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耗上”偏头痛

成都日报 2018-07-19 02:47 大字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摄影 尚岚婷

时隔多年后,王健依然清晰记得从家通往赤脚医生家那条小路,在青草与庄稼的掩映中,小路蜿蜒地向前延伸。他在路上飞奔着,一双小脚像螺旋桨般快速扑打转动,乡间的静谧放大了他的喘息声,田里的小鸟在惊扰中扑棱棱地四处飞散。

但凡他飞奔在小路上的时候,就是妈妈偏头痛发作的时候,他几次看到妈妈因疼痛难忍从床上滚到地上,有时还呕吐不止。赤脚医生成了唯一的依靠,所以他太熟悉那条小路,哪怕是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准确地抵达,把赤脚医生请来为妈妈看病开药。

幼年时这段飞奔的经历为他的人生埋下伏笔,他后来考取了重庆医科大学。这也许就是冥冥中的注定:妈妈患的是偏头痛,大学毕业留校后他被定科在神经内科,为学生上的第一堂课讲的是偏头痛,后来又在偏头痛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今身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他开展的非药物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项目仍在持续之中……

命运的安排

王健从重庆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被安排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按理,刚毕业的大学生要转科三年才能定科,但他只转了半年时间。神经内科缺人,该科主任点名要他,他因此提前当了一名专科医生。

这让他很是失落,他一直想当外科医生,觉得拿手术刀才是最神圣的。

他从未想过要做神经内科这个专业,尽管本科五年成绩优秀,但神经内科的课程是他所有课程里最差的。

在某一天回想起往事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命运是被一根暗藏的线牵引着的,线的源头就是妈妈的偏头痛,就像风筝,无论怎么飞,都无法脱离线的掌控。当学校安排他给学生讲课时,偏头痛这个命题更是让他“看见”了命运里的那根看不见的线。

既然命运如此安排,那么就选择接受。他开始从头做起,逼着自己疯狂学习,一方面要满足临床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教学需要。学校给他安排的宿舍距离医院有6公里,太远又经常堵车,所以他直接住进值班室,除了上班,就是在值班室学习。

虽然努力,但因为毕业后转科时间短,内科知识不扎实,他自己认为是一个“蹩脚的专科医生”,所以在遇到病案讨论、会诊、学术交流等时,他会抓住机会向各科的专家请教。

工作两年后,他选择去读研,继而读博,5年全脱产学习。这个艰苦的过程让他实现了逆转:从一名“蹩脚的专科医生”,渐渐成为一名神经内科专家。

中风干预的4S店模式

从普通医生到医学博士,再到神经内科专家,多年的临床历练让王健总结出自己的看法,“医疗不是服务,而是照护,因而医生需要一种人文精神。”

他用这种认识促使科室临床医生去改变。以前查房时,走到病人床前,医生总在他面前说:这个是头晕的、这个23床是卒中的……“这种介绍非常让人反感,你为什么对病人不亲切一些呢?”因此王健在科室进行了制度设计,缺乏人文精神的或者态度不好的医生,被投诉3次后停止他们收病人。

按照“医疗不是服务而是照护”的理念,在市二医院领导班子支持下,神经内科改变了以往单科作战策略,与康复科、营养科等科室充分协作,他们集中查房、一起办公、共管病人,当中风病人入院后,康复科和营养科同时介入,在治疗同时第一时间开始康复训练。哪怕就是转诊回社区,后续的跟踪随访和康复师的下沉帮助,让病人也不会担心治疗和康复指导中断。

院内治疗并不让王健有多么担心,让他焦虑的是源源不断涌入医院的病人,“为什么要中风后才重视?”王健说这话的时候,紧握双拳,把桌子捶得砰砰响。他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专家,双拳锤击桌面表现出他对中风预防的忧虑,“医院有再多的好医生,都架不住中风病人爆发式增长。”

因此在他刚到市二医院履职后,就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社区调查,结论归结为两点:基层对慢病的管理更多是高血压和糖尿病,而对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疏于管理;病人管理上量和质不足,导致中风发病率和死亡致残率高居不下。

于是在2015年,王健和锦江医学会合作,争取了市民政局的公益项目,在莲新社区建立了“社区中风防治基地”,借鉴汽车4S店模式,对中风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定期随访复查。他除了用业余时间去为社区居民和医生讲课外,还自掏几万元去做卡通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居民辨别中风和快速求治。

在项目开始半年的时候,他去社区与那些接受跟踪管理的人座谈,当得知部分人在吃高血压、糖尿病药物的同时,抽烟、喝酒、大鱼大肉及不爱运动等生活习惯并未改变时,他痛心疾首:“你们虽然在吃药,但你们的行为还是在对血管造成损伤,你们依然还是排着队等待中风的病人!”

直到现在,这个社区项目依然在艰难前行,人力不足、经费不足以及社区居民意识的改变困难等等,让干预工作进展并非预想那么顺利。即便如此,市二医院仍在坚持、王健仍在坚持,他们认定这是一个最有效的干预方式,寄望通过自己的坚守,可以把这种“4S店模式”推广到其他社区。

跟偏头痛“耗上了”

作为致残率和致死率排名第一的疾病,没有一个神经内科医生会回避中风,但中风并非是王健关注的唯一。母亲的偏头痛让他走上学医的道路,冥冥中又注定让他成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所以他跟偏头痛“耗上了”。

如果不是王健的叙述,也许我们并不知道,偏头痛是“第六大类致残疾病”,正是因为它的频发和难以忍耐,让部分患者在痛苦中失去生活的自理能力。这个病的发病率确实不容忽视:9.3%,几乎是10个人中就有一个!

从研究生那会儿起,王健就致力于偏头痛的治疗,到市二医院后,他开始用非药物方法去拓宽治疗路径。

耳后乳突电刺激疗法,就是他正在持续进行的研究项目。他的临床研究证实,通过耳后突垂电刺激,可以刺激小脑,产生内源性中枢的神经保护,从而避免或减少偏头痛的发生。通过两年的研究,临床统计显示,患者大大减少了偏头痛频率,其中有1/3的患者甚至不再发作。他的这一科研论文发表在了国际知名的专业刊物《偏头痛(Cephalagia)》上,而他研究的这个方法,截至目前,在全国尚是空白。

这个项目至今并未结束。因为有些女性在月经期间容易发作偏头痛,所以他目前在主攻月经期间发生偏头痛的群体。用于治疗的设备原来是用来治疗失眠的,叫“无创小脑电刺激”,如果不是有科研精神的人,是不会联想到它的功能原来是更多的。因为设备便于携带,王健可以将它租给病人,让他们在家也能做治疗。

王健是“科研狂人”,最近三年,市二医院神经内科从省科技厅、省卫计委到市卫计委的科研项目中拿了10余个,他牵头或参与的就有7个,关于偏头痛的科研项目是其中之一。“科研是一种创造,虽然过程很艰苦,但它是让人愉快的事情,特别是科研转化到临床,看到痛苦的病人得到治疗以后。”

新闻推荐

遭遇“碰瓷”流言之后的 “纠错”机制在哪儿

“我们真的没有碰瓷,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要这么说?”刘德科还没从“碰瓷”的舆论漩涡中彻底走出来。6月8日,69岁的刘德科被一...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