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社工职业资格考试启用特制考卷两名视障者用听触摸“社工梦”

华西都市报 2018-06-11 03:35 大字

全省社工职业资格考试启用特制考卷 特殊考场内,视障者黄丹(前)和陈浪正在参加社工资格考试。

考试结束后,工作人员帮助陈浪提交答案。

黄丹(中)参加社工项目。(受访者供图)

世界以痛吻我

陈浪11岁那年视网膜意外脱落,他的世界从此变得一片漆黑。

他不想成为贝多芬式扼住命运喉咙的英雄,但需要给人生寻找一个新窗口。

黄丹的眼睛黑白分明,说话时,她会循着声音转过头,凝神“注视”你。

她的视力,是在成长中因为病变而逐渐丧失的。

我却报之以歌

陈浪在成都一家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工作4年,帮助和他一样的盲人找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成为专业社工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黄丹参与所在公益机构开展的“盲道行走”项目,通过行走盲道,把问题反映给政府部门,以保障盲道的安全和通畅。

6月10日,成都大石西路,盲人陈浪再次坐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考场内。两个小时,60道单选题,20道多选题,这是他叩开梦想大门的钥匙。

这是一间特殊的考场,处于地理位置便利的一楼。明亮宽敞的教室内,仅有4名考生,其中两名具有视力障碍,两名存在肢体残疾。

事实上,在今年全川参考的18000多名考生中,共有6名类似的特殊考生。经历过失去和失望,他们的世界没有光明或曾踽踽独行,现在,他们都坐在公平的考场,紧握于手心的希望,是能够以专业社工的姿态,去帮助身边的其他人。

于他们而言,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特殊考场

读屏软件引导 盲人考生电脑答题

和陈浪同为盲人考生且在同一考场的,还有黄丹。摆在二人面前的有考试专用笔记本电脑,成都市人事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已提前在电脑上安装了读屏软件,同时,一个外接的全键盘将更方便他们作答。

9点整,考试开始。工作人员操作电脑,从光盘上导出加密电子试卷,陈浪和黄丹戴上耳机,分别在读屏软件的引导下,开始在电脑上答题。

“2018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试卷。答题须知……”标准的语音提示,键盘上下左右四个键可加速、放缓和回放,在不可视的世界中,陈浪和黄丹用听去触摸梦想。

同一时刻,站在特殊考场外,四川省人事考试中心资格考试部部长樊程依旧有几分紧张,“尽管考试之前我们和视障考生对这种全新的考试方式做了多次测试,但这是我省第一次用国家考试中心的特殊试卷,同时为两位盲人考生提供服务。”

静谧考试背后,是多个部门的共同协调努力。

2017年,陈浪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者考试。在他之前,全省尚无先例可循,经过民政部门确认考试资格后,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作出回应,可以参加考试,方式主要是志愿者辅助读题。

去年,由民政部门找到两位志愿者,为陈浪读题作答。但这种方式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例如,费时太长,需要一人单独一间教室,且不能掌握语速以及回放。

也正是在2017年,全国各省份都开始出现盲人考生参加社会工作者考试。在北京,首次出现7名视障者组团参考,北京市考试中心允许视障者们在导盲犬的帮助下进入考场,为低视力的视障者提供三号字打字试卷……2018年,全国共有34名盲人考生,其中,北京最多,达到11人,广东次之,有8人。一批明星考生也开始出现,例如,热门综艺奇葩说的选手蔡聪、广州省盲协主席陈阳。

在此期间,如何让视障者更好答题,几乎成为全国各省都在探讨的问题。制作盲文试卷的建议很快被否定,因为不是每个视障者都懂盲文,且一份试卷制作出来就是一小本书的篇幅。若是继续辅助读题,“那去年就出现的问题还是没解决。”

今年,针对这些视障考生,国家民政部发文要求各地民政部门,保证满足报考条件的考生顺利参考,而和考试试卷一起抵达的,还有一张特殊光盘,那是国家考试中心为视障考生特制的试卷,同样的题目,考生可以通过读屏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作答。

“这场陈浪们参加的考试,何尝不是对我们的一场考试呢。”考场内,一位工作人员感叹道。

用心倾听

复习学习全靠听

要成为帮助别人的人

在屏气凝息答题的陈浪,并不知晓背后的这些故事。于他而言,自11岁那年,视网膜在一场意外中脱落后,他的世界从此变得一片漆黑。他不想成为贝多芬式扼住命运喉咙的英雄,但需要给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新的窗口。

在成都一家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工作4年,陈浪最常做的,就是帮助和他一样的盲人找工作,也就是这个过程中,成为专业社工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事实上,要准备这场考试并不简单,没有专门提供给盲人的备考材料,陈浪将整整4大本参考书扫描成电子文档,再通过电脑上的语音软件读出来。“时间特别紧张,前期的寻找和扫描完成后,满打满算的复习时间,一个月不到。”

在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陈浪除了上班,就是日夜不停地复习,每天至少保证5个小时的学习,听着复习材料、做题、再回过头去在教材里纠错。

相比之下,同是视障者的黄丹,准备考试的时间更加琐碎。毕竟,她要照顾十岁大的女儿,还要兼顾手头的工作,“我都是在洗碗做家务时,用手机播放材料来复习。”

其实,黄丹的眼睛黑白分明,跟她说话时,她会循着声音转过头,凝神“注视”你。她的视力,是在成长中,因为病变而逐渐丧失的,这是个在外人看来稍显残酷的过程,“我先是有夜盲症,接着只能看见巨大的广告牌,再后来只看到微弱的影子,现在只有一点点光感。”这段经历,黄丹已经可以笑着提及。在她看来,这么广大的世界,这么长的一生,总在强调已经失去的,“就很可惜了。”所以,对于想做的,她总是愿意拼尽全力。

“现在想做的,就是成为能够帮助别人的人。”黄丹查到,早在2012年,东莞就出现首位考取社工资格的盲人社工,“所以,我也想试试。一次不行,就两次。”

走出黑暗

坚信潜能无限

梦想是手中最亮的星光

其实,尽管家人都不知道这场考试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但是陈浪和黄丹清楚,自2008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开考以来,截至2017年,全国通过考试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已达28.8万人。

这些社工分布于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残障康复、优抚安置、青少年服务等多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围绕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和促进社会问题解决,开展了大量专业服务。

“这个考试没有对视力等方面的限制,我的经验和学历满足报名条件,我就来参加了。”过去几年,一直从事着残疾人服务工作,陈浪觉得社会的包容度越来越高,“过去一个盲人找工作,或许找了50家企业都没有单位愿意收,但是现在,找1家人家不收,找10家,总有愿意收的单位。”

另一边,黄丹所在的公益机构,最近正在开展“盲道行走”项目。通过行走盲道,寻找并记录各条盲道上出现的问题,把问题反映给相应的政府部门,提出相应的解决和整改方案,以保障盲道的安全和通畅。

“我一直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在家里,黄丹会做蛋糕,虽然外形不能保证多精美,但是味道却总是让家人欢喜,“尝试着去做,总能够让情况再改善一些。”

让陈浪和黄丹都觉得惊喜的是,准备考试的过程,也让他们对社工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份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更加努力,让自己未来可以服务更多领域”。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寻找成都最美阳台”评审团10位大咖点赞 用心生活 用心打扮 成都的阳台太美了

由成都传媒集团主办,成都晚报社、成都发布承办的“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最美成都范儿”城市生活美学公益大评选第...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