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头肥猪换一台“成都牌”电视机的日子

成都发布 2018-08-26 10:19 大字

城市是一群人集体生活的地方,它默默记录了我们的生活轨迹。从一片田地和青瓦房的成都三环坐双层巴士进城,去总府路吃一顿肯德基,逛九龙商厦砍价买牛仔裤,到天府广场挥手的毛爷爷合影,露牙憨笑。这些都是80、90年代生活在成都的人们共同的记忆。

可城市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双层巴士早不见踪影,老人不得不学习使用微信和异地的孙女视频。当银行卡对账单、一项项工作指标将大脑内存占满,你还会去回忆1988年的成都吗?

或许你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那么请系好安全带,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重返80、90年代的成都。

01

爷爷家的“成都牌”电视机

80年代,成都人开始用14寸的“成都牌”黑白电视机看天下,90年代是四川长虹彩电的天下,2000年的时候,背投电视配上影碟机,家庭卡拉OK是周末的固定娱乐节目。

在我的儿时记忆里,爷爷家里有一台老式黑白电视机,背后写着由成都无线电一厂生产。在我出生的90年代,看电视是家家户户晚上唯一的消遣方式。信号不好的时候,满屏的小麻点,吱——吱——响。这时候爷爷就会出马,掰一掰电视机上的天线,旋一下按钮,只有在最佳角度,它才能呈现最清晰的画面。这事儿纯凭经验和手感,甚至有时候还需要粗暴地拍一拍机子。

成都无线电一厂生产的电视机可是老资格的“川货”。自上世纪50年代,成都工业发展,无缝钢管厂、成都电池厂……各类工厂的诞生如雨后春笋一般。其中成都市无线电一厂风头最盛,地位堪比今天人民南路上紧密排列的华西医院。占地从玉林北巷一直到玉林北街,办公室连成了一条街巷。

在80年代,买一台“成都牌”电视机代价可不小,需要托熟人批条子,再花上4头肥猪的价钱。要是谁家里有了一台“成都牌”黑白电视机,走路都格外趾高气扬,挺直了脊梁骨跟街坊邻居打招呼:“嘿,吃了没,晚上去我家一起看电视啊,我家有无一厂的电视机啦!”

再后来,一度远销印度的“成都牌”电视机因经营不善,1995年全面停产,退出历史舞台。

90年代,四川长虹、夏华、东芝霸占了彩电市场,成了成都人消遣时间的新宠。1997年我家换了34寸的夏华彩电,背投电视机两侧自带音响,为了把这个体积庞大的家伙搬进屋子,我们把门楣都卸了下来。

同电视机一起买回来的还有VCD,每到周末就是家庭卡拉ok时间,关上门,把音量旋到最大,身体随音乐左摇右晃。我妈最爱唱的一句是“山上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每天晚上,下班的父母、写完作业的小孩、家里的老人准时围坐在电视机前。那时候人们对电视的痴迷就像现在的年轻人离不开手机一样。《凌汤圆》、《爬坡上坎》、《傻儿师长》,还有后来的《山城棒棒军》、《方脑壳的故事》、《王保长歪传》、《老坎客栈》,一部部接地气的方言剧讲诉着一地鸡毛的生活。剧中的角色樊哈儿、梅老坎和风车车……简直太深入人心。不像今天,数量井喷的电视剧,能让我记住的不过寥寥几部。

02

在新中兴买衣服是件技术活儿

20年前的成都,泰华、新中兴是年轻女孩的血拼战场,有钱的嬢嬢们会上到九龙广场四楼,小孩则被妈妈带去荷花池买童装,大家合称它们为“购物四天堂”。

那时候,在这些地方买衣服可是一件相当考验演技和战术的事儿。首先,看到喜欢的东西,就算身体里井喷的肾上腺素告诉你“这件衣服简直太漂亮了,买下来!买下来!”,那也要冷着脸,装作不太感兴趣的样子,表现出可买可不买的态度,漫不经心地问价。

