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换”环保值得走下去
□张雨
普通市民的环保行为,如选择步行、乘坐公交等,可以换取积分,积分还能兑换热销商品、代金券、现金红包和礼品。近日,400余名成都市民通过四川建立的全国首个“环保积分”微信平台,享受了这一福利。
这种绿色激励,是培养公众环保行为的一次有益尝试。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政府虽负有主体责任,但公众不能从自身做起,环保也是没有出路的。这里有一个维护成本与管理成本的问题。像清洁街道,这边政府雇清洁工清扫,那边人们乱丢垃圾的毛病不改,路面终究干净不下去。极端如过年那几天,清洁工减少,一些街道怎么样,想必很多人都不忍回想。
公众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首先是观念要转变。近年来,四川省积极引导社会风气,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行动,加强环境执法典型案件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培养起了环保观念。但是,从观念到具体行动,还有不小距离,正如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所说,多数人与环保尚处于磨合期,想有所为却没有所为。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距离,主要原因恐怕还是长时期养成的无视环境的旧习惯。而这些旧习惯是利己的——为什么随手丢垃圾,方便啊;为什么往河里倒脏水,省事啊;为什么随地吐痰,容易啊……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环保常识不同程度的缺失,使无视环境的旧习惯葆有了强大的惯性。
单纯通过说服教育,改变旧习惯很难,不妨换个思维,采取激励的方式,培养一个新习惯。这种激励,还要符合人们的利益需求,以“新甜头”代替“旧好处”。“环保积分”换取奖励,就是这样一种利益激励,让公众每一次具体的环保行为,变成了合乎市场精神的抉择;将市民作为经济人的普遍理性,化为环保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益激励,实质是动力驱使,这种点滴积累起来的细微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公众加快养成环保新风气。
当然,这种利益激励作用也并非无往不利。对于那些不在乎这种微小利益的公众,又如何调动他们的环保积极性?并且,因为激励而参与环保的公众,若日后激励突然停止,他们还会继续么?提出这些问题,不是否定利益激励环保行为的做法,而是在肯定它的基础上,希望我们都能看到环境保护更复杂、更深刻的层面。“环保从我做起”,我们不能寄望于一招鲜、吃遍天,也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需要整个社会进行更多样、更深入、更持久的努力。
新闻推荐
6月14日,当时针指向9点30分时,成都高新区高朋大道科园三路4号火炬时代的气氛变得紧张,在这里聚集了来自成都链家各门店的730...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