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百年走马锦城记

成都日报 2018-07-09 04:53 大字

本报记者蒋蓝 文图

提要

按张建界定,地处内陆的成都,自清朝嘉庆以来营运的轿子、四轮马车、黄包车、客用鸡公车、三轮车、摆渡客船等,都属“的士”范畴。张建多年收集积累了很多一手史料,以一个普通成都人的热情和干劲,推动建成成都“的士书馆”“的士文化博物馆”,并推出了一本有趣的新书——《从清朝开来的“的士”》,从出租车这个特别的行业,展示了成都这一百年来的种种世相,芸芸众生。

嘉宾

张建,1956年生于成都。作家,视觉艺术家,“的士文化博物馆”创始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出租交通企业高管岗位多年,多篇有关城市交通的论文在《厂长经理日报》《中国交通运输》《交通企业管理》等刊物上发表,艺术创作曾获2015 年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中国摄影》2001 年度十佳优秀摄影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从清朝开来的“的士”:成都出租交通史话》《生活在别处》等。

对话

成都有一家“的士书馆”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为什么要建“的士书馆”?

张建(以下简称张):2007年,成都市出租车行业迎来一次大震荡,就是改变以往管理公司与驾驶员、车辆的合约关系,变为纳入到公司具体管理的公司-员工关系,除了法规外,亟待提高员工的整体修养和素质。我们在新鸿南支路建了一所“的士服务站”,解决车辆的维修、保养、保洁等。但是,大量驾驶员在等候客人时,如何有意义地度过这段时间呢?我们就考虑到建一所文化站。当时是把驾驶员的休息室改造为书馆,有几个书架,书刊并不多。有一天,一个人的偶然光顾带来了转机。

记:是谁?

张:爱书人唐丽娟女士,她觉得书馆的书刊种类太少了,随即捐了一批新书,然后她发起众筹建立“的士书馆”的社会倡议,各界朋友反响热切。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吴鸿社长捐献了5000多册书;两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任芙康为书馆题词,“世上是非短,书中日月长”,赠送了两套他签名的《文学自由谈》;《星星》诗刊捐了一批诗歌读本;电子科技大学也赠送了一批实用书籍;著名诗人张新泉等人把自己的签名本源源不断地送到书馆……外国友人也加入到赠书行列里。外国友人很细心,他们赠送的书刊,即使不懂外语,也可以通过图片看懂,多为关心驾驶员的身体健康,以及季候变化应该注意的细节提示。“的士书馆”如今有150平方米,6排木质书架,总长30多米。

记:“的士书馆”的规模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张:是的,我们设了一个“作家签名书柜”,此类书只能看、不外借,目的是让驾驶员明白,社会各界一直在关注你们的一言一行。到2012年,书馆藏书量已近3万册。201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士书馆”“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称号,还赠送了22箱书籍。这是四川省第一家获此称号的单位。成都市总工会授予书馆“工人先锋号”殊荣,赠书1000册。同年,英国“扛旗世界纪录”机构将“的士书馆”评为“世界上藏书量最多的的士书屋”。

“的士书馆”渐渐成了真正的驾驶员之家。很多的哥带着家属来看书,我们还做了“千名的哥读书墙”,适时推出一系列读书会、美术鉴赏会、摄影会,我们有一大批玩单反的驾驶员。后来我们建立“的士文化道德讲堂”,把讲座固定下来,美术专家黄宗贤的学术讲座,十几位的哥穿上工作服去聆听,让人眼前一亮。

的哥们走进乡村学校,给孩子们讲安全课,开办学摄影实践活动,还捐了一个“蓉城的士书馆·乡村学校书柜”,仅2015年,他们就在成都各区县、社区、工厂、学校举办讲座超过20场。

成都还有一座“的士文化博物馆”

记:2013年,你们着手创建“的士博物馆”,基于什么考虑?

