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磁悬浮实验室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磁浮二代3节编组工程车月底下线

成都商报 2018-10-10 03:07 大字

二代磁悬浮全要素试验车(本报资料图片)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获悉,“磁浮二代”项目的最新进展——由西南交大研发的“磁浮二代”工程样车,已经走完设计、制造、调试、下线这段路。目前,三节编组工程列车正在组装,将于10月底下线。

推行“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校级改革试验成果两年半,成立24家科技创业公司,知识产权评估作价入股1.3亿元,吸引社会资本8亿元——西南交大这个“科技领域的小岗村”,已硕果累累。

2015年,第一代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长沙磁悬浮线开跑,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这是中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铁路,核心技术就是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磁悬浮实验室研究团队。

“但是这个速度的磁悬浮在市场上有点尴尬,和轻轨、地铁差不多。”研发团队有关专家告诉记者,此次第二代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不仅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最快可以达到160公里/小时,同时轨道建设成本却从每公里1.5亿元降低到1亿元,降幅达30%,超过日本、韩国而居世界先进水平。不到1年的时间,第二代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完成从设计到通过技术评审的流程,10月底一列3节编组的工程列车将组装完成下线。

和“磁浮二代”相似,同样由西南交大教授研究团队研发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轴端接地装置,只用了3年时间就实现了从无研制经验到批量生产。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激活了教师们的活力,加速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西南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靖告诉记者,目前团队成立了四川城际轨道交通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先确权后转化”的方式给予了老师们“养育”自己的科技成果的空间,知识产权评估出的股权以及随之而来的分红,激励着老师们继续研发、转化。

记者了解到,在2010-2015年六年期间,西南交大转让、许可职务发明成果只有14项,收入158万元,但申请费、维持费和专利奖金支出达到900万元。而从2016年1月西南交大全面启动“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校级改革试验以来,截至目前,已对205项职务发明专利进行了分割确权,评估作价入股总值达1.3亿,吸引社会投资8亿元,成立了24家高科技创业公司,呈井喷式增长。

在科技成果权属问题上的改革创新,让西南交大被称为“科技领域的小岗村”。而作为此次改革的倡议者、制定者和实践者,西南交大研究院公司总经理康凯宁认为,以上的科技转化成果,已经能充分证明分割确权能激活校园科技成果的转化活力。康凯宁表示,西南交大这个“先行先试”的“小岗村”,推广经验的同时还将继续走在改革创新前线。成都商报记者 尹沁彤

新闻推荐

多家银行理财门槛降至 1 万元

“去刚兑”后,投资者需重新衡量收益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现在1万元就可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我们这些资金有限的投资者...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