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看到雪山时,杜甫在想什么?

成都商报 2018-06-23 06:34 大字

大周末说

少时去草堂游玩,那尊立于木质基座上的铜像是我的最爱,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摸杜甫铜像的脸。从让大人举起我去摸,到后来,可以踮起脚去摸,等到我个子长到不用踮脚时,铜像已经被装进了玻璃柜子里,只能看。

关于杜甫的诗,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或是来自课本,或是来自老师、长辈的闲聊。印象深,一是因为小时候的春天,成都城区的孩子去草堂玩是常规项目,先转乘两次公交车到青羊宫。然后踩过无数田坎,走到两三里外的杜甫草堂。可能茅屋秋风的故事,就是在过田坎时听说的。因为那个时候教材应该不会有这一首诗。印象深,还因为其中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读来真是兴趣盎然,画面感十足。恨不能就是群童中的一个。遗憾的是,路上没有茅屋,可以让我“熊”一次。

杜甫一家因战乱漂泊到了成都。在成都的几年时间里,杜甫的日子,一般的史料分析是“好过的”,而且写了很多诗。但记下“茅屋为秋风所破”之事后,杜甫顺江而下,离开了。离开的原因,通常说法是失去了官家富商的资助。

但真是落难而至,屋破再弃吗?

《秋风破》中最后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一种乞求的哀叹,还是心有忧国忧民的大志呢?杜甫数不胜数的诗歌中,“批判现实主义”是主要情怀,诗人显然是胸怀报国之志的。所以我以为,离开的原因是杜甫不安于蜗居成都,而并非房子破了。由此,就引出了我对杜甫《绝句》的另一种读法。

这首诗恐怕是小孩儿学唐诗的必背篇章吧。对此诗,最有代表性的赏析是:心情很好,面对生机勃勃的川西风光,情不自禁写下的即景小诗。诗的后面一句,还被频频引用来赞美成都包含西面雪山的美景,河流连接天下的悠远。但我想,当年的成都西边,看见雪山应该不难,千山万水都走过的杜甫,看见雪山就要写诗一首吗?

往成都方向逃难,当时皇帝也这样,何况诗人。虽然,杜甫当不好官,但当官才是那个年代实现抱负的唯一途径啊,写诗,那只是才华。才华何用,理想在远方啊!大诗人哪里会真在乎眼下的景。

我的读法是,连白鹭都可以一飞冲天,我只能像两只小鸟一样在柳树上哼哼;明明可以乘船远走高飞,实现人生理想,却偏偏只能傻坐着,看山都只能透过压抑的窗户。杜甫此诗的意思是,我不要困坐茅屋窗前,我还是要走出夔门。这才是所谓“诗言志”。

是的,杜甫他离开了,乘“东吴万里船”远走了,在之后的《登岳阳楼》中,杜甫写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皇叔)

新闻推荐

警犬十秒钟搜出毒品 一分钟内制服“嫌疑人” 金牛区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大型禁毒主题宣传活动

“辛格,搜!”随着缉毒民警一声令下,早已在台下静候多时的缉毒犬辛格“嗖”地飞身上场,面对眼前8个箱包,只见它径直朝着一个放...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