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矩阵平台联合武侯祠博物馆 共同推出“弘扬天府文化 三国文化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想拿三国文化大礼包吗? 快来答题挑战吧!
武侯祠大门为何写着“汉昭烈庙”?
6月20日至22日, “2018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内外知名文创机构代表以及文化名人,齐聚中国,在天府成都共谋“一带一路”建设下的文化交流合作与开放共享。当时的盛况还令人记忆犹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三国文化是天府文化的重要代表,在中华文化中璀璨夺目。从今日起,成都日报全媒体矩阵平台将联合武侯祠博物馆,共同推出“弘扬天府文化 三国文化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活动将通过趣味三国问题竞答的方式,遴选出三国迷参与到武侯祠博物馆体验之旅中。想在金牌讲解员的带领下感受三国文化吗?想拿三国文化大礼包吗?快快来参与吧!
从昨日起,三国专家梅铮铮在成都日报新媒体平台上连续三日,每日为读者们提出3个与三国文化有关的趣味问题。读者们只需要答对其中1个问题,就能成为三国迷体验之旅候选人。活动将从候选人中遴选30位幸运读者,免费参与三国文化体验之旅。30位幸运读者不仅将在武侯祠博物馆金牌导游李志的带领下,参观游览武侯祠博物馆,感受三国文化的魅力,还将有三国文化大礼包可以拿。今日,作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梅铮铮为读者们解读3个趣味问题,并公布答案。
问题1
武侯祠博物馆大门挂的
为什么是“汉昭烈庙”匾额
初到成都武侯祠,在大门口都会有一种错觉:“走错地方了吧?明明是来到武侯祠,怎么这里写的是‘汉昭烈庙\’呢?”梅铮铮笑着解读道,其实这就是成都武侯祠最大的特色——君臣合祀。这里不但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也是祭祀蜀汉皇帝刘备的庙宇,更是刘备的皇陵所在。
梅铮铮告诉记者,刘备公元223年4月含恨病逝。随后太子刘禅即位,谥刘备为“昭烈皇帝”。这“昭烈”两个字总结了刘备的一生:虽创业艰苦,但终能承继汉业,建功安民。公元223年8月,位于成都南郊的惠陵完工,刘备正式入葬“惠陵”。并且根据汉代制度,在惠陵旁建起了专门祭祀刘备的祠庙。后主刘禅在位的时候,每逢刘备的生祭、死祭都专程在此举行祭祀。这座祭祀刘备的庙宇被后世称为“汉昭烈庙”。
既然这里是刘备的陵、庙所在,那为何大家现在又把这里叫作武侯祠呢?梅铮铮解释道,成都最早祭祀诸葛亮的祠堂修建于少城内。大约到了公元5世纪,大家考虑到,刘备与诸葛亮是君明臣良的典范,所以希望他们死后依然能够魂魄相依。于是,刘备陵旁就有了诸葛亮的祠堂。这座祠堂或许是由少城内迁建而来,也或许是新建,无从考证。但至此之后,汉昭烈陵、庙和武侯祠相依相伴走过了千年。
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为蜀王来到成都,为了突显君权,将刘备与诸葛亮合庙祭祀,但百姓反而觉得是刘备搬到诸葛亮的祠堂里了,把这里统称为“武侯祠”。在明末战火中,祠庙荒废,唯独刘备惠陵保存完好。到了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在原址上恢复修建,形成现今陵、庙、祠三合一的格局。诸葛亮集忠贞、廉洁、智慧、勤勉等传统美德于一身,深受百姓尊 敬。所以,无论汉昭烈陵、庙和武侯祠如何分合变迁,世人终究抛开了君臣的等级观念,众口一词称此地为“武侯祠”。
问题2
武侯祠博物馆刘备殿
为什么没有刘禅的塑像
刘备殿东偏殿有关羽父子塑像,西偏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而大殿中的刘备却只有孙子刘谌陪祀。人们不禁好奇,为何没有后主刘禅的塑像呢?梅铮铮告诉记者,按照祠庙祭祀的格局,一般为祖孙三代共享香火,因此武侯祠里有诸葛亮祖孙,有张飞祖孙等。文献资料表明,刘禅曾经有祠庙,曾陪祀刘备,只是后来祠被毁,像被取缔了。诗人杜甫在成都时,看到过刘禅的祠庙,写下“可怜后主还祠庙”的诗句。据《宋史·蒋堂传》记载,他修铜壶阁时曾“伐乔木于蜀先主惠陵、江渎祠,又毁后土及刘禅祠”。由此可以证明,宋庆历年(1041—1048年)以前,有刘禅祠,而蜀地的主帅蒋堂为修建铜壶阁下令砍伐刘备墓、江渎祠的柏树,并因此毁刘禅祠。明代初年,刘备陵庙与武侯祠重组,以及后来的多次维修,均没有关于刘禅祠和塑像的记载。清乾隆年间对昭烈庙又一次进行维修,重新调整了祠内塑像,最终形成了正殿供奉刘备,左偏殿为关羽,右偏殿是张飞,只有刘谌陪祀刘备的格局。
问题3
武侯祠博物馆的赵云
为何被塑成老者文官形象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坂坡前逞英雄……”这是戏剧中称赞赵云的一段唱词,这位“孤胆英雄”留给后人的印象是身高八尺,容貌端正,身材魁伟,不仅是一位英俊潇洒的“白马王子”,更是一位威风凜凛的大将军。而在武侯祠博物馆武将廊中的赵云塑像,却和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相径庭,其须眉花白,身着文臣的衣袍,一副老者文官扮相。这是为什么呢?梅铮铮说,赵云老者的形象来自《三国演义》。《三国志》中只记载他于公元 229年去世,没有生年的记载,活了多少岁,无从知晓。而在《三国演义》 中,北伐之初,赵云是以一员年过七旬的老将形象出现的。诸葛亮、邓芝、张苞、关兴等都称他为“老将军”。如邓芝说:“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他高寿且善终,清人将其像塑成老者,表达着对年迈长者的尊崇。但是,五虎上将中,老将的形象已为黄忠所有,赵云就不能再以老将军的形象出现了。赵云最显著的特点是儒将。诚然,他长坂坡单骑救主,定军山下以少胜多,得“一身都是胆”的美誉。然而他所具有的不凡的政治见识和政治勇气,是蜀汉其他将领不具备的。赵云具有政治家卓越的风范。“儒将”“儒帅”、文武双全, 是中国古代多数武人所追求的。在这样一种观念之下,清代人在塑赵云像时,考虑到他武艺过人,智勇双全,不仅为蜀汉立下战功,也多次提出治国治民的好建议,于是,给赵云穿上文臣的冠服,表达对他政治见识和人品的崇敬与爱戴。本报记者 王嘉
参与方式
1、关注成都日报锦观微信公众号;
2、将您的回答私信给我们,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新闻推荐
共享机遇 务实合作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罗强分别会见法国国家铁路总公司车站暨联合公司总经理罗伯特和菲律宾佛罗里达布兰卡市市长达尔文一行
本报讯(记者常斐)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分别会见了法国国家铁路总公司车站暨联合公司总经理帕特里克·罗伯特和菲律宾佛...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