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研讨会妙语不断透过新奇词 看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张洪忠教授今日凌晨一点钟才下飞机,他对家乡成都充满了情感,我们所有人对成都充满了情感,大家都想来。”昨日上午,在《为什么是成都——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研究报告》研讨会上,会议主持、字节跳动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袁祥动情地说。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洪忠,人民网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祝华新,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百浩,中国传媒大学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基地秘书长刘新鑫等与会专家和知名学者,妙语连珠,脑力激荡,畅谈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优势与潜力。别具一格的是,专家们口中一个个新奇词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张志安:网络化关系
“成都文化内核背后的优雅,让我们慢慢道来”
张志安强调成都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过程中,“传播”需要创新,“我们今天处于一个新媒体的环境,或者是网络化关系的社会。我们会发现成都从传播来讲,国际视野在提升,传播的热点效应非常明显。按我理解,成都在寻找一种本地文化跟中国文化、跟全球文化对应时的一个核心枢纽,这对成都文化未来的全球传播特别有帮助。”
张志安认为,网络化关系具有流动性、混杂性,非常强调沉浸感,随时随地的文化生产和体验,是今天媒介的基本生态特征。对成都城市传播的创新,他给出的建议是“从城市精神的传达,到公共传播的协同,到内容形态的创新。”“成都提出塑造‘三城三都’国际标识,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今天发布的报告,提出成都建设‘综合型’世界文化名城的多项维度,这一过程当中要突出城市个性。这种个性是什么呢?慢慢‘道’来,这个道就是我理解的个性,是在成都文化内核背后的优雅,让我们用慢慢的方式道出成都之道、中国之道和世界之道。”
张洪忠:传播力
“成都在海外互联网传播比重今年增长非常明显”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洪忠对“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与海外网络传播力的建设”有独到研究。他说:“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了全球信息的通路,那么海外互联网传播力的建设,就成为我们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手段。你说得再好,你只要在互联网里面,你没有声音,也是白搭的。”
张洪忠认为,传播力的建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在场的层次。在全球的信息系统里面,首先你在不在场,如果你缺位了,就没得谈。成都在海外互联网传播比重,在场的层面出现了快速增长,尤其今年增长非常明显;第二,评价。有多少人在正面评价你。我们要获得评价,要有文化世界、文化人、文化的产品;第三,承认。人家承不承认你,多大程度上承认你很重要。承认的前提是什么?是实力。我们的实力要建立在情感之上,调动民间的活力,制度基础上活力的激发,大众文化的大众生产,才能打造真正的世界文化名城。”
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
“中国的城市文化复兴,希望从成都开始”
张鸿雁说,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是有优势和潜力的,“成都是中国古都当中,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我查了一遍,共查询了旅游资源(文化资源)6327处,这个资源应该还有大量没被发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曾经创造了一个词,在国际上已经被认同了,叫城市文化资本,那么这些资源到最后应该成为城市的文化资本。”
张鸿雁展望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美好前景,他说:“我一辈子在研究城市文化,感受非常深刻。一个好的城市,一定是有市民文化的崛起,一定有精英文化的担当。但现在好多城市以往的资料、以往的符号、以往的记忆正在消失。所以,这种时候我们呼唤一种形式,叫作中国式的城市文艺复兴,创造未来的这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我想,中国的城市文化复兴,希望从成都开始。”
祝华新:暖实力
“成都从古至今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
人民网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祝华新以小见大,以媒体人的锐利观察角度,带来新颖的观点。“‘暖实力’和成都的文化调性是最契合的,成都就是让人感到温暖的一个城市。我觉得今天我们需要对外展示我们的‘暖实力’,温暖人心的软实力。”在祝华新看来,纵贯千年的历史文脉,积淀了独特成都的文化特质。“我认为,成都的文化调性和中国文化对外开放、包容、自信的文化特质,是最为切合的。”祝华新说,成都从古至今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
乐观包容是成都兼容并蓄的文化气度,友善公益是成都外化于行的文化表达。祝华新表示,成都的“暖实力”为发展新经济培养新动能提供了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从网约车包容度全国第一、破解共享单车无序停放问题、超过两万家民宿的成都夺得了2017年订单量全国第一、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独角兽岛”项目在成都天府新区正式开工建设,祝华新分享了四个代表着新经济在成都茁壮成长的故事。
刘新鑫:融入和情感
“我感受到成都拥抱世界的这份决心和雄心”
“通过这份报告,我感受到成都拥抱世界的这份决心和雄心。也是通过这份报告,我感觉到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当下可为,未来可期。”仔细阅读两遍报告之后,中国传媒大学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基地秘书长刘新鑫满怀激动。“成都已经具备了成为世界文化名城的潜力和优势。那么在构建城市形象和传播文化形象的过程当中,我们对成都的要求也会更高,那就是‘融入’和‘情感’。”
刘新鑫口中的“融入”,是在城市文化形象传播过程当中,因和而不同而突出的亮点,也构成别致的一个元素。成都应当如何融入呢?刘新鑫表示,“成都在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尝试去关照和满足不同国家、不同圈层受众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的时候,我们甚至融入了他们的内心。”
“第二个词是情感。”刘新鑫介绍说,做情感营销,是城市品牌营销的一个高级追求,当洞察了消费者内心情感需求的时候,将这种情感需求和城市的文化价值相结合起来的时候,可以成为品牌营销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本报记者 陈蕙茹 李雪艳
新闻推荐
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及社会评价工作,青白江区供销社宣传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