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奶奶厨房” 告诉你“温暖”的味道

成都日报 2018-07-19 02:46 大字

记者同志,麻烦到林美女那儿签个到,写个单位和电话,以后我们有活动通知你来。”走进“奶奶厨房”,着实被眼前的热闹景象吓了一跳,虽然一屋子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但扑面而来的年轻气息令人愉悦,情不自禁就融入了她们的节奏。2016年,刘道笠创办了“奶奶食堂”,集结附近的“年轻老人”为“年长老人”做饭,到如今,“奶奶厨房”的组织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规范,做饭不仅是帮助他人的公益项目,更是这群“资深美女”的娱乐项目,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择菜、炒菜、送饭,下午画画、看电视、打麻将,生活充满了欢乐。

日前,央视《秘密大改造》节目组来到刘道笠的家,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她家以及“奶奶厨房”进行了一番装修,看到焕然一新的家,刘道笠惊讶又感动,“不晓得咋感谢大家,只有继续用心把‘奶奶厨房\’办好。”太过兴奋的刘道笠说不出长篇大论,只能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别喊婆婆

这里不能轻易说“老”字

走过人流如织的华西坝,穿过国学巷拐入小税巷,周围立即安静了下来,进入小税巷5号院一直走到头,“奶奶厨房”跃然眼前,推开门,又是一番人声鼎沸热火朝天的景象。周三是“奶奶厨房”的志愿者日,这是一周中最热闹的一天。一大早姐妹们就相约买菜,并且一边聊天一边做好了准备工作。在“奶奶厨房”里不能轻易说“老”字,你杵着拐杖走进来点菜,结果发现旁边那个花枝招展的美女可能比你大20岁。

虽然这里叫“奶奶厨房”,但不能随便喊奶奶、婆婆,要跟着大家叫“姐”,最多就是“孃”,辈分再往上人家就要生气了。总指挥刘道笠在家里姐妹中排行第四,人称刘四孃,但她更喜欢别人叫她“四妹儿”。喜欢记账写东西的林美女更是年轻得看不出年龄,初来乍到也不晓得她是“林妹儿”还是“林姐”,跟着喊美女绝对没错。71岁的周婉萍右脚有残疾,杵着拐杖手也不太利索,炒菜有点困难,但她一来就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接待。知道今天有记者来采访,周姐特地围了条丝巾,林美女见状拿她开起了玩笑,“哟,这个丝巾上镜好看哦。”周姐被这么一说还不好意思了,反复解释自己是肩膀疼不能吹风才围的,然而在记者拍照时,周姐不止一次摆弄她的丝巾,让人忍俊不禁。

“来,我给你介绍下今天的菜,有回锅肉,水煮鱼,水煮肉片,其他的还没想好,到时候随便发挥。”周姐说今天来的人都健康得很,不忌口,就喜欢麻辣川味。平时她们也会根据情况做清淡“粑活”的,当然还有点菜,来了想吃啥直接点。“一般都是来这儿坐到吃,下楼不方便的我们就送,经常还有志愿者来帮忙,不麻烦。”周姐告诉记者。

秘密改造

没想过会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

刘道笠在小税巷住了50多年,以前,她妈妈就在这条街上开了一家“刘妈和平饭馆”,1997年,刘道笠又和妈妈一起卖串串。“华西医院好多老医生以前都是在我们这儿吃饭,你去问嘛,80岁以上的都认得到我们,夸我们饭好吃价格也实惠。”刘道笠说妈妈以前就是个热心人,总喜欢帮助别人,也经常给她灌输这种思想。今年6月,社区工作人员说是以前曾经被她们帮助过的人邀请她去耍,刘道笠真是一点都没有怀疑,坐上“社区安排”的车就到成都周边耍了半个月,没想到一回家,房子大变样,打开门刘道笠就哭了,说“这辈子都没想过会住这么漂亮的房子。”

“奶奶厨房”其实是和刘道笠家相连的一间屋子,原本是社区修建的活动室,后来为了支持大家做公益,改造成了“奶奶厨房”。《秘密大改造》栏目组此次的任务原本只是改造刘奶奶的家,帮这位身边好人改善居住环境,然而设计师被刘道笠故事感动,决定将“奶奶厨房”一并改造。“我以前舍不得丢的那些东西全部给我丢了,只留了这台缝纫机,这个是以前我老人婆送给我的。”刘道笠带记者参观她的“新家”,虽然嘴上说好多旧家具丢了心疼,但却笑得合不拢嘴,“我之前确实啥都不晓得,我老伴儿晓得,但他跟我出去耍了那么多天都没给我说。”看似抱怨老伴儿瞒着自己,其实刘道笠可喜欢这份惊喜了。

“没有不满意的地方,都满意,太满意了!”被“骗”了半个多月的刘道笠喜上眉梢,“奶奶厨房”的华丽变身尤其给了她惊喜。以前操作台太矮,炒菜弓腰驼背,现在装上了大橱柜,烟机灶具也是新的,特别顺手。餐桌变成了六张漂亮的木桌,可以拼在一起也可以拆分,能容纳更多人就餐,每一个小细节都兼具设计感和实用性。

快乐公益

一间厨房让生活变了样 90岁也是“年轻人”

上周六,《秘密大改造》节目播出,“奶奶厨房”的姐妹们早就到处宣传,通知了所有能通知的人。对于新厨房,大家也是刘道笠那句评价,“没有不满意的地方,太满意了!”刘道笠拿出以前的老照片给记者看对比效果,一个劲儿介绍新厨房如何如何好。全新的“奶奶厨房”里,大家施展拳脚更加得心应手,切菜、炒菜、摆食材的区域分开,再也不会相互干扰,上菜速度提高了不少。

“我们这个厨房能办下来,真的是多亏了政府和志愿者的帮助,街道社区就给我们帮了很多的忙,现在又免费给我们装修,我们太感动了!”刘道笠说现在“奶奶厨房”平均每天都有20多个人来帮忙,最年轻的65岁,最年长的已经96岁。96岁的是何医生,中午煮了饭下午喜欢在这里画画,作品还要送给大家。因为年纪太大身体状况也不稳定,姐妹们就不准她经常来了,“勒令”她在家休息。厨房除了美女还有帅哥,李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最拿手的是做鱼,吃了就忘不了。

因为这间30多平方米的厨房,小税巷老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以前总是自己在家看电视,现在天天都有牵挂,通过做饭大家聚集起来,唱歌跳舞这些娱乐活动也时常开展。在社区和志愿者组织的帮助下,“奶奶厨房”的成员们正在参与更多公益活动,把自己积攒了几十年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发出最美的光芒。

本报记者 杜文婷 摄影 刘阳

新闻推荐

货拉拉被当网约车怎么回事?为什么货拉拉被当网约车?

货拉拉被当网约车滴滴都打不到车打个货拉拉监管的重压和连绵的雨季,让同城货运的货拉拉意外成为各家网约车公司的...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