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头艺人故事3跨界组合街头唱快乐儿歌

华西都市报 2018-08-07 03:35 大字

成都街头艺人故事3 “快乐的孩子爱歌唱”乐队在成都街头表演。

5月19日,“快乐的孩子爱歌唱”乐队主唱庄祖宜(右)和吉他手贾锦江在表演。 张超群摄

“快乐的孩子爱歌唱”乐队首次演出。

外交官夫人、电台女主播、职业音乐人怎样收割儿歌爱好者?扫码上封面新闻看精彩视频。

外交官夫人 电台女主播 职业音乐人

盛夏,日暮街头,皂角树下,男女老少100余名,或坐或站,目光长久地集中在“快乐的孩子爱歌唱”乐队四位成员身上。这一团队于今年2月成立,3月排练出第一首歌《茉莉花》,4月参加街头艺人项目招募,至今已街演了四场,收割了大群儿歌爱好者。

乐队主唱庄祖宜,以《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一书闻名华语世界的美食作家,她还是美国驻成都总领事的夫人,以相夫教子和烹饪写作为主业,但也喜欢哼唱弹琴。

编曲制作贾锦江,初中开始自学吉他和作曲,大学组建乐队,大学毕业成为职业音乐人,从事音乐三十余年。

四川电台主持人,独立音乐人思斯担任乐队的创作和主唱;贾锦江的爱人大米,因为爱情,潜藏多年的音乐梦想被点燃,在乐队里负责和声。

在他们看来,“快乐的孩子爱歌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乐队”,更像是“小型合唱团”。

一见如故"

组建独具特色的儿歌乐队

团 队四人相识于蒲江明月村的一次朋友聚会。“祖宜到来之前,我跟贾老师、大米已经在那边开始唱歌了。她跟她丈夫很自然地就加入我们,唱起了和声。后来坐下来聊天,发现很聊得来,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思斯回忆起大家初次见面的场景,感叹缘分的妙不可言。牵起这一份特别缘分的,是乐团的团长熊燕。正是因为她的邀约,互不相识的几人,在明月村结缘,才有了“快乐的孩子爱唱歌”的诞生。

一行人酒过三巡,祖宜说起了自己想做一张儿歌专辑的梦想。“儿歌旋律简单,歌词也浅显易懂,最容易带孩子进入音乐世界。我想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将中国传统的民族儿歌重新改编。”

恰好,思斯对儿歌也情有独钟。18岁时,她就给想象中的孩子写了《宝贝幻想曲》,还用家乡的方言创作过儿歌《狗几》。

贾锦江跟大米也很感兴趣,大家一拍即合,决定组合“出道”。

组合名和主打歌来源于庄祖宜小时候印象深刻的儿歌《快乐的孩子爱歌唱》。当她用轻快的声音唱起“活泼的鸟儿爱飞翔,勤劳的蜜蜂爱花房,小小的流萤爱火光,快乐的孩子爱歌唱。啦啦啦啦唱唱唱,你的歌声最嘹亮……”大家深受打动,一致通过。

3月份,他们刚聚在一起排练《茉莉花》,没想到,4月份,成都市文化馆招募街头艺人。“街头唱歌也是我们的梦想,听闻消息,我们都很兴奋。虽然准备不是那么充分,还是参加了甄选。”庄祖宜说。

没想到的是,评委对他们的评价非常高,“儿歌组合让人眼前一亮,独具特色。”顺利拿到街头演出证后,他们决定每周三聚一次,培养团队默契。思斯说,“如果没什么新歌练,我们就聊天,这样也感觉非常好。”

“传统意义上的乐队会有很多乐器,我们主要用的是吉他,偶尔会加尤克里里和简单的打击乐器。我们的歌手很多,人声配合起来非常好听,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其实是个合唱团。”贾锦江还郑重其事地从专业角度分析起了团队。

四海为家"

街头表演是不可求的机缘

曾出道的歌手、人类学家、美食作家、外交官的夫人,祖宜拥有多种身份头衔。她出生于台湾,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的人类学硕士学位,并在留学期间发展出做菜的第二专长。

饱览群书,吃遍四方,祖宜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到了对食物的探索上,一边是烟熏火烤,一边是笔耕不辍,祖宜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美食见闻与深入的思考。

祖宜还是育有两子的母亲。为了照顾述海、述亚,她花费了不少心思。她相信音乐在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于是通过创造音乐氛围培育孩子们的“音乐细胞”。

“我丈夫也很爱唱歌,当初我们可以说是因为音乐结缘。那时候在台北一个酒吧有open麦,我们两人一起上去表演。他特别会和音,无论我们唱什么歌,他都能够马上加入和声,很厉害。”谈起丈夫,祖宜忍不住夸赞。

一家人经常合唱,在家中,在开车外出旅行的时候。两个小男生坐不住,不喜欢“安静地唱”,他们时常改节奏改歌词,仿照美国儿歌专辑的风格,让歌曲不断地变化,越变越好笑,她形容为“那种乱七八糟的滑稽搞笑。”

长年跟随外交官丈夫四海为家、旅居多地的祖宜一直对成都怀有憧憬。外婆是成都人,外公是重庆万州人,川菜在她的味蕾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能够组成乐队街头表演,祖宜视之为可遇不可求的特别的机缘。如果不是因为成都有这样的计划,大概想来想去也不会真的付出行动,她坦言。