张:也是不少驾驶员建议的。随着对的士文化研究的深入,我深深觉得,很多史料如果再不着手收集、整理,它们就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彻底湮没,包括很多从业者提供的实物和史料,以及我们从民间征集的材料和口述史等。

我们租赁了机投镇武青西二路的一个车间,就在“的士书馆”的楼上建立博物馆,取名“蓉城的士文化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院副院长、书法家魏学峰题写了馆名。我们目前收藏的票据包含轿子、马车、黄包车、鸡公车、三轮车以及出租车,不但立体呈现了一部有趣的成都出租交通史,而且要建成最原汁原味的出租车博物馆。

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评价我们的博物馆:“眼光独特,别出蹊径,原汁原味,它的每一件展品都充满着筹办者的开拓精神和辛劳汗水。它的开办者只是出租车公司的普通工作人员,是成都的普通老百姓。”

记:的哥就是活地图,不仅是地理地图,还是人文地图。

张:他们的工作经历就是一部断代史。目前博物馆藏品数百件,已收藏成都自清嘉庆以来出租交通业的一些实物、票据、凭证与照片,涉及营运轿子、出租马车、营运鸡公车、黄包车、城镇渡船、人力三轮车、机动三轮车、出租汽车等。

好莱坞电影特效总监塞巴斯蒂安·卡里罗(《阿凡达》《变形金刚》的设计师)、法国艺术家协会主席弗朗索瓦·伊卡尔,德国环境科学家耿文刚,美术家吴建、董晓庄、米金铭、舒炯、魏学峰等纷纷为博物馆挥毫泼墨,赠送精品上百幅。可以说,蓉城的士文化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唯一、世界唯一的“的士文化博物馆”。

出租马车远远来

记:看得出来,正是这些经历促成了你的这部作品。

张:收集整理馆藏的过程中,我厘清了成都出租交通传承的基本脉络,也让我的一个想法水到渠成,即,写一本关于成都的士的史话,就是后来诗人张新泉赐名的《从清朝开来的“的士”——成都出租交通史话》。

记:这里面肯定有很多故事。

张:“四轮马车远远来,嘚嘚哒哒传长街……”这是对成都晚清时代马车的描写,当年马车就是客运马车,也叫出租马车。在英国伦敦,无论官方或民间,两轮和四轮马车都叫出租马车,很规范。成都出租马车首先出现的地方,在青羊宫一带。

青羊宫是成都的游览胜地,陆游诗“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到了清末,这一带依然如此。当然陆游的“走马”,与成都清末的马车不是一回事,陆游当年是悠然骑马,欣赏南河两岸的风景,而成都清末马车是四轮客运马车,专供当时“劝业会”和“青羊宫花会”来往人群租用。有一点相同的是,南河两岸依旧风光,南河之水人们依旧用来沏茶。

每到“劝业会”和“青羊宫花会”,租用四轮马车的人很多,特别在人流车流高峰时期,当时的警局也要搞交通管制,南门城墙上支着警局新制的木牌告示,几个警察站在南门城墙洞出口,指挥引导,“出城门靠右手走”。这时轿子与步行者在靠城墙一边新辟的路上走,骑马的需要过南门大街,走河对岸的幽静小路,而乘坐客运四轮马车的却走南河内岸的柳荫街,然后一路嘚嘚哒哒奔向青羊宫……

这些客运四轮马车是成都商人专门从上海购回的,最先投入于当时的青羊宫花会和劝业会,也是成都客运马车的先锋。据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览》记载:“南门外通花市有马路一条……每年春二、三月劝工会时,专行东洋车和马车……每年春间,车马如织,马车票价每人每回取银二角。”

成都商人从上海引入购回四轮出租马车,而上海的马车则是从英国方面引进和部分仿造而成,选择的是当时英国中年妇女喜欢的一种马车GROWLER(咆哮者),这种客运马车是一匹马拉的封闭式四轮出租马车,英国妇女喜欢它,因为她们不信任当时的出租汽车和单匹马拉的双轮出租马车,四轮马车还有充足的后备箱,方便携带包裹出行,在火车站一带服务尤受欢迎。

中和场的自创马车

记:你的书里提到一个叫龙绪明的讲述者。

张:龙老生于中和场,孩童时就常常乘坐出租马车,他的父母在成都有很多茶叶生意,所以常常“打的”进城,他跟父亲进城乘马车,跟母亲进城大多坐黄包车。龙老讲,在那时人们心中,出租马车属机动车,黄包车才是人力车。孩提时的龙绪明特别喜欢乘马拉车,虽比黄包车颠簸,但有速度感,很有坐机动车的感觉。龙老当时乘坐的是两轮六座马车,既不是成都城区的四轮马车,也不是英国伦敦的两轮马车,可谓中和场的自创马车。

