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大”为抓手 提升集中安置区居民凝聚力 ——成华区白莲池街道党工委书记贺勇

成都日报 2018-06-17 02:23 大字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将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工作中,我们收到不少群众对菁华翠庭小区问题的反映。这是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共修建了安置房源2300多套,安置了一里塘、回龙、狮子三个社区的村民1699户,5000余人。由于采用三个社区混合居住的模式,居民往往面临着邻里间互不认识、隔阂大、居民对社区归属感不强等问题,矛盾和争端时有发生。

党建引领促融合,社区自治显活力。为了消除和弱化居民的村级地界意识,推动大家从“村民”向“居民”转变,我们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全面落实年”各项工作目标与“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为抓手,通过找问题、破难题、争先进、树目标,提出了实施“党建引领·自治共治”村民集中安置区治理新模式,从设置组织结构、提升优质服务、创新活动方式三个方面着手,有力地促进了居民融洽度的提升。

首先,理顺组织结构,增强统筹合力。通过前期的调研、讨论,我们根据菁华翠庭实际情况,对标学习先进经验,充分征求社区意见,探索建立“一核引领、三级自治、多方协商”全新组织框架;建立自治联合会、院落自治小组、楼栋长三级自治体系,负责居民自治的各项事宜,畅通居民意见反映渠道;联合驻区单位、物管、商家代表等成立区域协商议事会。

其次,进一步强化资源集聚,提升服务能力。以“资源好、服务好、配套好”为出发点,服务于居民教育、医疗、生活等各方面需求,让生活有变化、居民有感受。一方面统筹资源,充分调动社区企业、商家代表、社会组织、居民协会、志愿者团队、党员义工等多元主体,开展家庭医生、老人日间照料、弱势群体援助、关爱助残、妇女就业帮扶、矛盾调解、环境维护等多种服务,建立社区服务生态圈;另一方面继续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文体活动中心、社区幼儿园、小游园·微绿地、卫生服务中心的改造建设,升级平安智慧院落,改造文体设施,引入红旗连锁,建设市民驿站,改变社区底子薄、配套弱的情况,构建“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为了提升服务水平,我们还邀请专业人士指导和参与街区规划,研究制定社区干部轮训计划,组织参观学习倪家桥社区、盐市口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石油社区等先进经验,全面提升社区干部的服务水平。

为加强集中安置小区的居民融合力,我们先后组织居民以身边人、身边事为范本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定期播放坝坝电影、开展社科名家讲座,以及客家文化分享、端午节包粽子、传统舞龙、书画小组等丰富活动,打破过去陌生的邻里隔阂;启动“熊猫”+“客家”特色街区打造,提升美好街区环境、弘扬辖区特色文化、传承居民文化记忆。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加强社区自组织孵化培育与“邻里中心”建设,强化社区、居民、物业、商家“四位一体”沟通机制常态化,加快各类社区服务项目落地执行等,为居民营造一个相助守望、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本报记者 李自强 白洋 整理

新闻推荐

建设更多绿道配套设施 让更多人领略绿道之美

“每天下午,我都要和老伴到绿道转一转,散散步,周末还要带上小孙子,亲近自然,我希望可以建设更多的绿道配套设施,如一些锻炼休闲...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