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网上下单 一天内发票到手超9万纳税人“跑马路”变“走网路”
寄递中心现配置有15台自动处理终端协助工作人员进行作业
从手写到电脑打印再到现在的电子发票,钟明见证了发票的变迁
》》》职业新名片
姓名:钟明
职业:成都市发票寄递中心工作人员
从业感悟:在我从事税收工作的多年时间里,“互联网+”使纳税人从“跑马路”变为“走网路”,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而接下来“发票无纸化”——电子发票的推行将更大程度地把红利带给纳税人。“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越来越深入到税务工作者的心中。
为成都喝彩:成都是全省首个建立全市统一发票寄递中心的城市,纳税人申领发票像“逛淘宝”一样,直接在手机端掌上下单,十分方便快捷。纳税人满意度在不断提升,这也是成都努力打造中西部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写照。成都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正在加快形成。
》》》职业新故事
“一切都是新的,很多事情都是现学现用。”负责发票管理工作已近20年的钟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职业新挑战。
早上7点左右出门,一个小时的路程抵达发票寄递中心,换上工作制服,启动电脑,查看今日的发票“订单”,从库房推出今日所需发票,接听“铃铃铃”不断作响的咨询电话……这是钟明半年来每一天的工作日常。以前,钟明是成都市税务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而从今年3月起,随着成都市发票寄递中心正式建成投用,他的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做发票管理工作,几乎不会与纳税人接触,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如此频繁地直面纳税人,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上周四,在位于成华区昭青路的成都市发票寄递中心,钟明如是告诉记者。如今,来到中心已经有大概半年的时间,钟明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方式。在这短短半年时间里,他已经和团队的其他4名同事一起邮寄出21万多个快递包裹,共2600多万份发票,到成都的近10万户企业手里。在不断提升的城市营商环境进程中经历着一场“超级之变”。
超级之变:多
每月护送4卡车近2000箱发票
成都市发票寄递中心于今年3月23日试运行,4月1日正式启动运行。这是全市唯一的发票寄递中心,全成都市的纳税人网上申领的发票都由该寄递中心统一寄送。
寄递中心暂时启用了两层楼,占地1000余平方米。发票分拣区、发票配发区、发票封装区……刚走进寄递中心,就看到几名中国邮政的工作人员正在麻利地封装发票,整理快递。“我们平均每天要寄出上万份发票,最多的时候一天发出过3300多个包裹,这些包裹准确送到了成都22个区(市)县的纳税人手里,相当于节省了3300名纳税人‘走马路\’到办税大厅申领发票的路程。”钟明高兴地告诉记者。
钟明负责发票管理工作已经近20年,今年3月开始管理全市寄递中心的发票。对他而言,这看起来是一项驾轻就熟的工作,但他却认为,这项工作“一切都是新的”。发票寄递中心位于成华区昭青路,这意味着钟明的工作地点从以前的槐树街转移到了这里。但在他看来,这并不困难,难的是他的工作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的工作首次开始直面纳税人,直接与他们进行对话,以前我只需要在市局内部处理相关的工作。”钟明告诉记者,他来到中心后平均每天会接到上百个纳税人打来的电话,咨询网上申领发票的相关流程和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都有哪些问题呢?“有的是写错了电话号码,导致快递到了不能联系上,有的是写错了地址不能识别……”钟明说,这样的问题几乎每天都会发生,面对纳税人的“小糊涂”,他要做的就是对照他们在系统里留下的相关信息再次仔细核对,确保对纳税人非常重要的发票能准确送达他们手中。
“今天纳税人所需的发票已经全部打包发送出去了,现在发票库房里也应该再去拉发票来‘补货\’了。”钟明在中心一楼的发票仓库里指着一小片空地告诉记者,他每个月还要负责从市局拉回来4卡车近2000箱发票,再按照发票的种类、起止号等进行整理,确保发票有序安全地存放在库房,等待纳税人的“召唤”。
超级之变:快
平均每天分发14万份发票
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公众号“成都税务”,选择我要办税——发票领用,按提示填写企业相关信息后确认,信息无误的话只需1分钟时间,网上申领发票就可以完成。所谓纳税人的“召唤”就是这样。
在寄递中心,目前有15台自动处理终端。身高2米左右的它们会在接收到纳税人的发票申领需求后自动比对信息,快速审核,通过之后便会乖乖从“肚子”里按需求数量吐出对应种类的发票,同时还将自动输出印有相应发货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的面单,然后由邮政工作人员进行分拣、封装、打包、送出。“收件人:成都XX商贸有限公司;发票信息:16 普二、代码:051001800104、数量:15……”采访中,其中一台处理终端就正在“吱吱吱”地吐出发票和面单。
“以前,在没有网上申领发票这样的方式时,纳税人一般需要自行到办税服务大厅排队领购发票,在高峰期,办税大厅往往人满为患,排队时间超过一小时也是常态。”钟明告诉记者,这也是以往办税大厅的一大“堵点”。而现在,通过网上申领,快递邮寄的方式,纳税人可以实现足不出户领发票,最快当天上午“下单”,下午抵达。“在高新区和锦江、金牛、青羊、成华、武侯五大城区,我们原则是当天送达,其他区(市)县则一般在24小时内送达。”钟明说,从发票寄递中心正式启动工作以来,网上申领邮寄发票的“非接触式”办税方式就受到纳税人的推崇,这些自动终端基本上没有停歇过。
钟明拿出一组数据告诉记者,中心运行半年以来,目前全市已经有超过30%的纳税人选择网上申领、邮寄抵达的发票购买方式。截至9月12日15时,发票寄递中心已经有96041户纳税人,申领了超过2600万份发票,共邮寄出近22万个快递包裹。按照半年的时间计算,平均每天有14万份发票从中心由钟明和他的同事参与分发出去,抵达全市各行业的企业。
这个数字还在继续扩大。“那边5台自动终端已经在试运行接受纳税人的代开发票需求,办理代开发票业务,今年10月1日之后将正式启动运行。”钟明知道,接下来他的工作还将发生变化,要直接对话的对象将扩大至小规模纳税人甚至自然人纳税人。“这也意味着中心将在更大范围内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发票服务。”钟明笑着说。