那时中和场就有马车个体户,有名的是李氏三兄弟,大哥李成皋有一匹很强壮的马,长有一身少见的灰毛白花点纹皮毛,取名“玉花骢”。他们的街坊,魏氏两兄弟,也是出租马车的个体户,但不是马拉车,而是骡子拉车。骡子力气比马强,跑得快,所以客运货运都很好。中和场这款马车的上客吊梯位于车厢前沿,车厢简易且可拆卸,下雨时可加黄帆布篷。营运路线长期不变,两条:一是从中和场到成都市郊九眼桥,主要是载人客运;二是从中和场到黄龙溪,中间路过华阳镇。当时黄龙溪是通商码头,所以该线多为客货混装。这表明,中和场的马车车厢可拆卸,就是便于客货两用。

成都客运马车为什么在清末时期开行又停止,在民国中后期又蔚然风行?这在于市场和马路的新建和改建。1947年,成都客运服务所因四川省驿运管理处撤销,移交四川省公路运输公司。当时还有客运马车101辆,骡马200余匹,管制订约的私营客运马车还有300余辆。营运范围除成都一区、二区外,还设有成都至温江、双流、华阳、龙泉驿等。据四川省公路运输公司1947年7月20日至11月底统计,仅仅四个月中,公私营客运马车共载客51万人次,日均达3000多人次。

抗战胜利后,原来迁入成都的大量人口、工商业、大学等单位机关陆续迁回,加之当时经济萧条,物价飞涨,骡马死伤多,行车费用增高,首先是客运服务所的公营马车入不敷出、难以为继。随后该所实行“公车商马领车制”,就是许可私营马车行向客运服务所申请领车,自备骡马雇人驾驶,营运收入三七分成,客运服务所分三成,马车行分七成。但后来仍然难以维持,至1949年底,客运服务所的公营马车残存18辆,私营马车也因业务不佳,客运马车业逐向衰落……

手记

成都

2018年6月26日

年初我在燕露春茶庄喝茶,认识了张建。张建气象儒雅,一望即知是见多识广之人。他被一群人簇拥着正忙于签名赠书,也送了我一本,是他的新作《从清朝开来的“的士”:成都出租交通史话》。

张建将“的士”定义为一个宽泛的功能性概念,着眼于交通运输的服务方式:“其特征是出租,其本质是驾驶出租交通工具的劳动者连同劳动工具和技能,在一定时间内租赁给此交通工具的消费者并收取合理或合法的劳动报酬。这其中包括:用来出租的交通工具、驾驶出租交通工具的劳动者、租赁此交通工具的消费者三要素。其目的是实现消费者由甲地到乙地的位移愿望。”

照此界定,处于内陆的成都,自清朝嘉庆以来开始营运的轿子、四轮马车、黄包车、客用鸡公车、三轮车、摆渡客船等,都属“的士”范畴。经过多年积累,张建收集了很多一手史料,如黄包车票据、出租车老照片、鸡公车、老出租车等,同时也采访出租车司机,获得鲜活的口述故事,以成都这一特定地域为中心,对出租交通行业进行了梳理,从轿子写到成都第一辆奔驰出租车,从清朝写到现在,加上新中国成立后成都出租车行业的若干掌故,最终成了《从清朝开来的“的士”:成都出租交通史话》一书。

报社正在做关于“天府文化的耕耘者”系列访谈,我决定采访张建,探寻他书里记载的那些罕见而有趣的成都出租车及司机的故事。再次在燕露春茶庄碰面,张建不谈“的士”,反而谈起了文学:“我早年一直喜欢诗歌、散文,业余写了不少。1986年我在公交公司一公司当驾驶员,参加了《中国青年报》等主办的“全国青年纪念‘八一\’六十周年‘熊猫杯\’征文诗比赛”,我的诗《题老山烈士陵园》获二等奖,总公司引以为荣,同意我去上海领奖,过了一盘文学明星瘾……这些写作训练,为我后来从事办公室工作、主编《成都公交报》、从事公交公司管理乃至的士文化研究,打下了一定的文字基础。”

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2007年建立的成都的士服务站,就没有2011年创立起来的的士文化站,我也就没有写作《从清朝开来的“的士”:成都出租交通史话》的打算,更不可能在今天着手建设、梳理‘的士文化\’。”张建如实说道。

他坐在电脑前,打开一张张老图片,如数家珍,把我带到一个旋动的久远世界……

新闻推荐

四向拓展 全域开放 以成都为起点 通达全球

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工地,从空中俯瞰外形似太阳神鸟图案的T1航站楼轮廓已清晰可见摄影记者张直制图李开红中国共产党...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