其次,讲价的原则是“除二减半”,九龙商厦一楼,老板喊价100的牛仔裤,有经验的买家一般直接回价到25块钱。如果价钱谈不拢,眉头一皱,转身就走。这时候有的老板就会扯着嗓子叫:“算了嘛,算了嘛,你拿去嘛,我从来没有卖过这么低的价,当是开张生意。”

学生党惯用的伎俩则是“哭穷”。女孩们用无辜的大眼望着店家,拖着软绵绵的尾音撒娇道:

“老板,相因点嘛,我们都是学生,没有那么多钱。”

“我们是诚心要买的,25嘛!就25!”

有的老板心软,就会妥协,当然也有坚持不肯让价的,女孩们就只能带着遗憾再去逛下一家。那个年代,大家刚顾上温饱,每家店的衣服大同小异,讲价是理所当然、一定有的步骤。而现在,各大商场里的衣服设计独特,明码标记,根本没有讲价的空间。

在80、90年代,没有淘宝,高档商场一双鞋就是一般人1个月的工资,“购物四天堂”自然成了大多数成都市民的不二选择。如果身边有谁打了耳洞、穿着爆款衣服、涂了好看的红指甲,那其他爱美的姑娘周末就一定会去新中兴、泰华“扫荡”一番,毕竟在追赶潮流这事儿上,成都女孩是从来不愿落人身后的。

03

仰脖子都望不见顶的蜀都大厦

今天,站在一栋大厦的楼顶,你可能看见落地窗外数十万个窗口,或明或暗。可是30年前的成都,寥寥无几的高楼被一望无际的田地和平房包围着。

1978年,在一片片瓦房和零星点缀着的楼房之间,69米高的成都电信枢纽大厦敲响了它的第一钟。那时候,钟声能一直传到一环路上,成都人都把电信大厦叫做“钟楼”。

90年代的成都,大家认可的主城范围基本在二环以内。住在城郊的小孩,每到节日或周末就会坐车到天府广场,当时的成都还没有339、环球中心这些地标,天府广场周围没有高楼林立,大家很爱和挥手的毛爷爷合影。公交路过东风大桥,你能看见很多人在喷泉旁用胶卷相机留影。毕竟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喷泉是个稀罕神奇的玩意。

90年代的东大街牛市口,工商银行是唯一的大厦,人民南路上还有部分平房。

到了1991年,116米高的蜀都大厦落成,它在小孩们的心里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从小生活在四川盆地的小孩,连看到山都会惊呼,更别提这么高的大物件了。大厦里还有成都最早的观光天梯,可以直达顶层的高档旋转餐厅。女孩们总会仰头望着大厦顶,幻想着有一天能和心爱的人去吃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

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的道路被扩宽,摩天大厦拔地而起,每一座城市变得越来越像。

04

太升南路上买第一支BB机

倒退回30年前的成都,没有微信、微博,人们甚至连手机号都没有,就用BB机保持联系。到了90年代,要是谁手握黑砖头“大哥大”,拉长天线说:“喂喂喂”,可是一件比现在开奔驰还拉风的事情,回头率百分之一百。

1983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BB机进入市场,男生喜欢把它连同钥匙一起别在裤腰袋上,有钱人则要配根金链子。最开始的BB机只能显示数字,没有中文显示,后来才有了留言功能。1998年,范晓萱的《数字恋爱》可是数字告白的始祖,那时候最浪漫的事就是用BP机给她发一串“3155530”(都是都是我想你)或者“520”(我爱你)。

成都人的第一部手机应该都是在太升南路买的。1987年摩托罗拉进入中国市场,当时第一部手提电话价格是2万左右,入网费6000块,相当于普通工厂工人3年的工资。就连小孩都觉得,声音能通过一个“砖头”传递,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那时候民间定义成功的标准是——“开着桑塔纳,打着大哥大。”谈生意的人,把这个一斤多的“砖头手机”往桌上一放,就像给谈判加了筹码。大哥大已经被大家视为显赫身份的象征。

