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 未忘理想 《马识途文集》今日在京发布,104岁还有新书“等待出版”
《马识途文集》今日在京发布,104岁还有新书“等待出版” 马识途在北京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专访。
马识途书法展即将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10月10日,马识途书法展暨《马识途文集》北京发布会将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10月9日,104岁高龄的马识途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透露,他即将有两部作品问世。
“一本是人物回忆录,书名暂定为《人物印象——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共有鲁迅、巴金、吴宓、夏衍、曹禺、李劼人等90多位人物。新小说名为《夜谭续记》,是《夜谭十记》续写,仍由10个故事组成。目前两部作品都已完稿,等待出版。”
马识途坦言,由于精力实在难以为继,“大约是我最后的两本书。”
一部电影
让马老感叹“还没有实现
写出传世之作的理想”
8年前,姜文的影片《让子弹飞》,在创下当年中国电影票房多个纪录的同时,也让当时已96岁的马识途再次为大众熟知。
《让子弹飞》改编自马识途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马识途曾打趣,因为这部电影,“我也连带着被弄得不能说名满天下,也所谓的名扬海内了。”
10月9日,记者在北京见到马老时,他依然记得《让子弹飞》成都首映的情景,并说因为这部电影,“很多人才知道还有一个作家马识途”,但是,只有通过电影才能被更多人记得,“可见我还没有实现写出传世之作的理想。”
事实上,对笔耕不辍的马老来说,《盗官记》仅是其文学作品里的一朵“奇花”。
一段学业
使马老在西南联大
与闻一多结下超师生的情谊
上世纪40年代,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聚集了闻一多、朱自清、罗常培等文学大师。1941年,还使用本名马千木的马识途入学,成为一名“文学科班生”。
马识途回忆,在西南联大,不但有幸聆听大师教诲,更和闻一多结下超出师生的情谊。马识途说,闻一多原是新月派诗人,后从西洋文学转投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皓首穷经,课余谢绝一切应酬,因此得绰号“何妨一下楼主人”。
马识途少年投身革命,彼时已是西南联大地下党员,闻一多则身为民革负责人之一。两人逐渐从师生情谊发展为革命同道。马识途说,闻一多在明白他的职责后,曾对他说,“我的有些课你也可以放一放,不会给你挂科。”
时至今日,马识途书桌上仍摆放着两尊铜像,一尊鲁迅、一尊巴金。他说,很多人都是因为读了巴金的《家》,才激发起了投身革命的决心,“我也是一样的”。
一本文集
马老希望后世
从中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真实面貌
2018年6月,四川文艺出版社集结出版《马识途文集》,共十八卷,703万字,以长篇小说为主,兼有中短篇小说及散文、随笔、回忆录等。这是目前收录马识途著作最全的一套文集,也是对他一生文学创作的最新最全的集中展示。
马识途家人透露,2017年,马老曾被查出罹患肺癌。马识途说,这次患病经历更加让他觉得时间紧迫,需要将未完成的故事都写出来。
在2013年举行的四川省文联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马识途被授予“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他当时对记者说:“我其实没有什么终身成就,我有的是终身遗憾。”
他说,自己是中国革命的亲身经历者,常有曾并肩战斗的战友入梦,告诉他,自己可在他的文学作品里担当一个小角色。马识途说,是这份责任感让他坚持写作,希望后世通过他的作品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真实面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北京摄影报道
马老乘高铁抵京
坦言“我只是个写字人”
在当代中国文坛,年过百岁依然笔耕不辍的创作者几乎硕果仅存,他就是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马识途。
金秋10月,104岁的马识途在家人陪伴下乘高铁从成都亲赴北京,参加马识途书法展暨《马识途文集》发布会。马老在北京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表示,书法作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及为建党97周年做的一首“满江红”,都是他百岁之后的得意之作。
马识途,原名马千木,1915年生于重庆忠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进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1945年毕业。曾与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并称“蜀中五老”。
除了作家身份,马识途的书法家身份同样为大众熟知。事实上,他自发蒙便开始习书,常年临帖,尤擅隶书,并曾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10月10日,马识途书法作品将现身中国现代文学馆,此次展览由中国作协和四川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150余幅作品均由马老亲自挑选,内容多为唐诗宋词、成语、对联。值得一提的是,除名家诗词外,还有马识途诗作,并配有诗词解释文字,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是马老百岁之后所作。
2014年1月,“马识途百岁书法展”曾在四川博物院举行,当时200余件作品曾参与义展义卖,募集的资金捐赠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设立“马识途文学奖”,奖励热爱文学、家境贫困的文学学子。当年5月,“马识途百岁书法展”曾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原文化部部长、作家王蒙,原中国作协副主席邓友梅等多位当代文化界重量级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虽一生研习书法,但马识途却多次表示,不敢自称书法家。此次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采访时,马老再次言明,书法对他而言只是一种交流方式,“我只能说是个写字人。”
据了解,与2014年的百岁书法展一样,此次书法展也将组织义展义卖,募集的资金也将捐赠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设立的“马识途文学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新闻推荐
共建实验室攻克世界医学难题 成都中医药大学携手毕晓普癌症研究所展开深度合作
本报讯(记者王李科)以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毕晓普教授名字命名的癌症研究所——毕晓普癌症研究所,自2016年落户成都天府国际...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