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方位立体口岸 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成都日报 2018-07-14 02:48 大字

最近,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片区拿了两个“第一”。由广州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2017-2018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在制度创新评价的五个一级指标中,成都的“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均在我国第三批自贸区中位居榜首。

之所以“投资贸易便利化”位居榜首,与成都的开放口岸功能及配套服务密切相关,近年来成都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并拓展特色应用功能,首创海关“互联网+企业注册”服务,实施关检联合查验区“一次查验”模式,“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改革减少报关单量逾九成,成都关区的进出口通关效率在全国42个关区中名列前茅。成都市最近出台的对外开放新一轮政策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其中包括建设通关便利示范城市,进一步完善航空、铁路、公路立体口岸开放体系。

口岸功能日益完善

进口变得更实惠 出口增强市场竞争力

12日,一台价值160万元的路虎揽胜加长版平行进口整车在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清关出区。这是自今年7月起降低关税后,成都国际铁路港首台清关出区的平行进口整车,也是全国首台在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实现保税清关出区的平行进口整车。据了解,此次清关出区的路虎揽胜加长版平行进口整车较4S店价格便宜20万-30万元。而之所以如此实惠,除了整车进口关税下降外,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口岸功能与配套服务。首先是成都铁路口岸获得平行车整车进口资质,为平行车整车进口业务提供了条件;其次成都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创新开展的保税业务降低了成本,为平行进口车让利实惠提供了空间。

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全国率先开展平行进口整车保税业务的区域。利用成都国际铁路港便利的区位、口岸和市场辐射优势,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主要开展进口汽车零部件、进口快速消费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保税仓储、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等业务。进出口商品进入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为企业、商家最大程度地节约了资金成本,提升了资金周转率。

目前,出口至莫斯科的123台东风AX7整车班列已在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了拼箱,将于7月30日正式发车。接下来,还将有长城H6等整车以专列形式搭乘中欧班列(成都)出口至俄罗斯。伴随联通全球的战略通道建成,口岸功能日益完善和健全,“成都造”乃至“中国造”出口产品也增强了全球市场竞争力。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凭借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成都铁路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优势,成都国际铁路港将继续加大平行车进口业务,助力成都大力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等高端服务业。

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成都铁路口岸,是四川省唯一的铁路货运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其拥有标准化的监管场所、一流的监管服务环境、无缝对接的物理卡口,通过物流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与长江流域12个关区实现了“多点报关、多点验放、自主运输”全域大通关模式,是四川省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辐射整个西部的国际化平台,目前开辟了东达上海至日韩、北美,西进阿拉山口、霍尔果斯至中亚、欧洲,北上二连浩特至俄罗斯、蒙古,南下深圳、北部湾至东盟、南亚的多式联运网络。

成都铁路口岸已先后获批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肉类进口指定口岸、粮食进境指定口岸和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水果进境指定口岸。伴随各类口岸资质相继落户并建成投用,成都国际铁路枢纽的功能也日益完善,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奋力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通关便利为企业谋“红利”

一季度海关平均通关时间 再次缩短2—3成

口岸功能是否完善、通关效率是否高,这些都反映着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也折射出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

通关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进出口成本。赵智是四川中外运报关有限公司的一名报关员,工作中的长期接触让他对成都通关效率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感触。他称,与以往相比,现在的通关模式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有力地为企业争取更多客户资源提供了保障。他以成都铁路口岸报关为例,自从通关一体化在全国全面铺开以及海关推行“汇总征税”等多项创新举措以来,从申报到放行不超过2小时,有时候甚至5分钟就完成了货物放行手续,通关效率高了,“企业节省了通关时间,也就降低了物流成本,还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

成都国航进出口有限公司报关主管苏平也有着同样的体会。他说,近年来海关实施的通关一体化、汇总征税、自报自缴、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改革,让企业感受到通关环境的巨大变化,通关便利化水平越来越高,而“通关时效对进出口贸易企业来说就是生命线,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也就相当于为企业谋取了‘红利\’。”

“成都海关积极推进落实海关总署各项改革,向改革要效率,积极压缩货物通关时间。”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伍剑称,去年海关总署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为牵引,推进通关流程“去繁就简”,加快压缩货物通关时间,成都海关在推进“去繁就简”改革向简政放权要效率中,推动落实《成都海关推进监管通关环节“去繁琐”实施办法》中制定的16项“减繁琐”措施,从提高查验效率、扩大电子放行覆盖范围、简化展会备案手续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高、通关流程繁琐等问题。

统计显示,去年成都关区平均海关通关时间为进口7小时、出口0.6小时,海关通关时间较上一年压缩了五成左右,而今年一季度平均海关通关时间再次压缩至进口4.9小时、出口0.46小时,通关时效名列全国前茅。伍剑表示,成都海关将继续通过实施叠加多项措施,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对于这样的变化,从事飞机航材进出口报关业务的苏平深有体会。他称,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改革实施后,公司在通关环节平均时间由过去的10.79小时缩减至现在的0.57小时,抵港当天就能提货的数据由过去的9.6%提升到现在的28.9%,极大地提高了航材保障率。而由于通关周期缩短,航材周转率提升,也极大地降低了库存率,减少了资金占用,“公司的人力成本也节省了不少,关务外勤人员从改革前的两人变为现在商检外勤兼职处理。”

