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行走行囊里最缺小语种人才

四川日报 2018-09-05 06:41 大字

本报讯(邓翔沣记者 江芸涵)学习语言专业没出路?当然不是。8月22日,在成都武侯区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小语种创新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上,语言学、教育学的专家、资深学者及德国、奥地利、法国驻成都市领事馆领事代表等100余人,围绕“一带一路”创新人才培养展开了深入交流。

“在‘一带一路\’行走,行囊里最缺的就是小语种人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计金标在发言中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53种官方语言,是语言多样性最明显的地区。“我们迎来了小语种人才培养的最大机遇,高校应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

“目前,全国小语种教育存在一哄而上的势头,令人担忧。”计金标表示,有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缺少师资、学生数量也不够的学校盲目开设小语种班,这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小语种本土教师人数少、师资良莠不齐,初高中小语种教材较为落后等问题仍需努力解决,才能提高小语种人才教育的质量。”

对于小语种教育该如何做,中国教科院未来发展学校课程中心李正福博士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语言学习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应注重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如对其他文化的认知及理解能力。”李正福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培育青少年的文化意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

研讨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联盟正式成立。

新闻推荐

饭扫光里吃出个“佐料” 谁知“佐料”竟是烟头!哪来的? 消费者称打开后吃出异物,厂商称正在调查、尚不能确定是否生产流程中混入

“吃饭扫光居然吃出烟头,我居然还咬了一口,刚开始以为是佐料,结果……”近日,成都网友“晚an昨天”在微博上爆料,称自己在龙泉...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