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先导药物董事长李进: 新药研发离不开人才、资本、政策和氛围 成都正抢占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制高点

成都商报 2018-10-19 01:01 大字

大咖专访

新药研发的核心是什么?未来趋势在哪里?如何破解风险大、投入高、周期长?现场,成都先导药物董事长李进(左图)接受记者采访,谈及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等多个话题。

在李进看来,此次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国际高峰论坛首度移师成都举办,其成果也进一步凸显了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实力。而新药研发的关键是什么?李进表示,人才、资本、政策以及氛围都十分重要。

谈前沿技术

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

更精准、更快捷

“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就像做拼图,一旦与疾病靶点‘对接’成功,就意味着该疾病迎来了配套新药研发并最终走向临床的第一步。”李进表示,DNA编码化合物库设计及筛选技术是当前新药发现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有望将新药发现周期缩短2-3年,提高重大疾病疑难靶点的药物发现效率。

“过去我们的分子库中只有几百万种分子,我们用这些分子与疾病靶点一个个配对,从而将配对成功的分子筛选出来成为临床候选,再进行新药研发、临床审批和临床试验等,最后形成进入临床治疗阶段的新药。现在,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的发展,使得可供筛选的分子增加到了几千亿甚至是上万亿种,并且每个分子都带有了DNA标签,这使得分子不用再一个个地进行筛选,而是可以同时针对这个靶点相互竞争、共同筛选,这不仅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也增加了筛选成功的可能性。”李进就新技术介绍道。

李进表示,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从2016年起,就有许多企业陆续转向对该项技术的研究。“据我了解,此次来参会的1500名嘉宾,有一半关注的重点都是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

据李进介绍,目前,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已有新药成果走在问世的过程中。其中,葛兰素史克有两种新药在进行2期试验,一种新药针对神经退化,另一种则针对肿瘤疾病。

谈新药研发

人才、资本、政策和氛围

一个都不能够少

今年,电影《我不是药神》让新药研发成为全民话题。在中国进入“创新药时代”的共识下,我国新药研发的关卡与机遇是什么?

在李进看来,对于新药研发而言,人才、资本、政策以及氛围都十分重要。“新药研发有三大特征:风险大、投入高、周期长。人才首先是新药研发最重要的要素,且由于新药的投资特性,资本的理解与支持也十分重要。此外,审批政策、医保政策等外部环境与行业氛围都关系到新药研发的发展。”

李进介绍,成都先导药物创立于2012年,是全国首个拥有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的企业。公司采用该技术已建成巨型新药“种子库”,目前已完成容量3000亿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的合成,这是目前中国唯一、全球第四的该类化合物库,具备每年超过100个生物靶点的筛选能力,公司正在开展多项新药开发项目,集中于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领域。

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创新药已经通过审批,该药物针对多发型骨髓瘤,进入一期临床阶段,这标志着中国又一款创新药将从成都诞生。

同时,成都先导药物还与强生、辉瑞、默沙东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药企及科研院所开展新药研发合作。目前,公司拥有一支近300人的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在美国设有海外分公司。

作为落户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企业代表,成都先导药物是成都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根据成都市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将全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加快提升生物技术药、中药和天然药物、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基因与细胞治疗、医疗人工智能、新型抗体药等新兴领域,抢占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制高点。成都商报记者 叶燕

新闻推荐

小区树木茂密,投票“修理它” 物业砍掉45株树,或面临处罚 相关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住宅小区绿地的树木

小区内很多树木遭到砍伐一个入住了十几年的小区,植被因多年生长,茂盛到影响业主生活。10月15日,经过小区业主签字表决之...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