乐队计划每个月录制一首歌,大概用一年时间来完成一张儿歌专辑。贾锦江透露,“现在已经录好了三首歌,分别是《茉莉花》、《快乐的孩子爱歌唱》和《小黄鹂鸟》。我们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制作,后期可能要再优化。”

祖宜希望专辑选用有中国地方民俗风味的歌,有中国特色,同时重新编曲让它更精良。“除了让国人有共鸣,也可以让它走向世界。”歌声自然一点,不用特别优美,不需雕琢太多,“小朋友是比较会对一派天然的东西有感应的。”

因为爱情"

两人兜兜转转成都相遇

团队中,每位成员的故事都堪称精彩。腼腆的老贾和温婉的大米是一对情侣,在演唱时,偶尔的相视一笑,流露出令人艳羡的幸福。

19岁时,两人因为复读相识于重庆长江三峡边的县城奉节。高考结束后,他们分隔两地,大米留在重庆读大学,老贾选择去了安徽。他们靠着书信进行联络了一段时间,后来便渐渐断了联系,一别26年。

26年的光阴里,老贾一直专注做音乐,渐渐在竞争激烈的音乐行业里崭露头角,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我在西安呆了20年,玩乐队,一直做原创音乐。后来,乐队由于种种原因慢慢分化,我坚持了下来,成为音乐制作人,做过摇滚、流行、爵士、古典乐队,也为一些电影、话剧做配乐。”

大米大学毕业之后成为了媒体人,在生活中经历了两段婚姻,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她在两段婚姻当中不断寻找自我、丢弃自我……

兜兜转转之后,两人在成都相遇,蓦然回首,发现对方是想牵手一生的人。大米现在是老贾音乐工作室的得力助手。“我辅助他,跟他学了一年多的音乐。其实我之前也不是很懂,连卡拉ok都很少唱。现在慢慢了解了,也爱上了唱歌。”

江西姑娘思斯说话声音甜美,笑起来嘴角的弧度很好看。她活得恣意又充满活力,是个典型的斜杠青年,兼具四川人民广播电台FM94.0主持人、成都新青年发起人、音乐唱作人、情书邮递员等多种身份。

12岁时,思斯拜归隐的作曲家刘美萍为师,学习音律、乐谱。15岁时,小有才气的她就写了一首歌。后来,写歌的爱好一直延续下来。

因为工作的缘故,思斯几乎访遍了成都所有的独立音乐人,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乐手。她还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完成了多场作品音乐会。8月18日,思斯的“三思行乐”音乐会将开唱,“快乐的孩子爱歌唱”,Post Radio,Behind the sun都将为她“扎起”。

亲近观众"

享受表演中发生的各种插曲

在城南来福士门口的一棵枝繁叶茂的皂角树下,因为有台阶,自然形成了一个露天的生活舞台。“快乐的孩子爱歌唱”成员们的儿歌音乐梦想,就在这方小小的舞台上开始升腾。

广场人来人往,街头表演伴随着很多互动。每次表演,都会有很多小朋友围绕在一旁跳舞。有一次,一个胖胖的约莫十岁的小女孩,其他小朋友都在跳舞时她没有跳,憋了整整一晚上。思斯回忆道,“在我们演绎最后一首歌的时候,她突然从观众席走到正中间,走到贾老师跟前转圈圈,跳舞,最后还谢了幕。”

“演唱的氛围很容易将人的表达欲望激发出来。能看得出,‘小胖妹\’当时非常紧张,但是发自内心想跳舞,虽然跳得很笨拙,但是很认真,我们感动极了。”思斯有些兴奋地说。

乐队还有不少“死忠粉”,一有演出,场场不落。“有一个大叔,第一次演出他只是路过,坐下来听完了全场,关注了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上面有演出预告信息。后来,他每次演出都会过来,虽然我们演出曲目60%都是雷同的,但是他总是笑嘻嘻地拍手捧场。”

聊起这些街头遇见的可爱又真诚的人,思斯如数家珍,“还有一个孕妇,每次我唱《宝贝幻想曲》的时候,她都全程录像,并跟着唱……”

在贾锦江看来,中国人比较缺少将音乐融入生活的习惯。“我们的音乐大多数都是在舞台上表演,日常生活中很缺少音乐这样的概念。”

每次演出,“快乐的孩子爱歌唱”希望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身边的人,而不是做成音乐厅的感觉。“音乐跟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街头音乐不是说大家特别正规地买了票,穿着晚礼服过来听。”

“街头演出是让音乐走进生活、接近人心的最好方式。”祖宜非常享受表演中发生的各种插曲,视之为完整表演的一部分,“我一点都不在意那些车的噪音,或是像夏天忽然开始大声的蝉鸣,小朋友跑来跑去甚至要跟我们抢麦克风,都让演出变得更有意思。”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陈荷实习生曾贝佳 除署名外,图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预展一周观众最爱问——这个青铜器叫啥?

预展一周观众最爱问——早在7月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就通过预展的形式与观众见面,短短一周就圈粉10万。“我在...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