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在成都繁华大街上,3至8米深的地下说不定就是“电力动脉” 从“空军”到“陆军” 架空线入地 告别“蜘蛛网”
薛保忠赴国外学习电缆技术
■天府早报记者 王亚楠
近日,成都的天空格外干净透蓝,许多市民抬头拍照时,镜头前的视线一览无余。其实,早在20年前,成都的天空因横七竖八的的蜘蛛网——架空线,而被密集“切割”得支离破碎。经过近20年的改造,成都的电缆从“空军”转到了“陆军”,大部分架空线入地,成都市民告别了错综复杂的空中蜘蛛网。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工区电缆运检2班的副班长薛保忠,见证了这些电缆的入地。
忆艰难维修
当年架空线故障高
经常半夜三更赶去维修
今年55岁的薛保忠是成都供电公司第一代电缆人,自1991年薛保忠进入电缆运检工作至今已经有27个年头。回忆起20多年前成都的天空,薛保忠说,当时天上很多“蜘蛛网”,架空线下地都是小规模的在建设。
薛保忠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成都市只有一环,10千伏的地下电缆当时仅有两组。“两组地下电缆仅能保证小功率用电,1991年大部分都是架空线。”薛保忠说,架空线除了影响美观外,还有很多弊端,刮风下雨事故率高。薛保忠表示,当年因为架空线故障,经常半夜三更跑去加班维修,尤其赶上下雨天。“有一次刮风下雨,成都市区一晚上跳了许多线路,我们修完东门的再赶去修西门的。”
回忆起20年前的成都架空线,薛保忠不住地摇头。一直到1995、1996年西北门(九里堤片区)修建了2组220伏地下电缆,“蜘蛛网”才开始慢慢减少。“最高峰是在2000年以后,大规模的架空线入地,电缆线从空军转到了陆军。”薛保忠说,改造是从城外向城内,一改就是十多年,如今成都市二环内很难再看到架空线。“大部分的架空线都转到了地下电缆,几乎城市内的重点区域都有电力隧道。”薛保忠表示,当你行走在高楼林立、繁华热闹的大街上,说不定脚下3至8米深的地下,就是暗道密布。街面上的每一处电力井盖,都是通往地下宫殿的大门。一条条横贯东西、纵横交错的地下电缆通道,就是保障成都光明的“电力动脉”。
电网更智能
以前弯腰侧身钻隧道
如今机器人巡线
城市上空的蜘蛛网少了,地下的电缆隧道多了。这些长不见头的电缆隧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原来的弯腰侧身钻隧道到如今长宽2*2米挺直腰杆的在里面同行,一代代电缆人通过自己的探索努力,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在普通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我们现在钻隧道之前都是用毒气检测仪,原来都是靠防毒面具,夏天带上热到中暑。”薛保忠说,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地下隧道又窄,加上长久的积水,热得人在里面遭不住。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线路段都可以通过机器人巡线,减少了许多工作量。
而在电缆线上,经过几十年的沉淀,最早一批的油纸电缆更换成了如今的铜芯电缆。“以前是铝心电缆,质量差,外面还是有毒的铅皮。”薛保忠透露,当年的油纸电缆的绝缘是靠牛皮纸,现在最新的电缆是靠塑料绝缘。并且随着近几年的城市发展,成都电缆的输电电缆每年以100公里以上的速度再增长。因为变电站的普及,如今居民用电再也不会担心电压不稳、跳闸、大功率电器带不动等问题。“原来夏天一家人抱着一个电风扇吹,如今房间三台空调同时打开都没问题。”薛保忠举例道,在架空线入地之前,原来居民小区停电,都要等抢修人员修好线缆后才能用电。如今的输电电缆设备是环网使用,一旦出现故障可以10千伏设备转供。“这就不会影响市民正常生活,在家再等着来电。”
除了电网更智能之外,薛保忠也见证了成都的发展变化。“对于我们抢修人员而言,城市的发展对我们有直观的感受。”薛保忠表示,90年代成都仅有一环路,当时5公里的路需要骑自行车去抢险,路上就要耗时几十分钟。如今成都道路四通八达,每个班上也都配备了抢险车。“别看成都的环数、道路增加了,但是用在路上抢险的时间却减少了。”薛保忠说,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民生,地铁、电网、智能化新技术的更新为市民的生活保驾护航。
三代电力人
接力农网改造
全村通电缴费更方便
如果说,薛保忠见证了成都市几十年的风雨变迁至今。那么,在不远处的眉山,有这样一个家庭,跨越半个世纪,只从事一种职业,这种从业经历不但见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演绎出一种职业坚守和一种职业传承的荣耀。34岁的代仕林从事电力行业已经17个年头,但说起和电力的渊源却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我爷爷、父亲都是电力运检工,我们家里三代电力人。”代仕林说,小时候受父辈的影响,便觉得能点亮整个乡里的电力工人,是特别受人尊重的职业。
17岁那年,代仕林成为一名农电工,被指派去收电费。因为当时村里没有柏油路,每逢下雨村里的泥巴路就要把代仕林的衣服、鞋子全部打湿,双脚也因为长时间浸泡起皱发白。直到2000年村里的泥巴路修成了柏油路,这才提高了农网改造的速度以及村民外出的时间。“晋凤村的农网改造是从1978年开始,到1984年才取消所有煤油灯,实现全村通电。”代仕林说,在这6年的过程中,因为道路不畅,很多电缆线都是靠人工搬上去的,直到修好了柏油路,村里也通了汽车,运检维修也都靠车力运输,减少了路上人力、物力。
40年过去了,晋凤乡的村民收入增加,道路通畅,甚至连缴纳电费,也从原来的人工收费,变成如今的掌上智能缴费。“从我爷爷那一辈的手工摇钻变成如今的电钻,钥匙停送电也变成如今通讯设备取代。”代仕林说,这40年,作为电力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16平方毫米的线缆增大到了120平方毫米,5米的竹片电杆也早已增高成12米的钢筋水泥电杆。“这40年电力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四川省的人民生活也经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直线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
新闻推荐
10803.1亿 成都前三季GDP增8.1% 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802元、18838元
■天府早报记者冯浕10月28日,天府早报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2018年前三季度,成都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