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德堂”的丰厚历史

华西都市报 2018-10-24 04:02 大字

华西坝的标志建筑钟楼。

华西坝上快乐的孩子们。

更多华西坝老故事扫码上封面新闻

1918年,加拿大学校新学校主体大楼竣工,此时已经有近100名在册的学生。这一栋大楼有个中文名叫“志德堂”。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志德堂”被命名为第七教学楼,成为四川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办公和教学所在地。在欢迎“CS孩子”归来的盛会上,学院的曾诚书记说:“我在这栋楼上读书,毕业后留校,前后守了几十年,对它很有感情。它是一座承载着丰厚历史内涵的建筑。”

曾诚的话,提醒我翻开华西的公共卫生学院的院史。

陈志潜创立了三级医学卫生保健网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历史可追溯到1914年在“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建立的公共卫生学课程组,1936年发展为公共卫生学系,1951年更名为“国立华西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后于1986年成立“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它为中国的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事业、医学管理培养了大批人才。

特别令人景仰的是陈志潜教授。陈志潜是中国公共卫生学的开山鼻祖,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合医学院,后赴哈佛大学攻读公共卫生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任陶行知、晏阳初创建的南京晓庄农村卫生示范项目主任,河北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农村建设实验区卫生教育部主任。他在河北定县积极推行他首创的“农村三级医学卫生保健网”,又称“定县模式”,即村设保健员,区设保健所,县设保健院,从上到下培训、指导,从下到上分层解决群众的健康保健问题,以提高农村防病治病能力。他的首创,引起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半个世纪之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陈志潜的理论“不仅适用于低收入国家,也适用于欧洲较为发达的国家。”

陈志潜于抗战时期在成都任中央大学医学院和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教授,十年动乱时期,他的“三级医学卫生保健网”的建设受阻。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陈氏理论的价值才被重新认识。

2016年,我在密西沙加采访杨济灵的孙子凯文时,他说:“华西有一位世界名人陈志潜,创立了‘三级医学卫生保健网’。这一方面,中国比加拿大早了好多年,我们现在的保健体系就是按陈氏理论布局的。”

百岁“志德堂”入选成都巿历史建筑

凯文的赞扬,令我有些感伤。在成都,最拥堵的是华西医院周边的街道,一大清早,就是人山人海,挤得人火气冲天,嗓子冒烟。华西医院太牛了,连伤风感冒也要去华西看医生才放心。如果我们早就有健全的“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何至于此?

正如我们以“人口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来纪念马寅初;我们以高档医院的每天没完没了的挤堵来纪念陈志潜。参天大树总是比一般树木高出一头,早一些感知风云变幻。对于陈志潜这样一棵沉默的参天大树,重新的认识与评价,特别是对他的“三级医学卫生保健网”的推行,标志着历史的进步。

郁达夫在鲁迅逝世之后,早就告诫了中国人:“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志德堂不仅成了“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还将打造“陈志潜纪念室”。2015年,成都巿人民政府给100岁的“志德堂”挂上了汉白玉的“成都巿历史建筑”标牌。

这一栋楼,其文化内涵,像汉白玉一样高贵,洁白,坚韧。

新闻推荐

299元/人西岭雪山纯玩2日游 送爸妈、搞团建都不错 活动将持续到11月10日,部分日期名额已满,报名需抓紧时间

由成都商报社、西岭雪山和四川喜悦旅行社联合打造的“2018西岭雪山重阳登高”活动受到了市民及外地游客的热烈欢迎,今年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