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中华文化的“黄金岁月”

四川日报 2018-09-21 06:51 大字

南宋魑首金杯金盘。(贵州省博物馆)

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法门寺博物馆)

鎏金牡丹纹银牌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展品吸引观众拍照留念。

国内最大规模金器展亮相蓉城

□本报记者余如波

“把这么多珍贵的金器汇聚在成都,让过去只能在书上看到的珍品直观、近距离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是一次难得的文物盛宴。”9月20日晚,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黄金专题展《金色记忆——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亮相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览学术顾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很兴奋。

此次展览共展出全国40家文博单位的350件(套)先秦至元代出土金器精品,其中不乏各文博单位的多件镇馆之宝。展览整体内容设计以时代为序,根据不同阶段金器发展的总体特征划分为五个单元,以及特别单元“黄金面具”。种类繁复、富丽华美的金器,彰显着不同地域、时代人们的审美水平、生活情趣与观念信仰。

传统金器制作工艺的全景呈现

金耳环、金饰片、绞丝金环……走进“金色记忆”展厅,来自新疆、甘肃、河南等地文博机构的一批小型金器,便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夏商西周时期,中国金器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本次展览策展人、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研究部副主任黄玉洁介绍,这一时期黄金制品器型较小,纹饰简单,多用于其他器物或人体的装饰。

在黄金这种稀有的贵金属上,古往今来的匠人们穷尽技巧和精力:锤揲、铸造、錾刻、焊珠、鎏金……这些传统金器制作方式很快发展起来,而它们均可在本次展览的展品中得以呈现。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汉代八龙纹嵌宝石金带扣,外观与如今的皮带扣十分相似,但却采用了造模、锤揲、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展品上有1条大龙和7条小龙在急流中翻腾跳跃,龙身多处镶嵌绿松石,花纹和水波纹用纤细如发的金丝描绘,中间还焊接有小金珠,可谓出神入化,栩栩如生。

2000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山靖王墓文物》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第二枚邮票上的“鎏金银蟠龙纹铜壶”也出现在展览中。这件西汉时期的盛酒器高59.5厘米,主体纹饰是腹部的鎏金蟠龙纹,四条粗大的独首双身蟠龙上下翻腾,左右环绕。此壶原为楚元王刘交之物,其后人参加“七国之乱”败亡,朝廷没收此壶,转赐中山靖王刘胜。

金沙大金面具为同期形体之最

作为此次展览的东道主,出土于四川的金器为数众多,与来自省外各文博机构的展品交相辉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2007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金面具,这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同时期形体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金面具。

展览资料显示,这件面具整体呈立体脸谱,系在模具上锤揲成形,厚度仅有0.02厘米,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则采用剪切而成。面具脸部丰满,表情威严,具有一定的写实风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文明、金器加工工艺、青铜文明以及四川盆地与外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的商代金箔虎形饰,系用金箔捶拓成形,遍体压印“目”字形的虎斑纹。中国古代民族多有崇虎的习俗,三星堆出土的金虎及青铜虎造型以简驭繁,气韵生动,说明蜀人对虎的观察相当仔细,而且虎的形象在其心目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总共出土各类金器近300件,据黄玉洁介绍,其中的金杖、金面具等,在商周时期中国其他地区罕见,有学者认为其可能借鉴、吸收了一定的外来文化因素。“相较于同一时期北方草原地区出土的金器,古蜀金器并不是用于人体的装饰,而多用于祭祀活动,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玉器有着同样尊崇的地位,反映出古蜀先民独特的宗教信仰和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海纳百川”造就中国金器辉煌

中国金器的形成和发展,并非“闭门造车”的产物。相反,本次展览前言开宗明义地写道,“中国金器在汲取域外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历经各时期的创新与发展,逐渐与各民族、各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从而使中西方不同工艺的装饰风格相互交融,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相互碰撞,最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黄金文化。”

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的北魏鹿首金步摇冠便是一例。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因人行步则动摇故名,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公元前1世纪左右,步摇自西亚传入中国,与中原汉式步摇相结合后流行于魏晋时期,尤在慕容鲜卑部最为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方输入的金器数量大增,其器型、纹饰、技法为中国金器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唐代金器将多种文化因素融合创新,成为中国古代金器发展史上的巅峰。“粟特文化对唐代金器的影响最为显著,以带把杯和金花银盘最为典型。”黄玉洁说,带把杯是中亚粟特地区的典型酒水用具,但当地只见以锤揲工艺制作的银杯,而唐代则出现了以铸造为主要工艺的金制带把杯,其局部造型也显示出强烈的中国风格。

本栏图片均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新闻推荐

喜迎中秋喜庆丰收 武侯区今晚举办农耕文化节

本报讯(记者粟新林)为了庆祝传统节日中秋节,弘扬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办、成都市城乡社区治理发展委员会指导...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