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汪克纯 一上手术台就来劲 从不介意给病人留手机号
“我们劝不住他!”“他是我们的恩人!”“跟你这个人生活,太没劲!”这是同事、患者和妻子对汪克纯三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他则用一句玩笑话应付过去:“谁说我没劲啊?我一到手术台上,啥劲都出来了!”作为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汪克纯大多时间都在加班,7年间他带领市六医院心血管内科发展成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知名科室,每年的介入诊疗手术从不足百台次增至1500台次。汪克纯的另一个“标签”是从不介意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患者。
铁人:曾因工作过度而晕倒在医院
昨日10时许,记者来到医生办公室前,汪克纯刚刚向患者作了10分钟心血管知识讲座。昨日室外温度很高,他的办公室挤满了人,仅靠一台空调维持着一份宁静。
据其同事王建介绍,此前科室病人少,56张病床能住满的时间并不多。2011年,汪克纯作为博士被引进到市六医院心血管内科,经过几年的发展,科室现在的年门诊量已达3万余人次,年介入手术量达到1500余台次,工作量排内科系统第一名。
王建还记得,汪克纯来医院之初,曾因工作强度大而当场晕倒过。“我们曾劝他不要那么累,那么拼,但是根本劝不住。”王建说,心梗等心血管病急症多,要求医生半小时内须赶到医院,今年4月,汪克纯半夜急赴医院做急诊手术就达16次,平均两天一次。“有时做完手术已经凌晨两三点了,大家以为第二天可以多休息一会儿晚点再来,可第二天8点他又会准时到达工作岗位。”
在王建的记忆中,汪克纯从来不叫苦,但今年春节后一天11台手术也让他有点吃不消,“从早上10点一直做到晚上10点,连午饭都是在手术室花半小时吃的。”最后一台大家建议次日再做,家属也同意了,但他依旧执拗地坚持,“今天的事情就要今天做完,拖到明天耽误了其他手术怎么办?”劝不住干脆不劝,团队拼尽全力将最后一台手术做完,“我们都说他是铁人,50多岁的人了竟然不知道累。”
铁腕:服务不到位停止收病人
病人从不信任到信任,汪克纯经历过太多这样的事情。刚到市六医院之初,半天专家门诊,只能看几名或十几名病人,需要做介入手术的心梗病人都选择转走。而今,他半天专家门诊,要看50—80名患者,中途水都没法喝一口。连川大华西医院心血管专家也说:“以前到六医院看到的是一般手术,现在到六医院,看到的手术没几台是简单的。”
汪克纯是怎么把一个科室带起来的呢?“他有他的诀窍。”据介绍,汪克纯主张让病人自由选择医生。科室老病人居多,入院他就问病人:“给你安排上次的医生行不?”给病人换完医生后,汪克纯就表现出铁腕的一面,“病人不再选你,说明你服务有瑕疵。”对服务不到位的医生,他会停止他(她)收病人,作自我反省和检讨,认识到问题才恢复收病人的资格,否则继续停收病人。通过这一招,科室医生护士想方设法改善服务,所以也做得越来越完善。
“怪人”:看门诊不介意自己被“围”
给病人留电话是很多医生比较介意的,但汪克纯对每一位病人,都会将自己的电话给他们。“他简直就是我们的‘120’,普通问题,一个电话让人安心,复杂问题,接到电话保准及时安排入院检查治疗。”龙潭寺一位70多岁的老病人说。
在门诊坐诊,汪克纯也跟其他医生不同,他从不介意病患把自己包围。他把每个病人安抚好,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就诊,对每个病例,用通俗的语言告诉他们平时如何做。汪克纯告诉记者,“有人认为病人围着破坏医疗秩序,我不这么看。每个病人情况不一样,我的每次讲解就是一次科普教育,大家都能听到,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据同事介绍,他还经常抽周末时间下到社区去做科普教育。
汪克纯的到来让市六医院心内科病床从56张扩展到85张,年手术量达到1500台次,专家门诊量从年不足500人次到现在的年4500人次。他的敬业在聚集大量病人粉丝的同时,也引来家人的抱怨——“跟你这个人生活,太没劲!”在妻子的眼中,他成了一个超级无趣的人,可他则用一句玩笑话回应:“谁说我没劲啊?我一到手术台上,啥劲都出来了!”看着他干劲十足的样子,妻子又好气又好笑……
成都晚报记者 章玲 摄影 田宇
新闻推荐
成华 紧扣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 到2020年 构建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 建成15分钟生活圈
图片由成华区委宣传部提供图片由成华区热心市民提供8月2日,成华区双桥子街道举行社区规划师聘用、社区规划众创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