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乡万年庙:当年“一张竹席”响四方

达州日报 2018-06-22 11:02 大字

以前一提到开江靖安乡万年庙村,人们第一反应是远近闻名的“竹席之村”。该村编制的凉席不但远销万州、重庆、成都等地,而且连湖南、湖北、陕西的商人也纷纷来这里先付定金,约定数量、等级、质量,按时收货,通过他们的二次、三次贩卖,销往全国各地。据当时的大队会计统计,仅1990年前后,万年庙村出售的竹凉席就达100余万张,占全县总销售量的70%。

现在万年庙村的竹凉席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万年庙村人“编织”美好生活的勤劳品格和挑战竹编工艺的智慧,永远留在了一个时代和一代人的心里。

超过一半人会编竹席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靖安乡万年庙村在长达40余年的风雨中,都保留传承着编织竹席的习俗。这不仅是因为当地家家户户栽有竹子,更是庄稼人一门生活的技能。普通百姓家庭,男子长到十岁,其父母、哥姐就会手把手地引教编织技艺。暗地里大家还相互“较劲”,看谁家能编凉席的人多,谁家赶集出售的凉席多。万年庙村1600余人中,除去老人和病残,能编织凉席的达1000余人,约占总人口的63%……这在全乡乃至全县都是独一无二的。

可万年庙村的竹凉席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受极左思潮影响,很多编织竹凉席的工具,如砍板、篾刀、特制大铁刀、锯子等被公社收缴。这个时期一些人退却了,可也有一些人把竹林用铁丝围起来加以保护,个别人还把长短砍板藏于房檐屋角,或在房前屋后挖个大洞,铺上黄亮的稻草,将这些工具埋藏于洞中,足见当地人对竹编的喜爱。改革开放不久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万年庙村的竹席产业达到鼎盛。

大人小孩挑灯夜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生活水平很低,绝大多数家庭是吃不饱饭的,一年中至少有两个月缺粮断炊,点灯的煤油、盐酱醋茶等生活日用品需要钱才能买回来,而普通农民那时没有多少经济来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成片的竹林让村民看见了生存的希望。他们一方面在集体土地上勤劳本分地劳作,多挣工分,分得稀少的现金和粮食,一方面通过传统的凉席编制补贴家用。好在万年庙村凉席不愁销路,除了赶场天去集贸市场交易外,国营供销社也大量收购。

大集体时代,白天是不能在家里打凉席的,特别是成年人,无论男女,只要不出工,就要受到严厉处罚扣工分。打竹席只能是晚上。夕阳落山,生产队长下令收工,人们迈着急匆匆的步子赶回家中,简单地喝几口稀粥,啃几根王米棒,接着就开始编制凉席。砍竹破竹划篾的声音,手拾竹条的脆响,在村子里此起彼伏。远远望去,山村里煤油灯忽闪忽亮,大人小孩挑灯夜战、不知疲倦,收工早的也是晚上十二点,最晚的已是凌晨两三点。

编制一床凉席需要35斤左右的竹子,按当时每斤7分算,成本为2.5元,卖给供销社是4元;集市交易靠运气,可能高于4元,也许还低于4元。但在那个饥饿贫苦的年代,能有近2元的利润,农家人已很满足了,因此干起活来格外卖力。那个年代,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高中生,只要一放学就直往家里奔跑,生怕在路上耽误了时间,少打了半刻竹席。

精湛工艺名动四方

万年庙竹席之所以远近闻名,靠的是精细工艺。编制竹席入门没什么技术含量,经人手把手教几天,都能学会。可要把凉席打上一定档次、一定标准、一定质量,则需要下苦功夫。当时村上达到这样水平的人很多,乃至县区乡供销社点名要万年庙村的竹席。

普通凉席的编制工艺就是砍竹、破篾、撕条,然后编织。而要达到美观的上等质量,就不那么容易了,要求凉席质地柔和,而且要有牡丹花、荷花等图案。普通凉席通常是700头、900头,一些客商要求1000头、1200头,价格是普通凉席的两三倍。面对高价的诱惑,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一位供销社的老收购员苦苦思索,想出在凉席上方编织一句语录字样,以求别具一格卖高价。说谁要是编出来了,就给普通价格的三至四倍。这可难住了众多人。我的高中即将毕业的三哥毛遂自荐,勇敢地说他得行。

没有现成的做法,更无这方面的老师,又无经验可借鉴,三哥整天对着凉席发呆。通过比对和逆向思维,三哥把打凉席的工艺技巧改变转化,经过十天的反复试验,终于在凉席上方编织出一句语录。这位供销社收购员因此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被提拔为副主任。三哥也因此名声大振,高中毕业后成为留校代课的三人之一。

□杨国军

新闻推荐

苏宁易购成都西安双城联动启动

早报讯(记者江南)记者从苏宁易购了解到,6月29日至7月1日,苏宁易购将展开持续3天的“美好生活双城FIND”成都西安双城联动...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