排入临近的府河中……在交大排洪渠临时净水站,每天都有15000立方米的黑臭浑浊生活污水“变身”成为无味透亮的清水,按照锦城湖133万立方米的容积来算,该净水站能将超过一个锦城湖的污水处理为达标清水。而这正是重拳治水截污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何会在府河沿岸设立临时净水站?“因为交大排洪渠周边市政污水管网输送能力不足,造成了区域管网带压,导致每天约150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通过雨污联通管排入交大排洪渠,最终排至府河,影响府河水质。”站在截污闸阀旁,金牛区统筹城乡和水务局工作人员杨文波告诉记者,为解决生活污水溢流下河的问题,采取在交大排洪渠汇入府河前修建截污闸阀,将污水通过管网输送至府河对岸,采用33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取样

锦江沿岸主要排水口治理完毕

污水不下“母亲河”正逐步实现

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刚刚从金牛区阳光酒店旁的下河排水口处取上来的锦江水样显得清澈而透亮。站在取样人员旁边的记者,鼻子凑近水样时,没有闻到臭味。

这与金牛区阳光酒店下河排水口未整治前水体黑臭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反差。那么,这些下河排水口是如何治理好的呢?“我们委托专业设计公司实地勘察设计改造方案、编制预算,按照边排查、边整治,先发现、先整治的原则,方案成熟一个,整治一个,对错接管道进行雨污分流,新建管道和检查井,对堵塞管道进行疏通等方法,全面彻底消除辖区污水错排问题。”据驷马桥街道办城管科负责人张黎介绍,街道对所有点位进行分类梳理,共分为商家店铺、企事业单位、物管院落、公共区域几大类。

“街道城管科总牵头负责协调辖区29处目标点位错排整治工作,同时负责公共区域和商家店铺污水错排整治,通过行政执法手段要求商家店铺自行整改;社区负责对接企事业单位、物管院落做好宣传工作,街道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并督促企事业单位、物管院落进行整改。” 张黎说。

目前,锦江水生态治理截污工程已全面完工,锦江沿岸的主要排水口都治理完毕,污水不下“母亲河”正逐步实现。

本报记者 胡清 摄影 张全能

新闻推荐

一锤接着一锤敲成都持续深入推进重拳治水 水润天府胜景正逐步呈现

锦江百花大桥河段秋日暖阳,银杏渐黄,家住百花大桥附近的市民孙襄沿着锦江南河段漫步,看着波光粼粼的清澈河面,悠闲惬意,“通过...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