90年代的成都,种满香樟或梧桐的街道,几步路就能看见一个公用电话亭。那时候,人人都有一本电话簿,认识了新朋友就会抄下对方的电话号码。也会有专门的清洁人员用铲子清理公用电话机上各种“快速开锁”和“牛皮癣”广告,一个月几百块钱的收入。随着手机的普及,公用电话亭渐渐被闲置,清洁员靠微薄的薪水,紧巴巴地过日子。再后来,这种职业就彻底消失了。

05

成都街头的“大辫子”车

80年代初,成都人的出行方式基本都是公交汽车或步行,自行车并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到了90年代,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蜀都大道上密密麻麻就全是自行车了。头顶两条大辫子的有轨电车、没有空调的绿皮车、双层巴士、耙耳朵,这些都只存在于那个年代。

80年代,寻常人家还买不起凤凰牌自行车,有轨电车是成都人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印象中票价是2毛到5毛不等,它有两条可爱的大辫子,行驶的时候,你甚至能听到天线摩擦轨道发出吱吱的电流声。

到1985年,成都第一个公交中心——城北中心站投入使用,那时候乘公交车是按站收费的,每辆车都配有一个女售票员,她们手里拿着个塑料的翻盖红盒子,纸币按照面额从小到大整整齐齐地排列,被压得紧紧的,收钱找零后,撕一张小票给乘客。因为特别喜欢那个红盒子,小时候的我还梦想过,以后一定要做一名售票员。可是我初中没毕业,这种职业就像电话亭清洗员一样消失了。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成都还出现过加长版的公交车型。比如人民南路上的16路,两节车厢中间由褶皱的黑色篷布相连,脚下则有钢板。一刹车,后面的车厢就晃晃悠悠的。

2006年的夏天,双层巴士进入成都市民的生活,瞬间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坐在上层的第一排是件比坐过山车还刺激的事儿,一整块玻璃没有任何遮拦,你随时都会觉得下一秒就要撞上前面的小轿车了。

除了各式各样的公交车,成都还有一种特有的交通工具叫“耙耳朵”,就是在自行车的旁边加了个“偏斗”,坐起来比又窄又硬的钢条后座舒服得多。孩子们有时候放学没人接,也会坐敞篷的人力三轮车回家。再后来,盐市口马路上载客的变成了红色的拓拓和夏利出租车。

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中国是靠五万公里的铁路联结的。直到2000年,大多数成都人外出远行坐的还是长途汽车和绿皮火车。80年代的“绿皮车”没有空调,乘客可以随意打开窗户,三伏天像真桑拿一样,被汗水浸湿的背心贴在胸口,再被体温烘干。

那时候语文课本、挂历、人民币上都印刷着白烟升腾的蒸汽火车,课间小孩打闹时,会模仿火车汽笛鸣响的“呜呜”声和车轮转动带来的 “哐当哐当”声。

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总是密不可分。

在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象限里,处于同一区间的人们会拥有重叠、相似的记忆。

我们曾经骑老式自行车走过一样的街景,用传呼机发出同一串数字,穿着同样从新中兴砍价买来的热销款,回家看同一部方言剧。

这些共同拥有的“集体记忆”,将我们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它值得被记录和珍藏。

本文原标题:《请回答,成都1988①丨四头肥猪换一台“成都牌”电视机的日子》

来源:新华网四川(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黎甸甸

编辑:俊娴

新闻推荐

又一项国际音乐大赛 有望落户成都 “Panda成都走进俄罗斯”莫斯科成都周启动,成都现场签约忙

女鞋、服装、电子产品……当地时间8月24日,莫斯科普列斯尼亚公园里“成都味儿”十足。原来,这是成都首次在俄罗斯举办的“...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