超级之变:优
电子发票将成未来发展趋势
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卷式发票、定额发票、机动车发票……在发票寄递中心仓库里,一箱一箱不同款式的发票有序堆砌着。钟明告诉记者,中心一共有包括电子发票在内的17种发票票种。
从早前的手写发票到电脑打印的纸质发票再到现在的电子发票,钟明全程见证了发票的“变迁”。而他认为,电子发票将成为未来发票的发展趋势。他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电子发票的样子。“发票‘无纸化\’将成为趋势,现在电子发票就已经应用在很多公共事业上了,比如水电气费用,也有使用在电子商务和实体商超之中。”钟明说。
发票作为与企业、个人消费者息息相关的物件凭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与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息息相关。在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优化税收营商环境10项硬举措中,推进首次申领发票1日办结就是其中一项。“2018年10月底前,试点单位将符合条件的新办企业首次申领发票的时间再压缩至1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新办企业首次申领发票即时办结。”钟明向记者介绍,成都正在努力打造中西部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发票业务办理是否方便快捷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
随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各项纳税服务的不断优化升级,钟明说,“以前从没预想到过会调整到寄递中心做发票‘管家\’的工作,而现在我做好了再‘变身\’的准备,随时迎接职业生涯的各种新变化。”
》》》记者手记
方式在不断变化 环境在持续优化
“以前,纳税人到办税厅办理申报时需要填很多申报表还需排号等候很长时间。现在,纳税人在手机上即可完成这些操作,还可以选择把发票邮寄配送到家,足不出户领发票。”
这是成都高新区税务部门负责纳税服务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列出的近一段时间以来在纳税服务上发生的变化中的一小部分。本期《成都经济观察》的受访对象钟明也告诉记者,他工作上的变化是他之前所没有想到过的。
也正是这些不断发生的向好变化,汇聚成合力推动着一座城市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变繁复为便捷、变模糊为透明、变单向为互动、变管理为服务……在本次采访中,我们看到了成都市税务工作正在朝着这些方向变化着。
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营商环境包含的多种具体因素,如投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法治环境等,在成都也在不断向前进步。成都工商为全市范围内登记的3000户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目前成都市95%的外资申请事项均实行备案管理;设立总规模不低于20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促进专利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加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
打造中西部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成都在变化,工作方式、工作理念、工作内容都在变化,推动着城市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
》》》专家新观察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兰蓓:
成都正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兰蓓如是说。她进一步解释道,“通常,我们将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视作经济增长的动力,但往往忽略了这些要素的集聚偏好以及具有的高速流动性。当下,一个城市的成功已不再取决于能否将‘物\’运出去,而是能否吸引人才、资本等要素在此汇聚。营商环境,恰恰是影响这些要素集聚的关键。哪里营商环境优,要素就往那里去,智慧、财富就在那里汇聚,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她告诉记者,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优质的营商环境每使开办企业需要的时间减少10天,就会使投资率增长0.3%,使GDP的增长率提高0.36%。正缘于此,“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随着高质量发展要素的稀缺性日益凸出,区域或城市间对人才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谁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先机,谁就能赢得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在兰蓓看来,正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都,其营商环境的优化是与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推进的。她向记者解释说,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围绕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减轻企业负担等,成都实施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在优化政策环境方面制定了包括“产业新政50条”“人才新政12条”“优化税收营商环境16条”等在内的“1个总体方案+5个专项方案+N项配套措施”的政策体系;在完善市场环境方面,推进了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服务贸易创新,并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可以说,近年来,成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有效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强的保障。”
