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来了“洋实习生”

四川日报 2018-08-14 07:38 大字

艾玛(左)对成都美食赞不绝口,干拌面是她的最爱。

每周五下班后,艾玛义务为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居民上英语课。

菲利普把成都特色的美食、美景制作成英文资源地图。

马丽萨(中)和菲利普(右)身着川剧戏服,开嗓学唱川剧。

“洋实习生”们在一家书画店跟着老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图片和视频

“社区,community……”8月3日下午,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街道滨江路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跟着外籍学生艾玛学习英语。每周五,“艾玛英语课堂”已成为滨江路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新亮点。

督院街街道从2017年底开始启动打造国际化社区。今年6月,街道依托成都汇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一家外籍学生实习中介平台,邀请就读于上海纽约大学的艾玛、英国威尔士大学的马丽萨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菲利普作为首批实习的外籍学生来到成都,在督院街街道开展志愿实习和社会实践工作。

面对实习生活,三人干劲十足,常常深入社区搞调研,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还积极参与街道和社区的活动,比如剪纸、画中国画等。工作之余,他们在街道开办了书画班和英语班,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教学和帮助。

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艾玛13岁时便随父母到成都生活。因此,这次实习被她视为“一个非常棒的实践活动”,“我一直希望自己能为我所在的社区做点有意义的事。”

菲利普则乐于收集街道内的各类信息,如超市、医院、学校……然后用英文标注整理出来,为来这里的外国朋友提供便利。“今后来督院街的外籍人士可以通过我的‘资源地图\’轻松了解街道的历史和文化,迅速查询到好吃好玩的地方。”

“三名外籍学生以这种方式融入社区生活,是社区治理多元化的新尝试。”汇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经理王正丹表示,这样的实习能有力促进社区治理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有助于吸引外籍人才毕业后来蓉落户。本报记者肖雨杨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大数据与人、环境、设施“有温度”地融合 老旧社区居民过上“智慧”生活

社区O2O机制:线上融合,线下服务线上平台守望新鸿APP、社区网页、“守望新鸿”社区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大联动·微治理APP等...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