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和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两大古老文明在蓉交相辉映

成都日报 2018-10-22 02:13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李雪艳) 北纬30°的纬线,似一根会变魔法的红绳,连接着世界几大文明的发源地。处于这一范围内的古蜀文明与两河文明又有何关联?昨日,由四川大学博物馆主办的“成都平原和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拉开帷幕,该馆联合了以色列耶路撒冷圣地博物馆、美国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巴比伦特藏,以及中国的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家单位的文物参展。青铜时代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在成都相参互照,撞出耀眼的火花。

“龙身”纵目面具、铜人头像、玉璋、玉戈等古蜀文明遗存,以及两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版文书、宝石材质的滚筒印章等珍贵文物,据介绍,本次展览包括20件外国文物在内的共近百件藏品。一走进展厅,记者就看到一封写在黏土上的书信,摆在显眼的位置。这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写给行政长官阿玛什哈奇尔的。他在信中记录了粮食交付事宜。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眼型铜器与两河流域内出土的阿斯玛塑像群都有着极尽夸张的眼部造型,成都平原上的太阳神树上的飞鸟、树、神的形象也出现在两河流域的滚筒印章上,以及两地文物对金面具的使用都不禁令观众对其产生了无限遐思。“青铜时代的古蜀与两河文明虽然在绝对年代和地理位置上都相隔甚远,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诸多相似要素和结构。”展览首席策展顾问王献华表示,不仅是两个古老文明的交流互鉴,趣味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展览也会让观众多方面了解这两大文明。

接受记者采访时,以色列耶路撒冷圣地博物馆馆长阿曼达对如何让公众感知古蜀文明的创新做法连连赞叹。“这两天在成都我参观了好几个博物馆,真是意犹未尽。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更令人欣喜的是文物保护与公众传播的结合,特别是我看到金沙博物馆不但有着丰富的文物,还以科教、多媒体等方式挖掘文物保护的社会意义。”在她看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增加,也让古蜀文明的影响扩大,“成都前不久才开通了直飞以色特拉维夫的航班,相信我们双方的交流会更进一步。”

新闻推荐

四川省政府褒奖见义勇为 成都“拉车门英雄”郭仕华获奖5万元

每次见义勇为的事件,都让社会散发出温度。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获悉,省政府日前印发了《关于对有突出表现的见...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