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德牧咬伤少年收到4000元赔付 伤者家属:医药费都还不够

天府早报 2018-08-14 07:37 大字

8月11日,网传成都市成华区某小区内,一只未拴绳的狗扑倒一少年,并将其咬伤,引发市民广泛关注。12日,记者调查发现,此事属实,事发地为成都市成华区华润二十四城小区内,一名13岁少年被一只未拴绳的德国牧羊犬咬伤致犬伤Ⅲ级。

13日上午,当事双方来到成都成华区万年场街道办就赔偿一事进行商议。截至记者发稿时,狗主人赵某全凑了4000元赔付给小侯爸爸作为医药费,伤人犬只的狂犬病抗体检测还没有结果。

追踪

狗主人支付第一笔赔偿4000元 相关赔付事宜还要进一步谈

13日上午10点,小侯父母、狗主人赵某全还有两名物业人员来到成都成华区万年场街道办的信访工作室,在万年场派出所民警和街道办人员的陪同下进行赔偿等相关事宜的商议。“今天商议之后,他们那边(狗主人一方)给了第一笔钱,4000元。”在上午的调解工作后,小侯爸爸告诉记者,原本双方商议的金额为10000元,“但是赵某全说自己现在没工作,所以没有钱,这4000元都是借的,我也没什么其他办法了。”

对于儿子的治疗问题,小侯爸爸粗略算了一笔账。“今天下午收到医院的账单,缴纳了2000多元,之前也缴纳过2000多元,这样算也高于4000元了。”他说,按照这样来说,第一笔赔偿连孩子的基本治疗费用都还不够。

对于商议的结果,小侯爸爸不是很满意。“小孩的医药费、营养费、心理辅导费,还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有可能有的娃娃的耳朵(整容)费用,这些应该是要有的。”他说,之后的赔付相关事宜已经委托了律师商议,“还要进一步谈。”

关于此事的随后进展,记者在电话采访事发时的遛狗人赵某全时,对方表示拒绝接受采访。

调查

规范养犬执法难 相关政策缺乏上位法支撑

早在2010年就曾推出过犬只管理相关条例的成都,为何到了2018年仍然执法艰难?

对此,我们采访了相关管理部门一线工作人员。他坦言,目前城市犬只管理存在界定难、执行难、处罚难的多种问题。这名人士称,由于管理犬只没有国家或省级层面的法律法规支撑,执法部门很难对养狗人的行为作出明确界定,“违反犬只管理条例,不算违法,只是违规。就算能判定违规,在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具体情况,远比条例中规定了的更加复杂,所以也导致一线工作人员对如何进行处罚感觉头疼,多数情况下只能规劝。”

据了解,作为地方管理政策,每个城市对于犬只的管理条例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城市中,城区管理模式又与郊区管理模式有所区别。“据我了解,部分郊区派出所已经很久没有发狗证了。”该知情人士称,由于管理犬只没有国家或省级层面的法律法规支撑,城市犬只的相关主管部门欠缺执法依据,成为目前规范养犬的难点,“从预防的角度,出台一个合乎逻辑、富有操作价值的管理办法,形成规章制度,对减少类似的‘狗咬人\’事件,是有重要意义的。”(据封面新闻)

新闻推荐

东风日产天籁舒适魔方开进成都

8月9日,东风日产天籁舒适魔方正式登陆成都凯德天府,展开为期4天的舒适快闪。此前该快闪店相继在北京、广州开启,并凭借...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