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吃的中国”是面哈哈镜

齐鲁晚报 2018-08-25 02:26 大字

《鱼翅与花椒》[英]扶霞·邓洛普著上海译文出版社□禾刀

读这本书时,恰在成都旅行。尽管出门前做了饮食方面的一些功课,但还是没料到,成都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兔肉,特别是卤兔头让人着实大吃一惊。还有,不知是否因为闻名全国的担担面利润太低,在成都期间仅有一次机会品尝,许多面馆居然没有这一成都特色小吃,包括宽窄巷那个以成都小吃为招牌的所谓特色店。对川菜略有所闻的国人尚且如此,初到成都的英国人、《鱼翅与花椒》作者扶霞·邓洛普那满脸疑惑自然再正常不过。

在牛津长大,于剑桥大学取得英国文学学士学位的扶霞1994年来到四川成都,从而开启了与川菜、湘菜、闽菜、粤菜、港菜等中国菜肴的邂逅与文化碰撞之旅。除了本书,扶霞还写了《四川烹饪》和《湘菜谱》,并经常在国外知名报刊发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文章,堪称饮食界的“中国通”。

中国菜并不是那么容易令西方人接受,扶霞自然亦概莫能外。扶霞对中国菜肴的不适是从皮蛋开始的,尽管她最终克服了几乎所有西方人对皮蛋的本能恐惧,也尽管“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中西饮食文化间的巨大隔阂还是令她有些措手不及,比如中国人对于燕窝、鱼翅、蛇肉、鸭脖、熊掌,还有许多动物内脏等特殊食材的膜拜一度令她怀疑人生。

中国菜讲究食材的新鲜,所以现宰活禽司空见惯,而这恰恰是西方饮食文化所无法接受的,尽管西方人也会吃宰杀的动物,区别是一个是食客目光可及,一个则是掩耳盗铃式的漠视。也正是出于对新鲜食材的盲目迷恋,1896年李鸿章访欧期间特意带了3名厨师。为了给李鸿章做可口的中国饭菜,这几位厨师还带了活鸡。每到一地,厨师们凌晨3点便起床宰鸡熬汤,忙得不亦乐乎。

西方人饮食崇尚营养和天然,这与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的文化有着天壤之别。区别的背后,是中国饮食为了追求色香味几近极致的“创举”,比如派生出擅长雕龙刻凤的厨师,对胡椒、生姜、八角、桂皮、大蒜等佐料推崇备至,对味精、酱油等调味品的使用习以为常……很难说谁对谁错,但可以肯定的是,饮食演变绝非一朝一夕,肯定锲入了太多的历史基因,比如餐桌上那仅供观瞻的雕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宫廷的幻象。

众所周知,各种文化既有碰撞也有交融,饮食亦当如此,最典型的应数“满汉全席”。这种来自清朝宫廷的盛宴,本质上是满人与汉人饮食文化的大荟萃。奇怪的是,中西文化经过多年交流,但饮食文化依旧泾渭分明。扶霞特地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她刻意为中国朋友做了一桌西餐,并开了瓶红酒,但朋友吃饭和喝酒全是中国人的餐饮方式。文化就是这样,习惯往往深入骨髓,所谓的顽固只是习惯下的本能。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即便经历了开始的诸多不适还有困惑,但扶霞对此亦不否认。为了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她努力抛弃西方饮食文化中对东方饮食习惯的抗拒,主动融入。不过,扶霞虽然发现了中国饮食的许多精髓,但对糟粕还是坚决予以批判。比如她指出“核桃能补脑,腰果能补肾的说法”,不过是因这些食材与人体某些器官形似,这显然“接近一种‘交感巫术\’”;扶霞认为“吃喝是中国社交关系的核心”,同时多次对各地各阶层中流行的大吃大喝浪费现象难以容忍;对于一些地方的厨师为了“管”住徒弟,在传授厨艺时往往喜欢“留一手”的传统做法,扶霞也表现出不屑。扶霞对饮食安全也表现出忧心忡忡,比如瘦肉精、农药残留、染色剂、地沟油、硫磺熏菜等。

扶霞力求公允地评价中国饮食文化,书中也批判了一些西方观点,如认为“中国人是因为饥饿才被迫在这些‘化外之地\’寻求口腹之欲的满足”的观点。事实上,消费山珍海味的食客往往是社会资源优厚的权贵,他们大快朵颐,除了传统导致的盲从惯性外,另一个动因很可能是,权贵阶层寄希望于通过饮食与一般人划清界限,毕竟物以稀为贵,至于营养丰富与否,在那个年代全赖官方话语体系的发声了。

前几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曾刺激了无数观众的味蕾。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精髓当然要发扬光大,但这不包括那些糟粕。

扶霞一针见血地指出,“‘无所不吃的中国\’只不过是面哈哈镜,放大了全体人类贪婪的心”。这话大抵有两层内涵:一是饮食的意义不应只在于色香味,还在于营养的合理搭配,否则会“吃”出不少病。二是饮食并非只与人类相关,其实也关系到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如果饮食成为动植物灭绝的原动力,今天人们舌尖上的那点快感,他年人类必将加倍奉还。

新闻推荐

网传:成都房租涨幅高达30.98%?核查:1-7月仅增长3.9%! 成都房地产经纪协会公布8家机构综合数据

成都房地产经纪协会公布8家机构综合数据制图杨仕成看本文视频扫二维码成都房租水平同比上浮达30.98%?近日关于国内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