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各方努力 成都打好蓝天保卫战
相信很多市民朋友都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这两年,成都的蓝天在我们手机中出现的频次是越来越高了。蓝天白云,坐城观山,千年前杜甫所写下的“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诗篇,如今在成都得到重现。而这背后,彰显着成都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决心,凝聚着全市上下的努力。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大气重点实验室、城市公园等点位,亲身感受了在蓝天白云背景下,这座公园城市的美丽。
点位1
市区公园
在蓝天白云的好天气下
惬意漫步、享受生活
雪山成常客,蓝天频刷屏。每到蓝天白云时,市民总爱来到周边的公园,拍拍照、散散步,在城市间,慢下脚步,享受这亲近自然的生活。日前,记者来到了沙河城市公园、人民公园等处,跟着市民的镜头,感受他们的蓝天幸福。
“张孃,看过来,一、二、三,茄子!”沙河城市公园里,一群穿着鲜艳的阿姨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她们在河畔绿道上,边走边拍照,沉浸在欢声笑语中。在晴空掩映下,她们的身影显得格外矫健婀娜。旁边,有挽手漫步的老年夫妻,也有推着婴儿车享受片刻宁静的年轻妈妈,伴着声声鸟鸣,亦静亦动,和煦而安详。
天气好,人民公园的鹤鸣茶坊自然又是人气爆棚。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一张藤椅,一杯盖碗茶,大家相聚茶园,就是闲适和享受。“这么好的天,不出来喝茶可惜了嘛。”何大爷正和朋友摆着回忆不完的龙门阵,时不时哈哈大笑。“第一次来成都,没想到这儿10月底了,天气还这么蓝天白云、晴空朗日的,就临时改了行程,专门到这家有名的茶坊,感受下地道的成都生活。”这次的旅行,给外地游客小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是城市环境变化的最好体现。而这得益于“三治一增”的深入推进。
去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实施“三治一增”,即铁腕治霾、科学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绿。在铁腕治霾方面,成都市下发“治霾十条”,围绕源头治、分类治、协作治,出台十个方面举措,配合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开展,全市上下在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霾“六大行动”中,落实责任保障,实施铁腕措施,使得空气质量逐步向好。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去年来,成都市累计淘汰了147户落后产能,对环保不达标砖瓦企业依法淘汰,鼓励水泥、平板玻璃、钢铁等行业企业实施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并实施绿色调度;组织实施建筑垃圾处置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闲置地块播撒植绿专项行动、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疯狂运输”百日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道路冲洗除尘“本色行动”;制定并实施年度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方案;清理14148户“散乱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83天,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2天。其中,9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天,PM10、PM2.5浓度下降幅度分别为17.3%、13.3%。
点位2
成都市大气科研
重点实验室
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的
得力“医生”
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推窗可见的绿色,“三治一增”实施一年多来,这些看得见的成果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背后,凝聚着多方力量的努力,科研便是其中之一。日前,本报记者便来到位于芳邻路环保大楼的成都市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揭秘科研、科技是如何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
气态污染物成分实验室、大气气溶胶组分实验室、大气光学实验室、数值模拟实验室……大气相关的各类研究在这里尽能实现。据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重点实验室于2014年开始筹备,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引进了国内外先进仪器,主要开展大气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来源解析、污染源排放清单、臭氧污染防治及其前体物管控策略、空气质量预报和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成为辅助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得力“医生”。“简单来说,我们就是要判断空气是否出现污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污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污染。”该实验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查出“病症”,寻找药方,对症下药,我们的大气治理工作才能更精准、更有效。
记者看到,实验室内,各项大气主要污染物在线分析仪、监测仪正在各自“岗位”上一刻不停地运作。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进行日常的设备维护、数据质控等工作。“这些监测仪器通过采样管和采样头从楼顶天台直接采集环境空气,实时监控污染物的浓度和组分变化。我们每天都会分析监测数据,形成日报、周报,呈送给管理部门。”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年7月,我们完成了2013年-2017年成都市落实‘大气十条’的五年评估报告,结果显示,‘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成都市空气质量明显呈逐年好转趋势,优良天数显著增加,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2017年,成都市优良天数较基准年(2013年,132天)增加了103天,增加幅度位列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列;重污染天数较基准年(2013年,60天)减少38天。”市环科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手段,成都市将逐步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精准管控,增强成都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后劲,努力为更多蓝天的出现创造环境。
她表示,为持续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全市环境科研工作还将进一步吸收京津冀城市的经验,采取“五步法”,即按照“现状-科研-对策-执行-评估”的工作流程,开展日常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同时,依托“两心一站”建设,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决策力。并且,继续实施“治霾十条”及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确保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进入雾霾多发的秋冬季,成都今年的形势如何,会有哪些应对举措呢?据她介绍,根据当前的会商结果,今年冬季气温可能偏高,为俗称的“暖冬”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可能出现连续重污染过程。针对这一形势,成都市环保部门也将加大力度落实相关治理措施。加快《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修订,进一步完善扬尘和非道路机械污染防治措施。同时,制定《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攻坚方案》,进一步加大减排量,着力减少重污染天气。
本报记者 缪梦羽
摄影 胡大田 张全能
新闻推荐
昨日,“2018年全国社科院系统社会学所长会暨青年论坛”在成都举行。该论坛以“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发展成就、问题与出路...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