除了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提升外,在双流国际机场的国际及地区厅,成都海关还加快智慧旅检改革进程,提高旅客通关效能。深入推进CT机智能审图试点,努力推动实现托运行李CT机检前置全覆盖,开展手提行李检查前置,改造现有闸机通道,探索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有效拦截风险人员。并且,密切关注新的旅客通关系统推广进程,做好上线准备工作,努力打造高效、严密的旅检监管模式。

完善立体口岸开放体系

打造通关便利示范城市 提高口岸整体竞争优势

上月初,在成都召开的对外开放大会上,海关总署研究室研究二处处长蔡俊伟表示,成都在压缩通关时间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通关效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近年来,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海关在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正在进行着一系列新的探索和创新。据伍剑介绍,近年来成都海关通过实施叠加多项措施,全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部署,深入推进海关总署“两中心、三制度”各项改革措施落地,对重大改革工作分别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改革任务开展。同时,深入开展自主创新改革,大力开展“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改革,自2016年共取消属于海关事权的核批事项6项,优化通关流程13项,减少作业环节26个后,2017年继续围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简化通关流程等,研究实施了16项具体的“减繁琐”措施。

日前,成都出台的对外开放新一轮政策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并指出在建设通关便利示范城市上,要完善航空、铁路、公路立体口岸开放体系,推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建设和青白江成都铁路口岸开放,加快申报设立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进境商品指定口岸。提升口岸通关服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持续实施空港口岸“7×24小时”通关和政府购买口岸服务,推进“互联网+”口岸服务,支持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发展。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通关便利化创新,实现进出口货物通关准备、货物提离时间压缩三分之一,提高口岸整体竞争优势。

成都海关表示,全力支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将通过持续优化整合,使“单一窗口”功能范围覆盖到国际贸易链条各主要环节,逐步成为企业面对口岸管理相关部门的主要接入服务平台。通过“单一窗口”平台不断优化四川通关业务流程,提高通关效率、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全省贸易便利化水平。并且,探索建立容错机制,对非主观故意造成的申报失误不予追究责任,鼓励企业大胆运用。同时,成都海关还将积极争取海关总署向四川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供申报、查验、放行等数据查询功能,并推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一单两报”等业务系统与“单一窗口”对接。

专家观察——

王寅青

四川物流研究院项目总监,曾牵头组织研究《成都市对外开放战略通道研究》等代表性课题。

站在“四向拓展”起点“全域开放”支点上

牢牢抓住“三大机遇”

近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创造性提出了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形成了新时代治蜀兴川新的战略谋划。在全省新战略谋划中,更加凸显了成都在全国全省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摆位,更加强化了成都在引领辐射带动全省中的使命担当,也更加明确了成都在立体全面开放格局中的枢纽功能。

王寅青认为,作为“主干”,成都要重点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这一定位,加快建设“五中心一枢纽”,高标准建设天府新区,高起点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增强对国际国内高端战略资源的集聚集成能力,增强对全省及周边区域的引领辐射带动能力。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战略谋划,打破了行政区域壁垒,强调建立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王寅青称,在新格局下成都和周边城市的功能定位要有所区别,与环成都经济圈城市要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区。而作为“四向拓展”的起点、“全域开放”的支点,成都在全省新的战略谋划中将迎来立体全面的开放新态势。

王寅青认为,在四川区域发展历史上首次将成都定位为“主干”,前所未有地突出了成都在四川发展全局中的龙头地位和关键作用,前所未有地赋予了成都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参与合作竞争的责任和使命,为成都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全川共同发展创造了机遇、指明了方向。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就必须坚定不移建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增强区域引领辐射带动能力;必须坚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那么,如何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全省部署?王寅青称,要充分利用好和紧抓全省新战略谋划的“三大机遇”:首先要用好以成都为四向开放起点的机遇,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整体势能;其次是要用好构建立体开放战略通道的机遇,加强开放能力建设,助力“全域开放”;第三是要用好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机遇,全力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

在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中,成都要着力“三个聚焦”,构建面向全球的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着力提升全球化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即:聚焦高质高端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聚焦集成引领构建开放型平台体系;聚焦高效便利构建开放型市场体系。同时,要对标一流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强化遵循国际惯例的法律服务供给、体现国际水准的政策服务供给、链接国际网络的通道服务供给,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本报记者 杨富 摄影 张青青

新闻推荐

扮靓方寸之地 助力公园城市建设 “成都最美阳台”10强来啦

天府新区天府大道2618号河畔新世界,李惠家中阳台。记者昨日获悉,由成都传媒集团主办,成都晚报社、成都发布承办的“有一种生...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