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化通关助力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通关便利化程度,往往反映着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也是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一面镜子。日前,成都召开的对外开放大会,以及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都鲜明地提出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通关便利示范城市。
“通关时效对企业来说就是生命线。”苏平是成都国航进出口有限公司报关主管,负责飞机航材的进出口工作,他说近年来海关实施的通关一体化、汇总征税、自报自缴、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改革,让企业感受到通关环境的巨大变化,通关时效有了质的飞跃。
统计显示,去年成都关区平均海关通关时间为进口7小时、出口0.6小时,海关通关时间较上一年压缩了五成左右,而今年一季度平均海关通关时间再次压缩至进口4.9小时、出口0.46小时,通关时效名列全国前茅。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海关将继续通过实施叠加多项措施,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实施“去繁就简”改革
成都通关时效名列全国前茅
“现在的通关模式较以往有了特别大的变化,而高效便捷的通关模式为我们争取更多客户资源提供了有力保障。”四川中外运报关有限公司报关员赵智说,以成都铁路口岸报关为例,自从通关一体化在全国全面铺开以及海关推行“汇总征税”等多项创新改革以来,从申报到放行不超过两个小时,有时候甚至5分钟就完成了货物放行手续。通关时效高了,企业节省了通关时间,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而且还为企业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
据苏平介绍,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改革实施后,公司在通关环节平均时间由过去的10.79小时缩减至现在的0.57小时,抵港当天就能提货的数据由过去的9.6%提升到现在的28.9%,极大地提高了航材保障率。通关周期缩短,航材周转率提升,进而降低了库存率,减少了资金占用。
通关效率会直接影响企业进出口成本。去年,海关总署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为牵引,推进通关流程“去繁就简”,加快压缩货物通关时间。“成都海关积极推进落实海关总署各项改革,向改革要效率,积极压缩货物通关时间。”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伍剑举例说,在推进“去繁就简”改革向简政放权要效率中,成都海关推动落实《成都海关推进监管通关环节“去繁琐”实施办法》中制定的16项“减繁琐”措施,从提高查验效率、扩大电子放行覆盖范围、简化展会备案手续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高、通关流程繁琐等问题。
通过开展货物通关环节“去繁琐”改革,简化通关程序,提高先进装备使用效率,强化业务监控运行,压缩货物通关时间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去年成都海关实现平均海关通关时间为进口7.04小时、出口0.62小时,较2016年缩短了8.01小时和0.57小时,压缩比例分别达53.23%和47.93%,通关时效名列全国前茅。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都海关平均通关时间再次大幅压缩,缩短至进口4.93小时、出口0.46小时,较去年一季度分别压缩44.23%、61.34%,较去年全年分别压缩30%和25.8%。
与此同时,成都海关还加快智慧旅检改革进程,提高旅客通关效能。深入推进CT机智能审图试点,努力推动实现托运行李CT机检前置全覆盖,开展手提行李检查前置,改造现有闸机通道,探索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有效拦截风险人员。并且密切关注新的旅客通关系统推广进程,做好上线准备工作,努力打造高效、严密的旅检监管模式。
叠加多项改革创新
全力提升成都关区通关便利化水平
一批欧洲货物搭乘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到乌鲁木齐等地,以前需先到成都再运往乌鲁木齐等,而现在这些货物不用再走“回头路”了。这是基于成都与乌鲁木齐两地联手合作推出创新举措,在国内中欧班列中首创集拼集运的创新运输和监管模式,实现成都至乌鲁木齐段货物仓位与乌鲁木齐至欧洲段仓位的共享,充分利用蓉欧快铁进出口空箱仓位资源,通过内外贸箱转换、空箱换重箱的创新方式,全面提升蓉欧快铁双向满载率,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在6月2日成都召开的对外开放大会上,海关总署研究室研究二处处长蔡俊伟表示,成都在压缩通关时间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通关效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地处内陆的成都,构建起国际贸易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实施叠加多项的一系列改革创新。
据伍剑介绍,首先是积极落实海关总署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部署,深入推进海关总署“两中心、三制度”各项改革措施落地,对重大改革工作分别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改革任务开展;同时建立与一体化改革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应急机制及岗位设置,确保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在成都关区实现进出口报关单全覆盖。
其次是深入开展自主创新改革。大力开展“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改革,自2016年共取消属于海关事权的核批事项6项,优化通关流程13项,减少作业环节26个后,2017年继续围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简化通关流程等,研究实施了16项具体的“减繁琐”措施。
三是全力支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通过持续优化整合,使“单一窗口”功能范围覆盖到国际贸易链条各主要环节,逐步成为企业面对口岸管理相关部门的主要接入服务平台。通过“单一窗口”平台不断优化四川通关业务流程,提高通关效率、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全省贸易便利化水平。探索建立容错机制,对非主观故意造成的申报失误不予追究责任,鼓励企业大胆运用。另外,积极争取海关总署向四川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供申报、查验、放行等数据查询功能,并推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一单两报”等业务系统与“单一窗口”对接。
四是深入推进执法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在确保货物查验领域“双随机、一公开”100%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向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常规稽查等领域拓展,逐步实现在海关执法领域的全覆盖。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努力为在全省打造国际化、法治化、透明化的国际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便利化通关促开放
外贸增速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据伍剑介绍,接下来,成都海关将进一步积极开展“去繁琐”改革减少制度性成本,积极推动实现“7×24小时”通关,助力于营造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在“去繁琐”改革方面,将进一步梳理通关环节中的堵点难点,优化通关流程,畅通“中梗阻”环节;同时全方位推动无纸化改革,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
在推动实现“7×24小时”通关方面,进出境旅客通关通过合理调配人力资源,调整倒班工作机制,开展智慧旅检改革等内部挖潜的措施,已经实现了“7×24小时”通关,确保国际地区旅客能够随到随验随放。在跨境电子商务方面,承诺实行全年(365天)无休日、货到海关监管场所24小时内办结海关手续;在快件类货物物品通关方面,采取定时集中验放方式满足企业在非工作时间的通关需求;在普通货物通关方面,采取“7×24小时”预约通关的方式满足企业需求,特别是优先满足鲜活产品、全货机等高时效性货物的随时通关需求。根据实际外贸需求,接下来还将推动实现全方位的24小时通关。
与此同时,在税收征管方式上进一步创新。其中包括继续深化“汇总征税”,将受惠面扩大到关区除失信企业外的所有企业,去年成都关区企业采用该方式纳税33亿元,增长84.94%,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关区进口货物平均通关时间缩短4.16小时。
高效而便利的通关环境引领着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4605.9亿元,同比增长41.2%,增速创历史新高。其中,去年成都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941.8亿元,同比增长45.4%,增速高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本报记者 杨富 摄影 张青青
新闻推荐
从成都出发,经渝怀铁路的普速列车,主要是到广州、杭州、长沙等城市。记者将持续关注列车信息。目前,铁路部门正在全力组织人...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