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铜鎏金银蟠龙纹壶是“中山靖王”刘胜所用

四川日报 2018-09-25 06:55 大字

铜鎏金银蟠龙纹壶。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供图

编者按

9月20日,《金色记忆——中国十四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揭幕。本次展览展出了国内4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精品金器85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比例超过了70%,它们包括了中国目前出土最重的金器——金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黄金容器——战国蟠螭纹金盏,以及首次集中展示的中国出土黄金面具等。它们,共同谱写出一部璀璨的中国古代黄金文明史。

即日起,本报推出专栏报道“寻宝黄金岁月”,带你领略中国黄金文明的灿烂辉煌,走进国宝背后的故事。

《金色记忆——中国十四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上,800多件展品金光灿然,件件夺目。这中间,高达59.5厘米、重16.25公斤的西汉铜鎏金银蟠龙纹壶,其巨大的体型以及富丽堂皇的装饰,极为引人注目。这件来自河北博物院的文物,其珍贵不仅在于制作的巧夺天工,更在于它和著名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一起,都出自西汉时期“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葬。而这位刘胜,就是三国时刘备起事时为示正统的第十三世先祖,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的异母兄。

□本报记者 吴晓铃

龙纹壶原为酒具

在“金色记忆”展厅,灯光下的铜鎏金银蟠龙纹壶金银相伴、黄白互映、华美异常。这件铜壶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地出土。它通体用鎏金、鎏银工艺装饰。所谓鎏金和鎏银,就是将金或银与水银合成金银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银就附着在器面不脱。壶的口部和圈足饰鎏银卷云纹带,颈部饰金银相间的三角纹带,腹部饰四条独首双身的金龙相互翻卷盘绕,并缀以金色卷云纹。盖面饰鎏金夔凤,盖缘饰鎏银卷云纹,卷云纽鎏银。纹饰金银相映,富丽堂皇,即使远望,也能摄人心魄。

在清理这件铜壶时,考古人员还发现壶的内壁也涂了一层朱漆,壶底还刻有铭文:“楚大官……并重二钧八斤十两……”等。专家们由铭文推测,此壶原为西汉分封的楚国“楚元王”刘交所有。在七国之乱时,壶被朝廷没收,后转赐给刘胜。这件硕大的铜壶也并非可供观赏的摆件,而是酒具。“大官”,即府里掌管膳食的官职。

巨大“酒壶”佐证刘胜奢华人生

如此一件半米多高的“酒壶”,被“事死如事生”的古人带进墓中,实在是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由此可见刘胜是个爱好享乐的人。他一生爱玩,喜好酒色。去世以后,他和其妻窦绾墓中的随葬器达1万多件,藏品极其奢华。

刘胜之墓发掘于1968年8月。整座墓室分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部分,完全模拟刘胜生前所居宫殿建筑。南耳室为车马房,内葬装饰华丽的马车6辆,马12匹;北耳室内储藏了粮食、鱼肉、满缸的美酒以及各式各样的饮食用具;中室长15米、宽12米,打造成死者灵魂饮酒作乐的厅堂;后室放置棺椁及贵重物品。正是在刘胜墓室中,发现了闻名海内外的金缕玉衣和错金博山炉。而这件铜鎏金银蟠龙纹壶和错金银鸟篆文壶、鎏金银镶嵌乳钉纹壶、骑兽人物博山炉以及各种灯具等,同样是难得的艺术瑰宝。

此次展览策展人、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研究部黄玉洁介绍,“在汉代,黄金制品已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考古发现表明,汉代金器中容器、明器等数量明显增加,形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掐丝、焊缀金珠等工艺日臻成熟,有的还镶嵌有玛瑙、绿松石等宝石。”刘胜贵为大汉皇族,随葬品穷奢极侈,自然也不足为怪了。

新闻推荐

电子科大开发电子政务安全态势系统 未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周世杰多年来一直深耕于信息安全领域,他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成都的信息安全具有相当大...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