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诗词写峥嵘

南充晚报 2018-08-01 01:37 大字

□ 登云(成都)

书橱里收藏着一本《朱德诗选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7月出版,购买时间是1977年12月26日。诗集浅黄色的封面上,点缀着几簇疏离青翠的竹枝,显得淡雅、高洁,如同朱德的为人一样,不显山,不露水,低调、朴实。

这本诗集收录了朱德同志60多首(组)诗歌。这些诗,写于上世纪30年代末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最后一首的写作时间,距离他逝世不到半年。

朱德的诗, 都是他发自肺腑的声音;朱德的诗,都是他真情的流露;朱德的诗,都是他生活的再现。在诗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的从容,他的伟岸,他的坚韧,他的豪迈。就以这首《太行春感》为例。“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战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这首诗写于1939年春。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此时的朱德,正辗转于太行山区, 战斗在抗日烽火的第一线,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作为新开辟的战场,在这里,他们一边与日寇作战,一边还要应付汉奸的骚扰,更可怕的是,他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来保障军队作战的后勤供给。困难重重似大山,险关处处挡前行。然而,这样恶劣的环境,这样的艰难处境,朱德没有丝毫沮丧,没有丝毫胆怯,相反,洋溢的是乐观情绪,展现的是从容所迫。

这样的豪情壮志,在《寄语蜀中父老》这首诗中, 更能窥见。“伫马太行侧, 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从朱德的诗中,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在雪花纷飞的寒冬季节, 我们的战士穿着单薄的衣衫,手持简陋的武器, 跋涉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日日夜夜与入侵的倭寇进行战斗。尽管缺吃少穿,条件艰苦,但他们对国家的忠贞,对民族的忠诚,战胜了一切困难。

在人们的心中,朱德是一个十分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不过,当读到这首《飞过泰山》时,又会对他产生新的认识。“泰山不算高,一千五百八。飞过二千一,它把头低下。”看似直白的诗句, 透射出的是作者高屋建瓴的豪迈气势, 表现的是作者气吞山河的壮怀激情,感受到的是作者浪漫主义的乐观情怀!

正是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怀, 才让他抛却优厚俸禄, 放弃荣华富贵, 在36岁时远赴法国, 寻找真理, 最终投身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正是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怀,才让他知天命之年时,挑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任,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赶走入侵的倭寇,被毛泽东誉为“人民的光荣”;正是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怀,才让他在花甲之年后,指挥百万雄师,为新中国成立作出卓绝贡献, 成为全党全军全民景仰的总司令!

是的,朱德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在这本诗集中,就有许多篇绽放爱之花、洋溢爱之美的诗篇。当然,朱德的爱,不是自私狭隘的小爱,不是儿女情长的爱,而是包容的大爱,无疆的大爱。爱祖国,爱民族,爱大好河山,是朱德爱的主旋律。这本诗集中,这样的爱体现得最充分、 最酣畅! 试读一下《登南高峰》:“登上南高峰,钱塘在眼中。回首西湖望,江山锦绣同。”还有这首《上东山》:“登峰直上画楼台,春色满城眼底开。四面青山围屋海,花溪绿水向东来。”

朱德的笔下,祖国的山山水水钟灵毓秀,美不胜收。 如果没有爱, 对于身边再美的景色,也会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更不说用优美诗歌来赞颂;只有充满爱的人,他才会歌咏自然美景,抒发由衷的兴奋;同时,也能在寻常普通的山水中,发现其蕴含的不平凡的美,并加以放大,加以讴歌!

应该说,这本《朱德诗选集》,是朱德伟岸人生的真实写照, 也是朱德无私大爱的生动记录。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捧着这本诗集,我们似乎也可以说:诗不在多,有情则存;书不在厚,有魂则恒。

毫不夸张地说, 朱德的诗歌与朱德的军事思想一样,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永远珍惜,永远传承。

新闻推荐

疯狂"暑假班":有学生早上6点起床 一直学到晚上12点

高温持续,层层热浪扫过街上行走的人群,你会发现,人群中穿行着一些特别的人:背着书包的孩子和拉着孩子赶路的大人,他们匆匆走进...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