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路径
余梦秋
世界文化名城是以文化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手段,在国际上能产生广泛文化影响,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世界城市。以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是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成都建设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重要路径。
文化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
从城市发展的阶段性来看,文化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文化城市是以文化作为驱动力来推进城市发展,破除自然资源、资金等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硬性约束。文化城市不仅强调城市在空间结构上具有文化性,拥有极其浓厚的文化氛围,集聚大量的创意人群等文化要素,而且更强调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以文化为手段组织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从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建设文化城市是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路径。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GaWC)对世界城市的标准认定中,有四条涉及到了文化类指标,主要包括蜚声国际的文化机构、浓厚的文化气息、强大而有影响力的媒体、强大的体育社群等内容。可见,通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等方面建设文化城市,提升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分量,并以文化为重要手段推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提升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层级的一条重要路径。
世界文化名城的基本特征
从层级来讲,世界文化名城应是文化城市的最高层级。根据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北京、上海、香港等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世界文化名城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一是文化设施数量众多。从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主要文化设施的数据来看,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书店、剧场的数量较多。文化设施的结构也较合理,文化艺术类的设施占比较高,特别是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文化大都市艺术类博物馆占全部博物馆数的30%-40%。
二是文化创意产业比重较高。世界文化名城不仅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和资源,而且其利用开发的程度较高,产业转化能力也较强。伦敦2012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达到346亿英镑,大约3044亿元,占GDP比重为10.6%。北京和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很高,在2016年就分别达到14.3%和12.1%。
三是聚集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的集聚不仅源于人才的引进,更重要的在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专业文化艺术高等教育机构数量来看,巴黎超过100个,伦敦也超过50个。这些文化艺术高等教育机构为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四是市民的文化参与性较强。2012年,伦敦博物馆和画廊参观人数占全市人口比重达到53.6%;东京图书馆的借书人次达到1.122亿人次;巴黎的电影院入场人次高达5820万人次;纽约剧场年均入场人次高达2810万人次。从这些数据中不仅可以看出这些城市的文化设施利用率较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很浓厚。
五是城市文化影响力较大。世界文化名城不仅仅是各种文化资源的汇聚地,更重要的是它能向全球范围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这些城市一般拥有全球顶级的品牌会展活动,例如伦敦国际书展、巴黎时装周、纽约电影节等等。通过这些品牌会展活动,向全世界展示世界思想文化新潮流和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走向,从而产生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总体来看,世界文化名城的核心在于“文化名城”,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强文化吸引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影响力的城市。
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选择
一是大力发展天府文化,彰显成都独特的文化魅力。深入阐释“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内涵。加强对天府文化相关历史文献材料、历史文化资源、文化艺术样式等的保护整理、学术性研究和普及推广,挖掘成都故事、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天府文化历史渊源、演进脉络、基本走向、时代风尚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天府文化研究成果,保护好特有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精神记忆。
二是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文化创造力。顺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汇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素,优化产业生态,以音乐艺术业、创意设计业、现代时尚业、文博旅游业、体育旅游业、信息服务业、会展广告业、教育咨询业八大产业为重点,打造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通过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支持小微文创企业研发创新和市场拓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以国际化视野和战略眼光,深入实施青年人才培育计划,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通过支持集聚模式升级发展,打造跨区域文创产业发展空间,构建集聚发展服务体系,推进文创产业集聚发展,切实增强成都文创产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快“三城三都”建设,提升文化影响力。加快构建以世界文化名城为统领的“三城三都”品牌体系,构建起包括世界文化名城为城市文化主品牌、“三城三都”为城市文化子品牌以及各类行业组合品牌等在内的城市品牌体系。通过塑造体现天府文化内涵的理念识别系统,培育体现成都特色的行为识别系统,打造体现“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视觉识别系统,让人们对成都建设“三城三都”和世界文化名城印象深刻。
四是扩大文化消费,增强文化参与性。大力发展博物馆、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创意生活等生活性文创产业,开发适宜互联网、移动终端等载体的数字文化产品,促进优秀文化产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加强文化消费场所建设,推动社区文化中心、文创街区、小剧场、演出院线、实体书店等文化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消费综合信息服务,加强文化消费监测分析。充分发挥成都作为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形成若干可持续和可复制推广的促进文化消费模式。
(作者: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新闻推荐
创业办企业最怕什么?手续繁琐的担忧肯定在创业者心中占有一席之位。今后,开公司不用再跑工商登记窗口申请名称,更不用提交纸...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