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眼桥小学

华西都市报 2018-09-06 02:11 大字

吴永生(青白江)

若问当年的九眼桥小学在什么地方,现在的成都人一定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在九眼桥附近噻。”如再问具体位置,大部分人就会摇头了。准确地说,当年的九眼桥小学在今天锦江区顺江路15号三幼树基福幼园的位置。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从外地转学到九眼桥小学,第一印象是校舍沧桑古老——借用的是川主庙。川主庙是四川盆地的特殊庙宇,祭祀的主神是川主李冰。

进得校门,左右对称排列着两幢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篾笆墙的厢房,楼上是教室,楼下为办公室。正对校门的礼堂有300多平方米,正中是主席台——估计是原来供奉李冰父子塑像的神台。

借助从几片亮瓦透进来的光线,可见房屋主梁上有两条绿色蛟龙隔太极图相踞,旁边依稀可见“明崇祯元年”等字样。

穿过礼堂后门、右门,又别有洞天。后门是一类似四合院的院子,过去应该是川主庙管理人员的居所,也已改为教室。右门外是操场坝,场边耸立着一幢与整个院落风格迥异的两层红砖教学楼,让人觉得好生别扭。

大门外的九眼桥又是另一道风景。当时的九眼桥与现在完全两样:桥头有一棵扎根石缝、斜挂倒向河水的歪脖子黄桷树,条石砌就、两头低中间隆起稍窄的主桥,与旁边的川主庙构成一幅颇具镜头感的完美历史画卷。

迎风摇曳的黄桷树不仅装饰了桥头,还成为炎热夏天人们跳水游泳的天然平台。烈日高悬的下午,许多小男孩登上黄桷树粗壮的枝丫,以“炸弹”、“海燕”两种姿势跳向七八米下的河里。

在九眼桥小学就读那几年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位个性鲜明的老师。

一位是音乐老师,接近40岁,微黑的脸庞上架着一副棕色塑料眼镜,纯厚的男中音悦耳动听。他给我们的印象是阳春白雪、高大上。但这样一位洋气的老师,却经常手持一根半尺长的叶子烟杆。

还有一位是美术教师,50岁左右,高高瘦瘦,微微谢顶,架一副透明塑料框眼镜,上课时话不多,总是笑眯眯的。班上有那么几个调皮捣蛋的同学,不是大声说话就是整其他同学。

老师不急不恼,笑眯眯地将讲话、打闹同学的姓名,用非常漂亮的行书竖排写在黑板一角。他的优雅之举对这帮小家伙的威慑力显然不够,教室里热闹依旧。往往一堂课下来,有的同学名字要上黑板三四次。

离开九眼桥小学几十年后,有一天从旁边经过,猛然发现九眼桥小学已化身为成都市娇子小学,川主庙也被条件更好的现代教学楼取代。再后来,娇子小学又让位于今日的三幼树基福幼园。

新闻推荐

你的甲状腺结节离恶变还有多远? 本周六来现场,甲状腺医生帮你鉴别

现如今,说到甲状腺结节,很多人都已经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区别对待,灵活处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不把甲状腺结节放在心上,连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