同时,兰蓓也指出,从城市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来看,成都离“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尚有差距。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成都应进一步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要打造更优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宜的营商环境,成都还需更加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兰蓓表示。一是在服务理念上应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区域竞争的新态势揭示出,创优营商环境、吸引人才集聚,已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引进来了,还要留得住并发挥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前瞻性地分析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把握各类人才需求,更精准地制定政策并细化落实措施。同时,要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与社会氛围,探索合理界定和规范有利于人才创新的容错尺度,激发人才创新积极性,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
二是在服务对象上应更公平。在国际上,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均将小微企业视作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心脏。小微企业,同样也是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但小微企业的成长初期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成都应高度重视并为其提供更加公平、宽松的成长环境,应进一步将扶持政策向小微企业倾斜,建强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平台,以政府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金,努力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并进一步完善政策配套,增强政策的落地性、连续性。
三是在服务方式上应更智慧。在信息网络时代,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务效能的提升离不开技术应用。在深化“互联网+政务”方面,成都市政府应进一步整合部门职能,探索“仅跑一趟”向“一趟不用跑”转变,努力实现企业、群众办事能像“网购”一样方便;应进一步破除“数据壁垒”,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智慧监管”,在不增加行政成本、企业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监管到位。
》》》成都路径和目标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决定》指出,要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深化以效率为导向的国资经营评价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坚持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功能区、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设,实施民营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加快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提升”,培育一批“拟上规、成长型、小巨人”企业和一批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鼓励内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建立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机制和审批绿色通道,营造类外资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是重要一环。《决定》指出,科学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加快构建与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相适应的法规体系,着力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打造事项最少、环节最简、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至简审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深入推进网络理政,建设高效政务一流城市,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温珙竹 李艳玲 摄影 张青青
新闻推荐
2018年工业信息安全技能大赛落幕 大赛决赛将永久落户成都 浙江大学E1F队拔得头筹
9月16日,作为2018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重要活动之一,2018年工业信息安全技能大赛决赛在蓉举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