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治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重现天府之国窗含西岭千秋雪胜景
这几年在中心城区仰望蓝天、眺望雪山越来越平常。突破时空,今人也看到了当年“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峨峨雪色涉苍龙,直上汶江锦万里”的动人美景。雨后彩虹、绚丽晚霞,更时不时为蓉城天空增添许多丰姿气韵……
近年来,成都落实国家、省要求,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并实施了全市的“大气十条”,推进铁腕治霾、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使得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美丽雪山从“稀客”变为“常客”,市民的蓝天幸福感越来越强。数据显示,2017年,成都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35天,较2013年增加了103天,为5年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增幅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成都将持续推进铁腕治霾,增强市民的“蓝天幸福感”。
一微克一微克抠出蓝天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步明显
前不久,独立第三方机构竞争力智库和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分析报告2018》,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前50名中,成都排名27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步明显。
成都的蓝天,是“一微克一微克”抠出来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坚决抓好铁腕治霾,落实“治霾十条”,以铁的决心和手腕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抓好“大气十条”,2014年-2017年,成都市先后分年度制定出台了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年度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保障措施。同时,与22个区(市)县政府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并加强考核,着力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支撑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此外,按照国家、省要求,积极组织编制及修订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效保障了各年度秋冬季等重要时段重污染天气应对。
聚焦“工业、机动车、扬尘”三大污染源 标本兼治持续增强市民蓝天幸福感
截至10月17日,成都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已督促推进1326件突出环境问题完成整改,其中“央督信访件”229件,“省督信访件”24件。同时,现场督查组还对1582件已办结“央督信访件”开展“回头看”,督促问题切实整改到位。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全市上下不遗余力。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要实施锦城蓝天行动。实施“治霾十条”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末端严治”的闭环治理体系;加快建设大气重点实验室,深入实施科技治霾,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臭氧防控专项行动,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明显增强市民的蓝天幸福感。日前,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明确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矛盾,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精准研判、标本兼治。
对此,市环保局已确定了任务书和路线图:将提高政治站位,以环保督查整改工作为契机,聚焦“工业、机动车、扬尘”三大污染源,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坚持规划引领,以《成都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2018-2027年)》为纲,围绕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编制成都市打赢蓝天保卫三年作战方案,高位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依靠科技治霾,夯实三大基础,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大数据系统、污染源排放清单、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实施精准管控,建立完善分工明确、统筹协调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施“一区一策”治理、“一厂一策”治理,开展夏季臭氧防控和秋冬季雾霾攻坚;压紧压实责任,制定成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构建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体系。
新闻推荐
昨日,“2018年全国社科院系统社会学所长会暨青年论坛”在成都举行。该论坛以“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发展成就、问题与出路...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